省時又省力的便利料理道具「廚房刨刀」,不僅能把蘿蔔、馬鈴薯、小黃瓜等蔬菜切成薄片,想要用於高麗菜切絲也沒問題。有些款式還會附加許多其他功能,如切碎、切條、磨泥、鋸齒狀等,種類非常多元。不過市面上的廚房刨刀款式實在太多,究竟該如何選擇可說是一門學問。
本篇文章將說明廚房刨刀的選購方法,同時會透過實際試用的方式,為大家分析評比出十款值得推薦的人氣商品,如 貝印、OXO、NITORI、SUNCRAFT 等都在此次清單之中。希望看完今天的介紹後,各位都能挑選到符合需求的廚房刨刀,讓料理準備工作事半功倍!
傳播學系畢業,因對吉卜力工作室的熱愛而決定前往日本,目前東京生活邁入第5年。加入 mybest 後擔任編輯職位,對於遊戲、電影、美妝、日常用品等皆有興趣及研究熱忱,希望能透過對自身的鞭策將最值得信賴的資訊傳遞給讀者。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為了找到能配合平時料理方式的廚房刨刀,本段將會以規格、機能、安全性等3個面向做說明,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吧!
想購買好用的廚房刨刀,挑選橫幅寬大的款式就對了。小尺寸的廚房刨刀不只穩定性不足、使用費力,還得先將食材切成合適的尺寸後再做處理,費工夫又花時間。因此若想要穩定施力、節省時間的話,大尺寸的廚房刨刀會是最好的選擇。
根據日本蔬果公司的統計數據,一般 L size 的洋蔥大約需要橫幅達70~80mm 的刀刃才能順暢地刨片或刨絲,若想確保實用性,建議挑選刨刀橫幅達80mm 或以上的規格。不過須注意若尺寸過大,也可能造成收納上的困難,選購前務必先確認好家中是否有足夠的收納空間。
廚房刨刀不只可以刨片、刨絲,也有針對特定蔬果、食材特化的設計,例如高麗菜刨絲器、磨泥器等,以下會介紹幾種常見的機能和機種,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實用設計吧!
傳統刨刀優勢在於簡單、好清理的構造和高泛用性,它可用於替小黃瓜、洋蔥刨片,或是替高麗菜刨絲等,能運用於多種食材與料理方式。有些商品甚至還有調整厚度的功能,在製作生魚片、炸物料理時能更輕鬆地切出等份量的厚片,用途相當廣泛。若是不希望料理用具佔據太多空間、或只是想備齊基本料理工具,這種傳統的手動刨刀便是最佳選擇。
多功能刨刀除了基本的輪切與刨絲等方式外,還有角切、螺旋切、細絲狀等各式各樣的切法;市面上有很多機型可以替換面板,如磨泥專用板、能切出線條的刀片等,讓您在料理時不用再頻頻找工具。而這種商品大多會與配件包一起整套販賣,一次就能備齊多種重要功能,適合不想花時間選購廚具的讀者。
不過多功能機種通常會有很多替換配件用的溝槽或孔洞,有容易藏污納垢的缺點。因此在選購這類多功能產品時,不只要確認功能的實用性,也要盡量避開構造太複雜的款式,千萬別被多合一的噱頭所迷惑囉。
高麗菜絲是製作生菜沙拉或日式炸物時使用量最大的食材之一,現在有許多廠商都有推出高麗菜專用的刨絲器,即使刀工不純熟也能切出好看整齊的細絲,不但沙拉的口感好,當作襯底擺盤也相當美觀。雖然高麗菜專用刨刀的體積比一般刨刀大,但是橫幅超寬的刨絲刀片可以直接處理半顆或整顆蔬菜,有需要準備大量菜絲時就能省下不少時間。
電動式刨刀很適合需要處理大量食材的族群。使用時不需花任何力氣,因此長時間下來也不易疲勞,再加上手不會直接接觸刀刃,可避免受傷的風險。不過大多數電動式商品的體積較大,清理及收納都會比較麻煩,在選購時務必多留心整台機器的尺寸、以及各構造是否可拆解收納。
使用手動式廚房刨刀時,最怕的就是不小心刨到手指,因此建議大家可挑選裝有「防切手裝置」(又稱護手器、防切手擋板等)的商品,其不僅可避免雙手直接碰觸到食材,食材越磨越小時也無須擔心刮傷手指,且能更確實地切完食材,完全不浪費。
此外,平時收納在櫥櫃裡亦不用擔心會刮傷其他器皿,是一舉兩得的好選擇。而在這次的開箱評比當中也會針對這個部份做實測,各位讀者們不妨多加參考。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SUNCRAFT 高麗菜切絲器|BS-271 | ![]() | 實力堅強的基本款首選 | |
2 | OXO 手持式廚房刨刀|1119100 | ![]() | 質感與機能兼備! | |
3 | Benriner 加大型廚房刨刀 | ![]() | 無段式厚度調整,使用更靈活 | |
4 | NITORI 蔬菜切絲器|8978055 | ![]() | 高CP值,小資族必買 | |
5 | 下村工業 專業級可調式厚度切片器|PGS-03 | ![]() | 安全層面考量周到 | |
6 | 富士商 德國製廚房刨刀|TNS3000 | ![]() | 一組擁有32種切法 | |
7 | ARNEST 3倍速蔬菜切絲器 |A-77107 | ![]() | 三片式刀刃,讓刨切效率更 UP | |
8 | 下村企販 豬排屋的高麗菜專用刨刀|35950 | ![]() | 專業級菜絲輕鬆上桌 | |
9 | Borner 多功能V型刨刀5件組 | ![]() | 完售 | 來自德國工藝職人的精心之作 |
10 | 貝印 SELECT100 可調式厚度廚房刨刀 | ![]() | 鋒利度卓越,輕鬆不費力 |
擁有眾多配件與多合一功能的商品固然吸引人,但若只有基本的刨絲刨片需求,這種傳統型廚房刨刀仍可說是最適合的選項。底座下方作有四個凹槽,只要放置在尺寸相符的容器上就能大幅提升穩定性。而即便它不帶厚度調整功能,卻能製作出1mm均一且蓬鬆度滿分的高麗菜絲;再加上刨刀寬度足足有14cm,想一次處理切半的高麗菜也沒問題。
實際試用時鮮少出現菜碎飛濺等情況,小黃瓜薄片不會隨著摩擦推移堆積在前端,同時也沒有食材卡在縫隙間而導致難以清洗的問題,從操作過程到事後處理都很輕鬆無負擔,第一次購買廚房刨刀的料理新手們可千萬別錯過。
維持了 OXO 品牌一貫的好質感,帶有整潔感的簡約外型與黑白配色,讓許多講究居家風格的人都愛不釋手。厚度上可1mm、2mm與5mm等3階段調整,能滿足一般切片需求;而經過實際試用後也驗證了其高水準的銳利度,使食材不會在刨切過程中飛濺或是卡在刀刃間隙當中。更貼心的是只要設定在低溫模式,刨刀還可放入洗碗機中清洗,可說是忙碌現代人的一大福音。
以橡膠材質包覆的握柄具有優異的防滑效果,再加上下彎的弧度結構,操作起來順手又安定,長時間使用也不易造成手部疲累。而整個刨刀可設置於容器上使用;前端的透明設計則能輕鬆辨識食材份量,所有貼心功能一應俱全,絕對值得大家一試。
在這次實測中有不少寬幅較大的商品,而當中唯一能調整厚度的就是這款廚房刨刀。它是專門為刨片所設計,在底座下方有著顯眼的大型旋鈕,只要旋轉即可無階段式地調整0.5mm~9mm的寬度,由於範圍相當廣泛,從極薄的沙拉用蔬菜,到用菜刀也難以處理的番茄片等都能完美駕馭,自由度超高!
至於令人在意的刨絲完成度則是獲得了滿分好評,高麗菜絲不僅厚度一致、口感爽脆,盛盤後的蓬鬆感更是在視覺上大大加分。而寬達約11cm的刀幅,在各種大小食材的運用上都很便利,同時還有販售替換用的刀刃,只要購入一款就能長年使用,難怪能成為連專業廚師都愛用的長銷產品。
這款商品可刨出約1mm的小黃瓜薄片,所製作的高麗菜絲也非常細緻,不但細薄度恰到好處,充滿輕盈空氣般的蓬鬆感亦十分誘人,除了作成生菜沙拉享用以外,作為豬排等炸物的配菜更能讓視覺美感更上一層樓。而且使用中不會有菜絲飛濺的情況,用後只要簡單擦拭即可,相當省力。
有別於常見的單柄款式,此切絲器將手柄設計成握把形式,再搭配適中的體積尺寸,在熟悉手感後就能達到優異的穩定性。而防切手裝置可固定於底座、刀刃銳利度與耐用性卓越等都是其魅力之一,看似平凡單純的構造,各項表現卻無可挑剔,讓評比人員都感到十分驚豔呢。
下村工業是已有140多年歷史的刀刃製造老舖,將其鍛造技術發揮在廚房刨刀上,從柔軟的番茄到偏硬的大蒜等,幾乎不太需要施力就能透過極為鋒利的刀刃輕鬆刨下。而切片時能從側邊旋鈕調整三種厚度,「薄」可製作細緻的高麗菜絲與小黃瓜薄片;「中」適合用於洋蔥與蘿蔔;而「厚」則便於處理番茄或炸物用的南瓜片等,能滿足一般家庭的料理所需。
另一方面,長度足夠的插爪能徹底固定食材,略帶彎度的握把也很好扶握。而且只要將旋扭轉到「收納」處,刀刃便會隱藏於底座當中,再加上護手器兩側附有固定卡榫,不僅不必擔心刀片裸露造成割傷以外,亦不會有配件遺失的問題,安心感十足,因此在使用便利性項目中獲得了4分好評。
底座部分特別設計成船狀構造,將重心集中在中央處,整個操作過程都很穩定,而本次所測試的切絲完成度與刨片速度表現也都在平均值之上。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僅護手器兼具了榨汁功能,它還附有8階段的厚度調整與4階段的寬度調整,光靠這一組就能完成32種切法,無論是細緻的蘿蔔絲或蔬菜棒等都可輕鬆製作,泛用度之高讓人不心動也難。
但是由於底座的邊緣較高,護手器內部的插爪也偏短,導致偶爾會發生食材兩側卡住、或是難以抓牢而影響刨切效率的問題。此外,刨刀整體上有多個頗為複雜的細小溝槽,必須用小刷子逐一清洗才能確保衛生,這些小遺憾都使其扣了點分。
由三個波浪型刀片所組成,根據不同緩急彎曲角度的搭配,能一次滿足穩定止滑與俐落刨切等兩大需求。再加上刀刃十分銳利,與一般僅有單片刀刃的商品相比切絲速度更加倍,連小黃瓜等薄片都能輕鬆製作,又不容易因出水而影響口感。貼心的透明護手器則能一目瞭然食材狀況,不使用時也能固定在底座上,操作與收納都備感安心。
然而評比人員表示,刨切時若沒有將食材推動到切絲器的最底端,蔬菜很可能會因卡住而無法整個切斷,使用時需要前後移動的範圍較大。但是只要多花點時間習慣與掌握技巧,相信就能完美發揮實力,並大大活躍在各種料理當中。
刀面寬度足夠,想要一口氣處理半顆高麗菜切絲也不成問題。即使沒有厚度調整的功能,但刨切出來的菜絲卻十分均勻美觀,蓬鬆感與省力度更是完勝傳統菜刀,讓您在家就能製作出媲美豬排店般的高麗菜絲。此外,由於刀刃的阻力小,刨下的食材不會集中堆積在一起,即使是小黃瓜等薄片亦能輕鬆處理。
不過經過實測後發現,刨絲時高麗菜碎片容易從兩側飛濺,菜絲有時也會卡在刀刃縫隙當中,事後的清理較為費時費力。而偏短的握柄穩定性稍嫌不足,再加上由於未附有專用的收納套,保管時刀面會直接裸露在外,安全層面有待加強,特別是有幼童的家庭更要多加留意。
這款商品的最大特色就是使用了特殊的 V型刀刃,同時 V3也是同系列中尺寸最大的一款,不僅銳利度與耐用性表現亮眼外,即使是高麗菜等大型食材亦能從兩側開始牢牢抓住,只要少許力氣就能俐落切絲。再搭配尺寸適中的護手器,可將食材安全地刨切到最小程度、絲毫不浪費,製作多人份料理或烤肉聚會時都能派上用場。
此外,組合中附有多個配件,可依需求替換並刨出1.8mm、3.5mm與5.5mm等三種厚度。不過試用後發現整體細緻度有些不足,菜絲的形狀較為粗曠,口感略偏紮實,盛盤後也難以呈現出輕盈的蓬鬆感,重視口感與美感的人或許不會滿足,建議用於炒菜、燉煮等不重視食材外觀的備料用途為佳。
由於每種食材的構造和軟硬度都不同,因此在使用刨刀切片之前也必須先做一些事前準備,讓刨削的過程更順利。本段會整理出常見的使用方式,並說明須注意的各項細節。
若是食材的寬度大於刨刀,不但難以控制刨削的動作,刨片到後半段更容易出現中間凹陷兩邊高的形狀,製造出很多不成形的碎片。因此若想要流暢地操作刨刀,請先將食材切成與刨刀差不多寬度的尺寸。此外,菜心或果核、種子等一般不吃的部分也應事先切除,以免刨出來的細絲或切片口感不佳。
雖然有不少刨刀都附有防切手設計,但是這些裝置通常只能應用於一定大小的食物。當食材已經小到無法透過防切裝置刨片時,就應該改用菜刀處理,千萬不要冒險徒手刨片,免得不小心刮傷手指。
此外,即使食材還剩下很多,也不要因此太用力摩擦刨片,過度用力可能會使食物的組織斷裂,還是有機會造成意外的傷害。請大家在使用刨刀時一定要集中精神,需隨時緊盯刀片位置並注意手部的力道控制。
每種食物都有吃起來口感最好的切割方法,本段會舉例三種常見食材並做說明。
如果想生吃洋蔥,建議可以與洋蔥纖維垂直的方向切片或切絲,被斬斷纖維的洋蔥不但口感爽脆,嗆鼻的氣味也會緩和不少。製作生食沙拉時,請將洋蔥洗淨剝皮並去頭去根後,利用較大的刨刀將洋蔥削成圓形的薄片。
而若是想將洋蔥煮熟再吃,則建議沿著洋蔥的纖維切片,這樣可避免洋蔥片變形,讓菜餚在視覺上看起來更豐富。此外,即使家中的刨刀器沒有切碎的功能,只要事先在洋蔥上切出棋盤狀的刀痕,再透過刨刀的切片模式便可達到碎丁效果。
其實想要切細絲也不一定要買切絲專用的刨刀,如果家中只有刨片器,只要把刨出來的薄片疊起來再次用刨片器切片,便可製作出非常細的蔬菜絲。只是軟軟的薄片並不好操作,請務必搭配防切手裝置進行切絲。
另外,若是家中的刨刀器沒有防切裝置也沒關係,可以將胡蘿蔔薄片疊起來之後用菜刀切出細絲,比只用刀子切絲的效果還要好。推薦大家配合食譜的指示,調整刨片的厚度或是切絲的寬度以做出更多變化。
若想做出輕盈乾爽的高麗菜絲,訣竅就在於刨絲時不要太過用力。若是刨絲的力道過大,高麗菜中的水分容易被擠出來造成菜絲黏膩,因此刨絲時請謹慎拿捏力道,讓高麗菜絲保持乾燥並附有空氣感的質地。
而若是家中的刨刀可以調整厚度,則須注意勿將高麗菜絲切得太薄;當食材比較薄的時候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力道過大,造成水分釋出。由於每顆高麗菜的含水量都不同,建議邊切邊觀察高麗菜絲的狀況,以便隨時調整厚薄度。
除了常用於蔬果的刨刀之外,還有許多針對起士、肉類等食材所推出的調理器,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前往下列連結閱讀相關文章!
選購廚房刨刀時不只要注意安全性與穩定性,也別忘了要確認附加功能、刀片耐用度,以及可處理的食材種類與大小。可先在腦海中想像平時常做的料理類型,以及常須處理的食材種類與數量等,有了一定的方向後再進行選購,相信就會簡單快速多了。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助各位早日入手喜愛的廚房刨刀,讓每天的料理更加多采多姿!
第1名: SUNCRAFT |高麗菜切絲器|BS-271
第2名: OXO|手持式廚房刨刀|1119100
第3名: Benriner|加大型廚房刨刀
第4名: NITORI|蔬菜切絲器|8978055
第5名: 下村工業|專業級可調式厚度切片器|PGS-03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