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哇沙比)可說是日本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無論壽司、燒肉甚至是蕎麥麵都可用其增添風味。相較於直接購買山葵現磨,以磨製完成的醬料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更為方便;而且除了 S&B 和松井等知名日本品牌,目前也有許多台灣廠商推出了在地原料製成的產品,可以體驗到更多不同風味的選擇。
不過山葵醬的原料不只有日式山葵,也有被稱為西洋山葵的辣根,使得各款的辣味、後勁層次不盡相同。因此本篇會從推薦的10款商品切入,像是阿里山山葵醬等受到注目的商品也都在其中,而後輔以詳盡的選購要點,讓各位能更清楚山葵醬的特色。購買前不妨參考看看,以找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一款。
國中時因對漫畫的熱愛而激起學習日文的念頭,大學第一次到東京旅行後更愛上日本這個國家,現在則居住在神奈川縣的湘南地區。在日本追星、看棒球及旅行是人生三大樂事,也喜歡接觸新商品與各種事物,除了過去曾經營過自己的部落格外,也陸續為不少觀光旅遊網站撰寫過相關文章。目前擔任 mybest 編輯已超過4年。
若對挑選山葵醬有不理解的部分,可參考以下的選購要點說明。
山葵醬的原料可分成正宗的日式山葵以及辣根兩種,由於各自的辣度和口感有所不同,因此就先為各位簡單說明其中的差異,以更容易挑選到喜歡的口味。
正宗的日本山葵可分為水生與陸生兩種,無論哪種都相當珍貴而有著較高價位。以其研磨出的山葵醬不僅只有辣味,還有著一絲清爽的氣息,相對來說刺激感較低,可以襯托出食材本身的美味,故適合用來搭配生魚片、壽司及蕎麥麵等料理。
辣根原本是生長於歐洲的植物,雖然口感上與山葵十分相近,但由於原本為米黃色,故常添加食用色素使其能呈現綠色。目前市售的平價山葵醬大多是以辣根為原料製作,只是它的辣味比一般山葵刺激,初次體驗者須特別注意。另外它的味道中帶有一絲酸味,故常用來搭配油脂豐厚的肉類食物。
大家所熟知的山葵醬多為軟管裝的糊狀款,但其實市面上也有像粉末狀的產品,接下來就要說明各種類的特色,各位可以依照用途進行挑選。
此類山葵醬可說是市售商品中的主流,多以軟管或瓶罐方式包裝,其特色在於能依照擠壓的力道或以湯匙適量取用,因此也是最為便利的類型。但因為相關製品的選擇豐富,購買時可再留意其磨製後的粗細,以及是否有加入鹽或香料等鮮味成分;有些罐裝款也有著精美的設計,可作為餐桌上的妝點或是送禮的選擇。
不過其保存期限相對較短,除了從小罐的製品開始嘗試,也可考慮購入壽司店常見的業務用小包裝,其單包就是一次的份量,不僅可避免接觸空氣造成變質,也能將尚未使用的包裝冷凍保存。
粉狀山葵是一種只需要加水就可以還原的山葵醬,並可透過調整水量改變醬料的濃稠程度,可配合不同的料理微調風味。其最大特色在於不含水分,因此保存期限較長;加上單位成本更為實惠,就算一次購買大量也不會覺得負擔,適合山葵醬使用量大者購入。
台灣可購入的山葵醬主要為上述兩種類型,但如果有機會到日本旅遊的話,也找得到其他特殊設計的產品。舉例來說,有在醬料中加入山葵碎片的款式,品嘗時較有咬勁,可與醬油混合食用或配飯;另外還有一種可用來妝點生魚片或壽司的顆粒款,其造型就像綠色的鮭魚卵一般,有興趣的話不妨多加注意。
上述段落提到,有些山葵醬會加入食鹽等添加物來增添風味,而對於重視食品健康的人,市面上也有標榜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質的純天然款。如果無法從包裝上判斷哪款的添加物較少,一般來說粉狀款相對來說成分會較為純粹。
文章最後集結了一些大家在購買或品嘗山葵醬時常有的問題,只要再搭配以上的選購要點及推薦商品,相信就可以順利挑到自己心儀的款式了。
Q:兩者雖然都為具刺激感的辣味調味料,但芥末是由芥菜子磨碎後加工製成的醬料,與山葵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原料。
Q:山葵醬除了用來搭配生魚片、壽司等主流用法之外,略帶一點酸味的款式還適合用來與肉類共食。也有人會將其和其他調味料混合並用在料理製作,有興趣的話網路上亦有不少食譜可參考。
Q:日式山葵的風味確實會受栽種的風土環境影響,舉例來說,日本長野縣產的山葵前味具辣感,隨後則可感受到一股甘甜;至於伊豆半島產的製品,相對來說較沒有苦味,有興趣的話不妨比較看看各地的產品。
許多人習慣在料理中添入辣椒醬等配料增加風味,因此除了本篇介紹的山葵醬之外,如果也對類似商品有興趣的話,以下便提供了其他相關主題的介紹,不妨配合喜好挑選出喜歡的一種喔!
看完以上的介紹,相信各位都已經對山葵醬有了基本的認識。即使同被稱為山葵醬,根據原物料的不同口感與風味也有極大的差異;加上市面上也有不少採用特殊包裝,或加入其他成分的特色產品,如果選購時感到猶豫的話,不如多參考本篇文章的說明,相信就能更快挑出喜歡的山葵醬了。
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