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在時間有限的早晨迅速準備早餐,方便又好吃的燕麥片可謂是最佳之選,加上其營養價值豐富,讓許多人視為減肥瘦身或控制膽固醇、降血脂的好幫手。但目前市面上的商品眾多,每一款的添加物與成分都不盡相同,也讓許多人對於燕麥片的優缺點、熱量與吃法感到疑惑。
有鑒於此,本次將實際訪問專攻保健食品及減重領域的安營養師,深入探討如何挑選合適的燕麥片。此外,也將以人氣排行榜的形式為大家推薦多款商品,並且都可以在 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等平台上輕鬆購入,相信在瀏覽之後,將能幫助各位更快找到心目中的一款美味燕麥片。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較低GI值有助於血糖穩定,飽足感也較強,適量食用有助於身材管理。
由於燕麥屬於原型食物,膳食纖維與營養素多於去除穀物外殼的白米,且低 GI值的特性不容易讓血糖上升,因此與精緻澱粉相較之下,確實更能幫助減重族群達到目標。
具體來說,3湯匙燕麥片的熱量大概是70大卡,相當於一片白吐司。而一碗白飯則約莫280大卡,也就是說,一次吃到12湯匙的燕麥片才等同於一碗飯的熱量,可見只要控制好份量,可供想減肥的人作為米飯的替代品。然而,因燕麥片中的澱粉比例較高,故若想同時有增肌效果的話,還是搭配食用單純的蛋白質食品效果會較為顯著。
燕麥片含有水溶性食物纖維,而根據研究指出,其中的 β-葡聚醣能夠將膽固醇代謝出體外,且不會再回流到肝臟,因進有助於降低膽固醇與控制血脂,可供有相關健康問題的人食用。此時,也應慎選沒有調味的無糖原味款,以免糖分對心血管造成負擔、或是因熱量過高導致三酸甘油脂上升。除此之外,亦可著眼於有小綠人標章的產品,其代表通過了臨床試驗,證明具有一定程度改善健康的功效。
燕麥片是很多醫生所推薦的食物之一,可供作為營養均衡的膳食搭配。有些人會作為果腹的點心、有些人則是當作減肥時吃的代餐。以下便將因應不同的食用目的,逐項列出挑選的方式。
燕麥的熱量並不低於白飯! 選低熱量無添加配方作為代餐,可減少多餘糖分攝入。
很多想減肥的人會將燕麥片當作米飯的替代品、甚至直接當作代餐。對於此類想控制體重、減脂塑身的族群,就推薦低糖或無糖的配方較無負擔。而在實際選購時的首要步驟,就是要確認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主要可以觀察熱量跟碳水化合物,假設以每一份量50g 來說,碳水化合物的份量應以15~30g 為標準。接下來,還要留意有無添加不必要的化學物質,避免香精、色素及甜味劑等帶來附加的熱量。
順道一提,雖然有些人會特別購買主打低脂的燕麥片,但其實燕麥本身的脂肪含量極低,標榜低脂可能是因使用低脂奶粉,其與一般款式的差異並不大,所以無須過於拘泥於此點。此外,食用時也別忘了控制份量,以防吃太多反而超過平時吃白飯的熱量。
高纖配方會添加食物纖維,可幫助便秘困擾人群促進腸胃蠕動。
生活在高壓忙碌的現代社會,不少人都有消化道方面的困擾,尤其是長期久坐的上班族,更是容易感到排便不順。為此,也能藉由燕麥片中的膳食纖維幫助腸道蠕動。如欲進一步加強效果,可選額外再添加菊苣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等成分的燕麥片,也有商品會加入阿拉伯糖等益生元,可以幫助打理腸道的環境,促進益生菌生長存活。
與此同時,也務必適當攝取水分與油脂,並維持三餐正常進食。否則一旦吃的食物過少、體積不夠,即使補充大量纖維質也會因難以形成糞便排出而造成便秘。
以水果或原味穀物來補充平時飲食所缺,也要注意三餐應攝取足夠蛋白質、油脂與蔬菜。
針對平常三餐外食的上班族,平日不妨將添加其他食材的燕麥片作為零食,藉此一併補充營養。例如混合玉米、大麥等其他穀物的配方,或是加入含有健康油脂的無調味堅果,都能讓飲食更加多元化,同時增添美味新鮮的口感。另外,部分廠商也有推出標榜營養強化的配方,多會添加維他命B群、鋅等微量的礦物質,想提升健康的人可作為參考。
雖說燕麥片是相對營養的零食,但如果常常覺得嘴饞難耐,還是應該正視自己平日的飲食狀況,評估是否因正餐的油脂、蛋白質、蔬菜攝取不足,才會導致飢餓感頻繁出現。如果偶爾正餐吃得較少,也能以3個湯匙的燕麥片為標準,並搭配豆漿、水煮蛋或優格等蛋白質類,再佐以生菜沙拉及堅果,如此一來就有了蔬菜、蛋白質、澱粉、油脂,讓血糖不會過快上升,又可以作為有飽足感的一餐。
有些人會覺得添加果乾能補充維生素C,但其實維生素C 並不耐熱,而果乾則幾乎都會經過烘烤,以致難以實際被人體吸收。且儘管燕麥片含有膳食纖維、鐵質及鈣質,但含量遠不及人體一天所需的量。再者,其中的植酸、草酸等植物成分可能會抑制鈣質吸收,以致無法仰賴燕麥片來補足營養素,建議大家還是務必留意每天的飲食,以確保營養均衡。
調味燕麥會添加糖或其他香料,所以適口性更好。
如果重視美味的口感,就能以調味麥片為優先。要格外小心的一點,即是有些燕麥片雖然吃起來不會過甜,但實際上熱量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極高,並不適合長期當作點心食用,在購買時務必多加確認營養成分標示表。
一般來說,小包裝的調味燕麥片單包熱量約為100多大卡,如欲當作零食品嚐的話,建議至多控制在一包200大卡以內,且避開額外添加蔗糖、砂糖等精緻糖類或是巧克力粉等調味料的配方,以防增加身體的負擔。其次,以同樣的份量來說,這些添加物不免會佔去一定程度的比例,使膳食纖維等其他營養價值相對減少。
即食款沖熱水就能馬上吃,小包裝更方便!
燕麥片可分為傳統款以及即食款,前者需要長時間浸泡才會軟化,後者則因在製作時會經過多次反覆蒸煮與輾壓,使其體積不比傳統款厚實,故在開封後只要簡單加水或鮮奶沖泡即可食用。這兩種燕麥片的熱量、碳水化合物等營養價值相差無幾,最大的差異在於即食款便利許多,上班族若早上沒有時間吃早餐,可以買小包裝直接拆開泡水,就能作為健康的一餐。相較之下,傳統款較適合製成口感馥郁的隔夜燕麥。
至於常見的麥片,則是會以燕麥、小麥,玉米、大麥等不同的穀物混合製成,而非只有單純的燕麥。一般消費者可能在口感上分不出麥片與燕麥片之間的差異,而以營養價值來看,麥片因為含有多種穀物,所以較能攝取到多樣化的營養素。
燕麥雖然天然不含麩質,但可能存在生產線污染,無麩質標識的產品可安心選擇。
雖然天然的燕麥本身並沒有麩質,但是在製造的過程當中,很有可能會被小麥、大麥、黑麥中的麩質所污染。由此可見,對該成分過敏者一定要認明標註「無麩質」的款式,以免產品的生產線受到相關過敏原污染。
燕麥片的吃法著實多元,可以直接享用,也能以水、牛奶、豆漿等飲品沖泡。若覺得每天吃同樣的口味太過單調,只要加入喜歡的水果、果乾或堅果,便可以打造截然不同的獨特風味。不僅如此,亦可與米飯一起烹煮,或是煮成燕麥粥,可謂是製成甜食與鹹食都不成問題。
因為燕麥含有鈉、鉀以及磷,所以患有腎臟疾病或正在洗腎的話,務必在食用前先諮詢醫師。此外,由於燕麥片也有碳水化合物,故三酸甘油脂或血糖較高的人應謹慎計算攝取量。最後,考量當燕麥片加入水分之後會膨脹,腸胃敏感的人要注意避免一次吃過量,否則恐會感到脹氣不適。
閱讀完本次的燕麥片文章之後,可能很多人會感到大開眼界,並訝異於挑選時有這麼多的細節需要注意。然而,只要跟著選購要點的詳細解說,並考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作息及身體狀況,同時參考專業營養師所提供的小知識,相信所有人都能找到符合喜好及需求的燕麥片,讓每天的三餐與零食都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