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醬油與醬油膏,牡蠣提煉熬製成的蠔油擁有鹹中帶甜的口感,其濃稠度跟醬油膏差不多,多半使用在中華料理、中式燉菜,為菜餚帶來一股海鮮般的鮮味。台灣本地雖然少見以牡蠣萃取的純蠔油,不過由於進口開放,家中大廚、老饕們還是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知名品牌如香港的李錦記、日本的寺田家、泰國主婦牌等來自不同國家的商品。
本篇文章除了會推薦十款各具特色的優質蠔油,同時也會告訴大家如何挑選蠔油商品,無論是第一次使用還是早已熟知其美味,都歡迎參考。此外,文章的後半段更會介紹蠔油的料理小技巧,想為生活飲食打造不同風味的朋友們可別錯過囉!
作為一個愛吃的人,食物是火星主廚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視角。認為人之所以覺得美食好吃,是因為食物牽涉了大腦中的深層記憶、來源、心理學,以及物理、化學的變化還有文化歷史的脈絡。 和所有料理人一樣,想利用自身的經驗、技巧還有知識來製作料理,每道菜餚都蘊含了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因為想製作的不只是食物,而是一個美好的體驗,能成為品嘗者生命中的養分。目前經營「火星主廚的回歸之旅」YouTube頻道,希望和大家一起,打開廚師的大腦,來一趟屬於味覺的奇幻之旅。
從小熱愛日本動漫,就讀日文系且於畢業後赴日留學,並曾任職於日本的遊戲媒體及遊戲公司。平時經常關注遊戲、科技、休閒、健康和理財等最新資訊,喜歡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閒暇之餘也愛好手作、下廚和愛貓玩耍。目前在 mybest 任職已超過5年,積極尋求各領域專家見解,以確保資訊正確性為最優先。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以天然牡蠣提煉的蠔油是一款擁有濃郁鮮味的中式調味料,其來源據說是在1888年,總部設立於香港的知名調味料廠商——李錦記,其創始人李錦裳先生因不小心將牡蠣湯燒製過頭,而意外地使蠔油誕生。儘管跟味噌、醬油悠長的歷史相較起來,蠔油是近代才出現的產品,不過獨特的風味卻使其成為廣受現代人歡迎的調味料之一。
蠔油經常用於粵菜,可謂中華料理不可或缺的食材,相對於日本家庭家家戶戶必備的味噌,蠔油亦是許多中國家庭廚房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因蠔油富含牡蠣濃縮的鮮味且口味的層次感鮮明,除了使用在炒菜、炒肉之外,亦能直接淋上湯麵或燙青菜等增添風味,其百搭萬用的特性能與各種食材與料理方式互相搭配,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好味道。
外觀看來都是深棕色的蠔油,味道卻會因為原料與製作方法而各有差異,接著,帶大家了解該如何選擇優質的蠔油,請繼續往下看吧!
蠔油會因製造商的配方與原料的不同而有迥異的風味,有些帶著偏鹹的口感;有些則強調牡蠣的鮮甜與清爽的餘韻。此外,蠔油的濃稠度也會影響消費者在烹飪時的便利性。只是在還沒開瓶之前,可能較難實際感受到其真實的風味,所以建議在選購前確認商品的成分標示。
根據台灣衛福部的食品衛生法,明定廠商應在產品上標示使用的原物料、食品添加劑、是否含有過敏原及有效日期,而且當內容物含量超過兩種以上時,應該依照含量多寡由高至低來排序。若各位喜歡牡蠣的天然鮮味,不妨留意成分標示中,牡蠣萃取物是否位在較前排;而喜愛偏甜口感的朋友,則可關注糖份的順位屬於前段的商品。
如同其他調味料,屬於食品類的蠔油也會標示保存期限。一般來說,在還沒開封前商品保存於陰涼常溫處即可,但一旦開封後就需要冷藏保鮮,且請盡快在效期內使用完畢。根據每個家庭的存放條件不同,以及產品本身、製造商的差異,通常蠔油開封後建議最好1~2個月內吃完,並不要存放超過半年以上為佳,各位可視保存的狀況來做判斷。
無論是哪一種食品,一打開包裝後,其風味就開始慢慢氧化流失,因此,在選購時最好選擇能短時間使用完的份量,對食品安全也較有保障。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李錦記 財神蠔油 | ![]() | 蠔味恰到好處,升級料理美味的省錢法寶 | |
2 | 寺岡家 醬油牡蠣風味日式高湯醬油 | ![]() | 完售 | 多重海味鮮度更有層次 |
3 | 盛田 牡蠣高湯萬用醬油 | ![]() | 完售 | 冷盤淋醬鮮美不膩口 |
4 | 康寶 雙蠔蠔油 | ![]() | 完售 | 台、港廚師認證的好口味 |
5 | Mama Sita’s 牡蠣調味醬 | ![]() | 完售 | 降低黏稠感,方便輕鬆拌炒 |
6 | Megachef萬能主廚 蠔油 | ![]() | 完售 | 用料實在,展現純粹鮮味 |
7 | 海天 上等蠔油 | ![]() | 完售 | 風味均衡,泛用性更高 |
8 | Maggi 蠔油 | ![]() | 完售 | 微酸越南家常風味 |
同樣擅長製作豆類醬油的日本,也有不少廠商開發出當地特有的蠔油配方。例如這款寺岡家牡蠣醬油選用名產地廣島提供的優選牡蠣熬汁,再佐以日式醬油常用的柴魚萃取、以及北海道產的日高昆布,將所有和風海味合而為一,味道清甜且略帶些許酒香,用於醃製肉類時還能幫助去腥。
由於無添加黏著劑、色素,無須稀釋就能當作淋醬,且燉煮後的食材色澤不易暗沉,而是明亮的金黃麥芽色,對於喜歡品嚐道地日式風味的家庭再適合不過。
除了使用廣島嚴選的牡蠣,這款商品也添加了日本魚醬增加風味層次;所謂的魚醬製法類似東南亞的魚露,由魚肉與鹽醃漬後經過發酵製成,具有濃厚的鮮味,使牡蠣醬汁擁有截然不同的基調。品嚐時能感受到如中式蠔油般的強烈風味,卻又能維持清爽的和風口感。
其適合搭配生雞蛋拌飯、涼拌豆腐等口味清淡的食材,亦可用於炒菜或是燉煮料理;不僅日式、中式皆通用,還能替代魚露做出改良版越式或泰式醬汁,居家備有一瓶,想必更能端出豐富多樣的三餐菜色。
康寶主打使用「雙蠔」原料,除了有遵循古法製作的濃郁蠔汁,還使用了以牡蠣乾、鹽水做成的精華液,調製出不同於市售蠔油的味覺演出。其能運用於多元的料理手法,舉凡扒芡、燴、炒皆能為食材帶來豐富且多層次的變化,鮮味表現更是獲得香港、台灣大廚的青睞。
最棒的是本款為針對商業用途開發,單位價格比市售瓶裝更為划算;而且廠商也提供多罐裝的組合優惠價,對經常製作多人份的大鍋菜商家或是中式餐廳而言,無疑是壓低開銷的好選擇。
蠔油在菲律賓也是常見的調味醬之一,而 Mama Sita’s 身為當地規模最大的醬料品牌,自然也有推出屬於當地的獨特口味。配方是以水與糖為基底,調入牡蠣萃取物,醬汁口味偏甜且黏性也較中式蠔油低,烹調時僅需食材本身的水分就能拌開,常用於炒菜、炒肉絲。
不過其上色效果不如它款來得明顯,優點是能維持蔬菜新鮮色澤,但用於製作肉類料理的視覺效果則略顯平淡,重視色香味俱全者不妨搭配醬油作為輔佐。
Megachef 主張製作醬料的過程不添加味精、色素,也不使用含有麩質的黏稠劑,改以玉米澱粉增加醬料的濃稠度;另選用非基改黃豆製作的優質醬油做為醬底,再搭配占比達45%的牡蠣萃取液,讓消費者能夠品嚐到最純粹的鮮味,單純沾醬無論搭配肉類或海鮮皆別有一番風味。
然而,相較於台灣料理,泰國飲食的口味較為濃厚,醬料的糖、鹽含量與熱量都略高於中式品牌的平均值,若居家飲食偏向清淡則建議減量添加。
海天為中國最大的蠔油製造商,旗下推出的商品又以這款最為熱銷。其醬油香、甜味以及牡蠣的鮮味比例均衡,沒有直衝鼻腔的腥味,鹹甜度皆屬中庸,應用於各種菜色都不會突兀。
由於品牌也有跨足餐飲業,用於還原口味能達到不錯的水平。若是家中有來自對岸的成員、或對當地料理念念不忘,它將是解愁的好選擇。然而在台超市的上架率仍屬一般,欲品嚐者或許得多跑幾家或透過網購較能快速取得。
本款的水、糖、鹽比例較高,而且改用醬油香料取代醬汁,藉此壓低成本並平衡口感的鹹甜味;另添加些許檸檬酸成分增添微酸尾韻,與其說是蠔油,更像是牡蠣風味的調味醬。用於沾醬時除了能釋放出獨特的鮮味,還有類似米醋的酸氣,調味之餘還能解膩。
其熱量相較於他牌要來得低,讓瘦身者也能安心作為沾醬食用。再者,包裝容量對小家庭恰到好處,不過若是家人普遍吃慣台式口味,或許得衡量一下接受度。
蠔油的使用方法非常多元,基本上與大家習慣的香菇素蠔油差距不大,可用來炒菜、燉湯、拌麵等。不過對於某些廚房新手來說,或許對其運用方式仍不熟悉。為此,以下將依照幾款經典的料理手法與食材組合,為大家介紹幾道美味的蠔油料理。
蠔油跟蔬菜、肉類、蘑菇、和豆腐這些食材相當對味,在鍋炒料理時加入少量的蠔油來代替醬油,再以一點鹽巴稍稍調味,便能烹調出豐富又美味的菜餚,通常還可加入大蒜增添香氣,下飯的快炒料理便輕鬆上桌。
除了常見的蠔油炒菇類、蠔油牛肉等,以蠔油清炒的高麗菜、胡蘿蔔、辣椒、豆芽及洋蔥,甚至茄子、南瓜、花椰菜等,吃起來都會更加鮮美。順帶一提,有些人習慣先炒過菜再加蠔油提味,這邊提供另一種做法則是先以大蒜加適量的糖、鹽與蠔油同時爆香,之後再倒入用微波爐熱過的青菜或水煮蔬菜,翻炒一下就可以起鍋,相對來說既省時又更添香氣。
除了快炒以外,以蠔油為煎肉或煎豆腐等菜色調味也是很簡單的作法。像是蠔油香煎雞蛋豆腐便是很受歡迎的一道,除了雞蛋豆腐外大家也可試試換成油豆腐、板豆腐等,享受不同食材帶來的不同口感。
而蠔油雞翅亦是很好上手又美味的知名菜餚。首先,將雞翅以胡椒和鹽巴醃漬過,放入平底鍋煎到表面金黃,再加入蠔油燒製成醬燒雞翅即可完成。此外,將肉末、蒜末和切成小塊的蔬菜用麻油炒過,倒入適量蠔油來調味,起鍋淋上煎好的豆腐更是相當下飯的配菜。
「隱味」這個詞來自日本漢字,雖然並非該料理的主要味道,不過對於提升風味與口味上的層次感而言,可說是相當重要的元素,而蠔油正能為料理畫龍點睛,增添那一絲絲鮮味。
較為經典的作法是將一點點的蠔油加入在燉煮的鍋物料理中,例如關東煮、咖哩、肉醬等,它將能在不搶味的情況下襯托出難以言喻的迷人風味。另一方面,誠如前面提到,蠔油跟肉類非常對味,下回在製作餃子餡、小籠包、炸雞、漢堡肉等料理時不妨也試試看!
跟醬油或醬油膏一樣,也可直接將蠔油淋在燙青菜上食用,尤其是萵苣、青江菜或蘆筍等,再怎麼清淡樸實的蔬菜,加點蠔油便能搖身一變為道道館子上的佳餚。此外,還可替換美乃滋或番茄醬等淋上荷包蛋;亦或取代醬油膏做成豬油拌飯等,絕對也是令人難忘的人間美味!
看完以上針對蠔油的各種說明後,各位想必都有更深入的認識了。然而,使用上或許還有些問題困擾著讀者,因此以下彙整出由專家解答的常見問答,歡迎選購前一同參考。
A:醬油是用大豆、小麥發酵而成,適合用來為食物增添味道、上色或帶出食材鮮甜味;醬油膏則是醬油的濃稠版,和蠔油的外觀非常相似,但採用黃豆作主要原料,加入澱粉和砂糖製成,味道偏甜,且比起醬油少一點鹹度及香氣,適合用作蘸醬和勾芡。
而蠔油是由鮮蠔熬製,帶有濃厚的鮮味,適合用來為食物提鮮、醃味、勾芡、燜煮,甚至是調配醬底、炒飯,因此也能用蠔油替代味精或鹽,功用十分廣泛。
A:蠔油在料理中的主要功用是提供鹹味和鮮味,因此像是紅燒蹄膀、粉蒸排骨、打拋豬肉、栗子燒雞、蔥爆牛肉等肉類料理,以及海鮮豆腐煲、生炒花枝、蔥烤鯽魚、鮮蚵豆腐、螺肉蒜等海鮮料理都會使用蠔油來提鮮增香。
A:蠔油除了被大量運用在廣式和閩式料理之外,在日式的中華料理中也常被使用,另外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料理也能經常見到蠔油的身影。
看完了以上的介紹,各位也對蠔油感到心動了嗎?不同的蠔油各有獨特的滋味,只要好好運用,在家也能端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希望本篇文章的介紹不僅能幫助大家更加了解蠔油,亦能協助各位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享受蠔油料理的好味道!
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