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
運動是良好生活品質的基本要素之一,而在各種運動之中,最容易入門的項目或許可說是慢跑、路跑。只要有一雙跑鞋,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你的運動場。然而一般人對運動鞋品牌的認知多半只有 adidas愛迪達、NIKE、UNDER ARMOUR(UA)、PUMA、New Balance 等,因此可選的造型、價位經常受到這些大品牌的框架侷限。
為了幫助大家開拓新選擇,本篇文章將會網羅 Asics亞瑟士、MIZUNO美津濃、NIKE、adidas愛迪達等在台灣熱銷的品牌,並從中選出男女鞋共十雙好穿舒適、減輕足部負擔的推薦慢跑鞋,當中不乏馬拉松跑者們喜好的款式。希望大家閱讀這篇文章後,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鞋!
業餘跑者、鐵人三項運動選手,熱愛跑步、自行車、登山等戶外活動。剛開始基於健康休閒紓壓而跑,漸漸產生對跑步的興趣。民國100年進入全程馬拉松領域,迄今完成 103場全馬,2場54km超馬,並涉獵鐵人三項運動,力求在家庭、工作事業與馬拉松、鐵人三項運動之間取得最大平衡。近年擔任國內多場賽事的配速員,並為運動網站「運動筆記」特約編輯,多次接受委託撰寫跑鞋評測、跑步裝備、賽事報導等文章,主要發表於運動網站「運動筆記」專欄。 配速列車經驗: 2023年 萬金石馬拉松 (全馬400配速列車) 2022年 礁溪溫泉馬拉松(全馬400配速列車) 2022年 田中馬拉松(全馬415配速列車) 2022年 新竹城市馬拉松(全馬415配速列車)
曾以交換學生身分赴日本學習、體驗當地生活,也因對英文深感興趣而赴美就讀語言學校。其後踏入了嚮往的飯店業界,一路耕耘至國際連鎖五星級飯店的經理職,因此對生活品味、居家雜貨、個人金融規劃等皆有研究。目前是專職翻譯及文章寫手,在工作之餘,擔任世界展望會志工並參與兒童援助計劃,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對社會有所貢獻。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許多剛開始接觸慢跑的人,都對於是否該特別購買慢跑鞋感到猶豫。實際上,由於初學者尚未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姿勢和步調,加上無論肌力、經驗或體能耐力都不甚充裕,因此尤其需要依靠鞋子來提升舒適度與安全性,進而慢慢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減少受傷的風險。
而相較於一般運動鞋,慢跑鞋的好處在於提供更好的支撐穩定和防震效果,以減輕腳踝、膝蓋和肌腱在跑步過程中的壓力。由此可見,不管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跑者,慢跑鞋都是必備的運動裝備。選擇適合自己腳型和需求的慢跑鞋,有助於享受更舒適、安全的運動體驗。
以以下將針對慢跑鞋的保護、穩定、避震、彈力等不同面向,仔細介紹選購時所應注意的重點,以便各位讀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雙鞋。
若是完全沒有運動基礎的新手,由於在現階段可能肌肉力量不足,因此在挑選慢跑鞋的時候,應該以具有緩震支撐、彈性、包覆性足夠的跑鞋為優先,藉以增加腳踝部位的安定性跑動過程中足部的保護。
在實體店面購買時,可以原地走動彈跳,感受跑鞋的避震性與彈性,也可以用手指按壓包覆腳踝的圓筒狀結構(足跟杯),如果較為厚實、不會明顯變形,就代表足以穩定踝關節並能持續提供良好的服貼度和支撐力。若搭配較厚實的緩震鞋底,更能進一步為足底帶來更多保護,同時幫助支撐身體的重量。
若想慢慢提升跑步的時間以及距離,慢跑鞋的功能性也是關鍵之一。以下將會根據個人的偏好與習慣,說明如何找出最適穿的款式。
搭配氣墊的慢跑鞋不僅擁有柔軟舒適的穿著感,同時也能減輕衝擊力道,為足底提供充分的保護,長時間穿著也不成問題,對於不著重速度的跑者來說可謂是上上之選。然而,因為氣墊會抵消腳掌著地時所產生的反作用力,連帶降低加速前進的動力,因此較不適合追求速度感的人。
為了增加跑步時的推進力,應觀察鞋尖的角度是否往上翹。上翹的鞋尖能帶來推進力,幫助腳尖自然地向前踏出,使奔跑的動作愈發流暢,進而減少長時間跑步所產生的疲勞感。另外,跑步的場地也與速度息息相關。在較硬的柏油路上,就需要適度的厚度來保護足部,反之在田徑場等具有回彈性的 PU跑道上,就能藉由較薄的鞋底來提升觸地時的靈敏度與速度。
輕盈又穩定的腳步能為跑步過程中增添不少樂趣,如欲營造這樣的體驗,就應挑選以輕量與彈性為主要訴求的慢跑鞋。
例如在中底採用輕量發泡材質、內部中央置入具有彈性的跑板彈力片、或是在大底增設溝槽的設計,都有助於加強支撐以及分散足弓壓力;至於喜歡有彈性跑感的人,可尋找添加彈性跑板(例如彈性波浪片、玻璃纖維跑板、碳纖維跑板)的款式。如果是低足弓或扁平足跑者,則需要挑選具有足弓支撐片的之支撐型鞋款,藉此增加足弓的穩定支撐。
攸關跑鞋舒適度的另一項重點,在於跑鞋中底的避震設計。除了前文提及的穩定支撐鞋款之外,市面上也有許多慢跑鞋標榜為緩震款,此類鞋底採用緩震的發泡材質,跑感大多偏軟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部分款式也會加入避震彈片來加強吸震。但因緩震鞋款通常不會有所謂的足弓支撐片,故低足弓或有扁平足問題的人還需多加留意。
跑鞋的鞋底構造主要可分為三種,一為呈現曲線、流水線或彎曲線的溝槽紋路型,一為佈滿大小凸起的顆粒型,最後還有結合以上兩種的綜合型,其鞋底會有顆粒分佈在前腳掌的位置,而紋路則是在兩側或足跟的部位。如欲增強跑步時的抓地力,便建議挑選顆粒型或綜合型的鞋底。
除此之外,鞋底的溝槽紋路具有步態引導的功能,也會影響著地時的穩定度與跑步的流暢性,若鞋底的溝槽紋路已經磨損,就會因失去抓地力而難以維持重心,進而影響跑步的速度退進與穩定性。
跑鞋大底的紋路跟顆粒設計也左右著耐磨能力,紋路深刻或顆粒分明的底面較能抵抗摩擦。標榜耐磨的慢跑鞋通常都以耐磨橡膠或輪胎製成底面。
在跑步的過程中,由於雙腳容易悶熱流汗,因此慢跑鞋的透氣性至關重要。網布或針織材質的鞋面有利於釋放熱氣,如果再搭配網格或網布織法,還能更提升透氣的程度。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則是鞋舌,鞋舌越薄則越透氣。此外,亦可留意鞋面、鞋舌與鞋墊有無透氣孔的設計。若想兼顧跑步時的輕盈,鞋面可以選擇上述的網布或針織材質,鞋底則以 TPU 或 EVA 這類發泡材質為佳。
不論是雙腳易於流汗、或是可能在雨天外出慢跑的人,都推薦穿五指襪跑步,以避免腳趾間積水,甚至因泥沙滲入、摩擦而起水泡。雖然少數慢跑鞋標榜防潑水,但基本是並無法真正抵擋雨水。
SW 系列是 MIZUNO 專為亞洲人腳型推出的型號,將 WAVE RIDER 的經典設計直接移植到 4E超寬楦版型上,而且不論男女款都有頗大的尺寸範圍,其中包括28.5cm 的大尺碼女鞋、以及26cm 的小尺碼男鞋等,推薦給有拇指外翻困擾、穿鞋時前腳掌容易感到摩擦或緊繃的人,以及常常找不到合腳尺寸的人。
鞋面材質 | 人造皮革+網布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不明 |
外底材質 | ENERZY 發泡材質 |
重量 | 不明 |
男款尺寸 | 26~29cm |
女款尺寸 | 21.5~28.5cm |
足圍(鞋楦) | 4E(24.6~27cm) |
色系 | 黑白/深藍/綠黑/白銀/灰銀/灰色 |
Essential 系列主打休閒用途,除了有適合跑步的包尖 EVA、鞋尖上翹等設計,整個腳底也有厚實的 EVA 緩衝鞋底幫助吸震,並且鞋底紋路沒有太多凹凸起伏,而是以不同方向的橫紋提升抓地力,尤其適合在平坦的路面上健走或慢跑,推薦給以市區為主要活動範圍的慢跑人士。
鞋面材質 | 聚酯纖維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不明 |
外底材質 | 橡膠 |
重量 | 254g |
男款尺寸 | 26~30cm |
女款尺寸 | 23~26.5cm |
足圍(鞋楦) | 不明 |
色系 | 女鞋:黑/灰紫;男鞋:黑/黑白 |
這款暱稱為「小飛馬」跑鞋屬於知名的 Air 系列,本次介紹的39除了有寬而厚實的船型底,更比上一代38多一層 Zoom Air 氣墊,能進一步提供更好的避震與推進感,在堅硬的柏油、水泥地面上行走較不容易疲勞。而其略小的版型不僅能讓足圍較窄的人獲得良好的服貼度,腳掌較缺乏肌肉的人也能獲得較好的支撐性。
鞋面材質 | 機能網布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不明 |
外底材質 | 橡膠 |
重量 | 不明 |
男款尺寸 | 25.5~30cm |
女款尺寸 | 22~25.5cm |
足圍(鞋楦) | 不明 |
色系 | 女鞋:8種;男鞋:4種以上 |
考量到許多人不適應軟軟的踩踏感,MIZUNO 推出這款不含氣墊的初階跑鞋。內部僅以 EVA 中底做為緩衝,且鞋體前後高度落差只有12mm,穿著感類似一般平底鞋,踩踏感略硬而紮實,但又能吸收快走、小跑步帶來的衝擊,推薦給喜歡紮實踩踏感、以輕運動為主要活動的族群。
鞋面材質 | 合成纖維+人工皮革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12mm(18mm/30mm) |
外底材質 | 橡膠 |
重量 | 女鞋:210g/男鞋:260g |
男款尺寸 | 23~31cm |
女款尺寸 | 22~25cm |
足圍(鞋楦) | 不明 |
色系 | 女鞋:黑粉/灰綠/藍紅;男鞋:白黑/黑紅/藍綠/白色/紅色/黑色/黑綠 |
Boston 10 是專為參賽而設計的跑鞋,結構上納入 LIGHTSTRIKE PRO 與 LIGHTSTRIKE EVA 雙層緩震科技,以提供兼具柔軟度與回彈性的舒適穿著感。更於鞋內加裝碳纖維版以及 ENERGYRODS穩定推進系統,替跑者提供更好的安定性與推進力,推薦給提升慢跑速度以及打算參加路跑比賽的族群。
鞋面材質 | 高機能再生材質 Primegreen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不明 |
外底材質 | 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 |
重量 | 不明 |
男款尺寸 | 22~33.5cm |
女款尺寸 | 22~28cm |
足圍(鞋楦) | 不明 |
色系 | 黃綠/藍紅/白銀/橘紅/深藍/黑白/薄荷綠/藍白/白黑 |
TRANSPORT 的定位為多功能鞋款,可適應平日休閒與輕運動等用途,尤其特別的是鞋側有熱壓模製成的 Logo,該片狀結構可提升鞋身對腳背的支撐力,跑跳時比單純的網布結構更有安定感。而其鞋口不僅低於腳踝,鞋舌與後踵之間的距離也較長,有利於維持雙腳的靈活,推薦給慢跑之餘也會從事球類、競技運動的人。
鞋面材質 | 網布+熱壓模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不明 |
外底材質 | 橡膠 |
重量 | 不明 |
男款尺寸 | 22~31cm |
女款尺寸 | 22~31cm |
足圍(鞋楦) | 不明 |
色系 | 黑橘/黑螢光粉/白色/黑色/黑紅/粉紅/黑綠/淡紫/深藍/黑桃粉 |
這款跑鞋以獨家研發的 Floatride Energy Foam 緩震科技取代常見的 EVA中底,讓整體重量比前代減少30%左右,兼顧輕量、緩震兩大訴求。其鞋底的立體橫紋不僅順著腳掌的形狀排列,橫紋之間也有足夠的空間讓細小沙粒自然排出,走在泥土、草地上也不至於沾黏太多髒污,推薦給喜歡到各種環境慢跑的人。
鞋面材質 | 雙層輕量化網布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不明 |
外底材質 | 橡膠 |
重量 | 238g |
男款尺寸 | 26~30cm |
女款尺寸 | 22~29cm |
足圍(鞋楦) | 不明 |
色系 | 黑/灰/白 |
日系跑鞋名牌亞瑟士推出的 GEL-Excite 9 不僅有 4E的超寬鞋楦,其尺寸更涵蓋22~33cm,不僅可給國中小的學童穿,身形特別高大或嬌小的成年男性也都能找到合腳的尺寸。而且鞋底不僅包覆鞋尖,支撐範圍也近一步延伸至腳踝的後方,有利於提高倒退跑、爬坡時的支撐力,推薦給跑步場地有坡度、跑步方式多樣化的族群。
鞋面材質 | 合成纖維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10mm |
外底材質 | 橡膠 |
重量 | 女鞋:230g/男鞋:280g |
男款尺寸 | 22~33cm |
女款尺寸 | 22~33cm |
足圍(鞋楦) | 4E(24.6~27cm) |
色系 | 黑色/灰色/白橘/灰藍/黑白/黑綠/深藍 |
本系列的主要特色在於針對足弓內側加強支撐,中足內側結合 DYNAMIC DUOMAX 科技及 TRUSSTIC SYSTEM 科技,穩定支撐雙腳之餘,也為腳踝偏外翻與低足弓跑者提供舒適穿著感。另搭配最新的 GEL 科技於鞋後跟位置提升避震效果,有助減少著地時的痠麻感,推薦給有扁平足傾向、跑步時大拇指及食指容易感到壓迫的人。
鞋面材質 | 合成纖維+人工皮革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10mm |
外底材質 | 橡膠 |
重量 | 女鞋:235g/男鞋:290g |
男款尺寸 | 25.5~32cm |
女款尺寸 | 22.5~28cm |
足圍(鞋楦) | 女款:2E/男款:4E |
色系 | 黑色/黑紅/黑藍/灰銀/白色/粉灰 |
腳趾的壓迫感是影響長程跑步最大的阻礙之一,而母子鱷魚推出的這款跑鞋完全秉棄傳統的包覆設計,採用類似夾腳拖的開方式結構解放所有腳趾,同時也將透氣散熱的效果大大提升,更有利於適應台灣高溫潮濕的路跑環境,推薦給想要壓低跑鞋開銷、以及追求最佳透氣度的族群。
鞋面材質 | EVA |
---|---|
鞋跟與鞋尖高度差 | 不明 |
外底材質 | EVA |
重量 | 不明 |
男款尺寸 | 24~27.5cm |
女款尺寸 | 24~27.5cm |
足圍(鞋楦) | 不明 |
色系 | 淺黃/桔/紫/玫紅/黑/白/藍綠/綠 |
平時可以稍微紀錄慢跑的累積距離,以作為汰換慢跑鞋的判斷指標,基本上只要累積500公里就可考慮更換。話雖如此,因為每個人的跑步姿勢、體重及使用場地不同,所以磨損程度的距離的關係可能有所出入。可以觀察大底的損耗狀況,一旦兩腳的厚度失衡、顆粒或紋路消失,或是感到摩擦力、抓地力或彈性減弱,就代表應該適時更換。
若希望延長慢跑鞋的壽命,平時也別忘了細心保養。當沾到泥土或油漬時,切記不要放入洗衣精清洗,而應改用刷具、軟布來去除表面污漬,再搭配中性清潔劑手洗,最後置於通風處晾乾並避免日照直射,如此才能延緩跑鞋劣化的速度。
畢竟是以累積使用距離來判斷,如果有固定慢跑習慣,一般就不太建議將慢跑鞋當作平時外出的休閒鞋,以免加快磨損的速度及判斷標準。
若想根據個人的腳型來精準找到適合的鞋款,就建議要現場實際試穿。而在試穿時,要記得穿著與平常跑步相同厚度的襪子,把腳跟頂住鞋跟內側,再繫緊鞋帶、稍微走動或跑跳來感受舒適度,並確認鞋頭與腳尖之間保留約一隻手指頭的距離,藉此維持腳趾的活動性,以免在跑步的過程中受到壓迫或摩擦。
此外,根據阿瘦皮鞋於2017年所公布的足型調查結果,台灣男性的足圍尺寸集中於 E楦,女性則為 D楦。但因國際品牌的女鞋楦寬通常為 B楦,故在購買時需留意鞋子的楦寬是否適合自己的足圍。許多廠商只提供鞋子的寬度或尺寸,而沒有楦頭足圍的資訊,此時就能以俯瞰的角度觀察整個鞋背,若稍微看到凸出的鞋底構造便屬寬楦鞋,反之如果完全看不到鞋底,就可能是窄楦鞋。
有些品牌會就同一款跑鞋設計不同版型的楦頭,而寬度還可分為2e、4e 或者是 WD 不等,腳板特別寬的人就可著眼於寬楦版。少數跑鞋專賣店還備有足型檢測機,消費者可以赤腳站上機器、甚至在上面跑步,透過機器來分析著力點、落地方式和跑步姿勢。
雖然並無規定健身不能穿慢跑鞋,但畢竟跑鞋的最大特色是讓身體保持輕盈,以減少行進中消耗多餘的體力,所以多選用較輕且彈力佳的材質製成。相較之下,室內專用的健身鞋不僅具有一定重量,也會考量鍛鍊時的多角度移動而強調整體的穩定性,在健身過程中也較能避免運動傷害。
不知道上文推薦的跑鞋中是否有你的理想鞋呢?由於每個人對於跑步的需求都不盡相同,對跑鞋的試穿感受也不同,在看他人的評價之餘,最重要的還是配合自身需求選鞋。希望大家能找到完美的跑鞋,不斷突破自己的最佳紀錄!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