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腹輪」經常被用於雕塑腹部核心肌肉群,加上體積小巧、攜帶方便因而備受健身族群的喜愛。然而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健腹輪款式,具自動回彈、煞車功能、單輪或多輪、平價到高價應有盡有;加上新手普遍有著如何正確使用健腹輪、一天要做幾下、該怎麼挑選適合商品等疑問,為此感到困惑者不在少數。
為此,這篇文章會實際訪問本身也很愛熱愛健身、具備骨骼肌肉系統、常見肌肉傷害、傷後訓練等專業知識的物理治療師 Hunter,深入探討如何選擇合適的健腹輪,並以排行榜的形式為大家推薦多款精選人氣商品,榜中除了規格表、價位等資訊,也會附上知名購物網站如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等連結以便選購。歡迎參考並比較各商品的功能和價格,為維持理想體態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為一位熱愛健身的物理治療師,目前擔任台北市適康復健科診所的物理治療組組長,同時也是英國動作控制 Comera Movement Science 培訓的國際講師。 工作之餘,希望能藉由寫文章、拍影片,分享有關於「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常見運動傷害」、「傷後訓練」等醫療保健知識供讀者參考。
食品學系畢業,有多年處於人正在海外出差,或是正在海外出差的路上,享受在異國體驗人生、探索新奇的人事物。於2007~2010年出版過2本中長篇愛情都會小說,不敢自詡為作家;於2017年起成為消自由撰稿者,撰寫旅遊、消費金融、食品保健等主題文章,加入mybest 撰稿至今逾5年,期望能以平易近人的文字溫度,為喜歡閱讀的群眾帶來更多選物新知。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健腹輪顧名思義旨在鍛鍊腹肌,使用過程中肌肉會處於持續被拉伸跟縮緊,經過反覆操作後會使肌肉受到刺激而有所成長,因而成功鍛鍊出健美的六塊肌。不過也有人為了想要消除腰間贅肉而使用健腹輪,但其實因為身體機制的關係,並非鍛鍊腹部就能消除腰間贅肉;腰間贅肉主要來自脂肪屯積,因此還是要透過運動讓全身瘦下來,健腹輪頂多只能幫助肌肉線條變得緊實。
另外,由於雙手須支撐在健腹輪握把上並保持身體穩定,因此連同背肌、手臂、肩膀部位也會被訓練到,故在考慮使用健腹輪之前,務必釐清自己想要鍛鍊的部位,並搭配正確使用方式才能達到預期的健身效果。
只要正確使用,其實不會造成傷害。不少人擔心使用健腹輪會容易傷到脊椎,主要是操作過程中,腰椎其實會順著地心引力往下,腹部較沒力的新手很難把脊椎支撐回來而向下凹彎,以致於重力一直往下,造成脊椎後方部分磨損而感到不適。
為此,建議新手在鍛鍊初期可選擇與健腹輪動作相似的「平板撐」作為訓練。雖然沒有腹肌拉伸和收縮的動作,且對腹部肌肉刺激相對較少而無法練出明顯肌肉線條,但可以訓練到肌肉核心群,日後使用健腹輪時較容易上手。另外,也可搭配仰臥起坐訓練肌肉收縮,訓練時建議肩胛骨離地、支撐一小段時間再回到地面,便能有效的直接刺激腹肌。
如果在健身房訓練的話,可以嘗試將手撐在 TRX 的吊繩上然後身體向前傾,也可以做出類似健腹輪的動作。另外,健身房內也有許多專門訓練腹肌的專業器材,不僅效果較好、操作上也更加安全。
想要藉由使用健腹輪雕塑完美腹部曲線,首要課題就是要找到一款適合的商品。以下就讓我們繼續跟隨專家的指引,逐步掌握正確的選購方向吧。
使用健腹輪的關鍵在於保持平衡,如果款式的輪數與自身能力不符的話,則可能因失去平衡而導致受傷。因此通常會建議初學者選擇輪數較多的款式,藉由加大底面積來增強穩定度。另外,煞車機制可避免中途沒力而整個人趴下去而受傷;回彈機制則是在推出去、抓不到回來感覺時可幫忙帶動、避免側翻。上述輔助設計皆有助於上手,但相對訓練強度也不會太高。
另一方面,對有經驗的人來說,選擇輪面小、較不穩定的單輪反而會比較合適。因為操作時為了要保持身體穩定,就越會利用肌肉去維持平衡,強度大幅提升之下較容易看見訓練成效。而在挑選商品過程中,有輔助機制的款式反而會影響訓練強度,因此可視為非必要功能。
由於健腹輪得承受使用者的身體重量,市售商品多會強調具備高承重力、耐用性經得起考驗,但實則未必會列出明確的承重數值。一般來說,商品承重力至少要超過訓練者體重會比較安全;但使用健腹輪時並非垂直重壓在上面,而是會將其往前推,此時身體重量會被分散,因此實際加諸在健腹輪的重量並沒有那麼大。
不過就現實面而言,承重力還是越大越好,畢竟每個人的身型、身高體重都不一樣,很難計算出到底是不適合自己。例如商品標示承重力為200kg,一般消費並無法得知商品是否真能承受住訓練過程中的所有動作,主要還是得看廠商如何定義。
使用健腹輪時,通常兩手都會緊握握把,因此建議在挑選商品時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適合的材質。市售健腹輪的握把材質主要有「泡棉」及「塑膠」兩種。如為追求舒適度,選擇泡棉會比較好抓握,也較不會因為出汗而手滑;但泡棉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容易劣化,或是表面容易滋生細菌,日常使用完畢後需特別注重清潔保養與通風。
塑膠材質則是相對耐用性佳,但可能會有出汗手滑的情形,此點可透過戴手套來增加手跟塑膠握把的摩擦力,握的時候也會以較穩定;清潔方面,可用一般清水或酒精噴擦即可。
有些商品主打握把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這種凹凸的溝槽就是為了符合抓握時手的形狀,如果能剛好符合手指大小的話會比較服貼,也能減少手掌疼痛的情形。
如打算於夜間或公寓大廈裡使用健腹輪,擔心滾輪與地面來回摩擦的聲音會吵到家人或鄰居,挑選時建議優先選擇靜音款。例如較少凹凸紋路的橡膠輪面,比起上方有很多凹凸紋路的塑料輪面款,會因為與地面摩擦較少而比較不容易產生噪音。然而即便是有標示靜音的款式,最好還是找機會到實體店面試用看看;畢竟廠商所謂的靜音有可能是針對輪面與地面磨擦的聲音,亦或是中間軸承的摩擦聲等,唯有親身使用較能完整體會。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詳情 | |||||||||||
---|---|---|---|---|---|---|---|---|---|---|---|---|---|---|---|
滾輪款式 | 主要材質 | 尺寸 | 重量 | 承重量 | 阻力 | 訓練部位 | 煞車輔助 | 自動回彈 | 靜音設計 | 便利設計 | |||||
1 | BALANCE 1 居家健腹輪組(健腹輪+跪墊) | ![]() | 鍛鍊極致,隨處可行的完美腹肌夥伴 | 單輪 | 鐵管+TPR熱可塑性橡膠+PP聚丙烯 | 27×11×18.5cm | 0.77kg | - | 自身重量 | 腹部核心 | 附跪墊 | ||||
2 | Concern康生 銀炫極速風火輪 健腹巨輪|CON-YG010 | ![]() | 高效全能訓練伴侶,讓健身更精準舒適 | 單輪 | 高碳鋼金屬圈+ABS抗壓材料+橡塑材料 | 39×19×16cm | - | 136kg | 20kg | 腹部核心 | 附跪墊 | ||||
3 | ANTIAN 升級四輪自動回彈計數健腹輪 | ![]() | 四輪支撐平台,穩固發力訓練更有效 | 四輪 | 防滑橡膠+工程塑膠 | 40.5×28.5×22cm | 2kg | 240kg | 自身重量 | 背部、胸、臂、腹部核心、臀、下肢 | 附手機支架、計時器 | ||||
4 | ANTIAN 自動回彈計數健腹輪 | ![]() | 健腹新動力,智慧追蹤更精進 | 雙輪 | 環保ABS+軟膠+不鏽鋼 | 34×49×17cm | 1.52kg | - | 自身重量 | 背部、腹部核心、胸部、臂、臀、下肢 | 附手機支架、計時器 | ||||
5 | 麥克健身 平板支撐健腹輪 | ![]() | 支撐板材、襯墊雙重增厚,減輕手肘壓力 | 雙輪 | 鐵管+泡棉+防滑矽膠 | - | - | 120kg | 自身重量 | 背部、胸部、臂、腹部核心 | 附計時器、跪墊 | ||||
6 | SMOOKY 自動回彈肘撐健腹輪 | ![]() | 計時器設於把手,方便隨時確認 | 雙輪 | 防滑橡膠+工程塑料 | 40×20×30cm | 2.3kg | - | 自身重量 | 背、胸、肩、腹部核心、臀、下肢 | 附計時器、跪墊、手機支架 | ||||
7 | 小米有品 YESOUL野小獸智能健腹輪 | ![]() | APP 即時線上排名,在家健身更有樂趣 | 單輪 | TPR橡膠+ABS+彈簧鋼片 | 46.2×16.8×22.3cm | 2.5kg | 272kg | 自身重量 | 腹部核心 | 附跪墊、LED計時器 | ||||
8 | ADISI 運動健身滾輪|AS17062 | ![]() | 淨重不到400g,超輕巧 MIT 健腹輪 | 雙輪 | 鐵管+PP+EVA | 29.5×10.5×13.5cm | 0.33kg | - | 自身重量 | 背、肩、胸、腹部核心、上肢 | - | ||||
9 | 小不記 雙輪回彈健腹輪 | ![]() | 四肘支撐平穩多功,塑造精實腹肌 | 雙輪 | 鐵管+泡棉 | - | 1.9kg | 300kg | 自身重量 | 肩、腹部核心、下肢 | 附跪墊、手機支架、計時器 | ||||
10 | MINI 自動回彈健腹輪 | ![]() | 把手可拆好收納,適合入門的基礎款 | 單輪 | 環保塑料+加厚鋼材 | 37×17×13cm | 1.068kg | - | 5kg | 背、胸、臂、腹部核心 | 附跪墊 |
滾輪款式 | 單輪 |
---|---|
主要材質 | 高碳鋼金屬圈+ABS抗壓材料+橡塑材料 |
尺寸 | 39×19×16cm |
重量 | - |
承重量 | 136kg |
阻力 | 20kg |
訓練部位 | 腹部核心 |
煞車輔助 | |
自動回彈 | |
靜音設計 | |
便利設計 | 附跪墊 |
滾輪款式 | 四輪 |
---|---|
主要材質 | 防滑橡膠+工程塑膠 |
尺寸 | 40.5×28.5×22cm |
重量 | 2kg |
承重量 | 240kg |
阻力 | 自身重量 |
訓練部位 | 背部、胸、臂、腹部核心、臀、下肢 |
煞車輔助 | |
自動回彈 | |
靜音設計 | |
便利設計 | 附手機支架、計時器 |
滾輪款式 | 雙輪 |
---|---|
主要材質 | 防滑橡膠+工程塑料 |
尺寸 | 40×20×30cm |
重量 | 2.3kg |
承重量 | - |
阻力 | 自身重量 |
訓練部位 | 背、胸、肩、腹部核心、臀、下肢 |
煞車輔助 | |
自動回彈 | |
靜音設計 | |
便利設計 | 附計時器、跪墊、手機支架 |
滾輪款式 | 單輪 |
---|---|
主要材質 | TPR橡膠+ABS+彈簧鋼片 |
尺寸 | 46.2×16.8×22.3cm |
重量 | 2.5kg |
承重量 | 272kg |
阻力 | 自身重量 |
訓練部位 | 腹部核心 |
煞車輔助 | |
自動回彈 | |
靜音設計 | |
便利設計 | 附跪墊、LED計時器 |
滾輪款式 | 雙輪 |
---|---|
主要材質 | 鐵管+PP+EVA |
尺寸 | 29.5×10.5×13.5cm |
重量 | 0.33kg |
承重量 | - |
阻力 | 自身重量 |
訓練部位 | 背、肩、胸、腹部核心、上肢 |
煞車輔助 | |
自動回彈 | |
靜音設計 | |
便利設計 | - |
無論是健腹輪的新手或老手,唯有掌握健腹輪的正確用法才能降低受傷機率,並達到預期的健身效果。接下來請評估自身的鍛鍊層級並參考專家給予的以下建議。
對於剛開始使用健腹輪的初學者,建議先採難度較低、膝蓋著地的跪姿方式。如果一開始就做進階的身體拉伸、收縮動作,可能較難掌握到鍛鍊的精髓,同時也可能因為姿勢錯誤而受傷。
採跪姿訓練的正確用法為先將腹部收緊(出力)、背部保持直線。接著將手伸直握住健腹輪,手腕、肩膀須維持穩定支撐。最後嘗試慢慢往前推出去,然後再拉回來。依照上述步驟進行時,可以先感受一下自身能做到的範圍,以及肌肉使用狀況,再慢慢地調整姿勢去加強動作的確實度。
入門一段時間後,如想嘗試進階動作藉此提升鍛鍊成效,可改採站姿進行。首先,雙腳併攏(或微開略比肩寬)直立於地面,接著俯身下握健腹輪握把,再向前平直推動至身體與地面平行,拉回來時會著重於腹部回縮以強化肌肉刺激。鍛鍊次數方面,無論是採跪姿或站姿,一般建議以十下為一組,先讓身體慢慢習慣;如時間充裕,每天可嘗試做5組,實際組數可依照個人能力增減,不要過度勉強。
對於想透過各類運動達到健身、減重效果的人來說,若能搭配控制飲食效果會更為顯著。一般建議飲食與運動的占比為7:3;而在飲食攝取方面,國人普遍對於蛋白質的攝取較為不足,因此在運動後可適當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幫助肌肉生長。像是健身蛋白粉、乳清蛋白都會是不錯的蛋白質補充飲品。
了解該怎麼選購健腹輪,以及市面上有哪些商品以後,各位是否還有一些其他的疑惑呢?以下列出幾個讀者們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健腹輪能使用多久因人而異,一個從未運動過的人跟一位運動員,能使用的時間就差很多,沒有辦法給予標準答案。籠統上來說做到快撐不住,動作開始歪七扭八了就該休息。
這部分無標準答案,端看受傷的部位跟原因,以及受傷多久、現在回復的狀況如何。如果操作過程出現任何不適,都建議先找物理治療師評估狀況。
不太需要,健腹輪是一個很常見的居家訓練器材,本身強度並不算高,不需要甚麼護具,頂多膝蓋墊個軟墊減少膝蓋的不適。
相信不少想嘗試健腹輪的健身愛好者,主要都是為了想在家中完成各種訓練。因此以下也提供了幾款可以在家裡使用的運動用品,有興趣的話不妨搭配參考喔!
本次向大家介紹了對訓練腹肌極有幫助的健腹輪,其有著體積小巧、方便收納的優點,非常適合家中空間有限、又沒有時間跑健身房的族群選購。再者,健腹輪的價格雖比其他健身器具要來得便宜好入手,但切忌為了追逐低價而選了不適合自身鍛鍊的商品。希望藉由專家給予的選購意見與各項指導方針,能幫助大家找到理想的選項,並以正確方式鍛鍊出夢寐以求的健美體態。
第1名: BALANCE 1|居家健腹輪組(健腹輪+跪墊)
第2名: Concern康生|銀炫極速風火輪 健腹巨輪|CON-YG010
第3名: ANTIAN|升級四輪自動回彈計數健腹輪
第4名: ANTIAN|自動回彈計數健腹輪
第5名: 麥克健身 |平板支撐健腹輪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