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目標成為一名頂尖的打者,挑選好的球棒固然重要,但可別忽略打擊手套的重要性。打擊手套可加強抓握、止滑力,並緩和擊球時的衝擊力道,達到保護作用並可預防水泡的產生,對於精進打擊技術絕對有顯著幫助。而各大知名廠商 MIZUNO美津濃、ZETT、UNDER ARMOUR、asics亞瑟士等皆有推出相關產品,但在價格、材質、樣式上差異甚大,究竟該如何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款式呢?
本篇文章將為各位指點迷津,針對棒球打擊手套整理了選購重點,並精選出十款人氣優質商品加以介紹其特色,同時以排行榜的方式推薦。無論是初學者或是經驗豐富的老手,都不妨一同找出一款適合的打擊手套提升能力,享受擊球的樂趣吧!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以下列出了四大項重點,帶各位一步步篩選出合適自己的產品。
首先,手套的材質是影響手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分成天然皮革及人工合成皮革兩大類,以下將說明其各自的特徵及優缺點。
天然皮革製品是大多數職棒選手們的愛用款式,穿戴後有著完美的貼合感,彷彿與雙手合而為一般,故能提升揮棒時的掌握度,想靠打擊一決勝負的話,選它一定錯不了。不過需留意天然材質無法洗滌,經年累月下的汗水將使其漸漸發臭;加上價格也較人工皮革貴了些,有預算考量的話便得多加斟酌。
人工合成皮革的特徵與天然素材恰恰相反,雖然貼合度較不佳,但優異的耐久性經得起每日的大量練習;且價格合理好入手,即使經常汰換也較不傷荷包。而且此材質可反覆洗滌清潔,不怕練球時與髒臭相伴,適合剛入門的初學者,以及正在棒球路上努力的校隊同學們。
手套尺寸是否合適也是另一重點,一般以實際戴上後,與手部完整服貼並略緊的尺寸為佳。只不過,各品牌產品的尺寸及量測法皆不一致,像日規尺寸大多是以手掌圓周為準,圍繞生命線及感情線的兩端一周後得出長度;而有些歐美規則是量測中指至手掌底部的總長。購買時務必詳閱尺寸資訊,可以的話至實體店鋪親自試戴會較為保險。
顏色顯眼、設計華麗的手套樣式,總會帶給人強打者的印象。雖說如此,因應不同使用場合,在顏色及圖樣的選擇上還是有需留意的地方。
對於正處於摸索階段的初學者、小學生,又或是偶爾才會參加棒球社團活動的社會人士而言,因沒有比賽的相關限制,可自由挑選本身喜愛的圖樣;帥氣的設計不僅有提升幹勁的效果,更可延續學習的熱情。若是擔心家中小朋友學習路上會三分鐘熱度,比起重視機能或耐久性,不妨先從外觀下手;或選用崇拜的職棒選手的愛用款,相信更能燃起他們的棒球魂。
若已是校隊的重要成員,在需要經常參賽的情況下,手套則必須選用合乎比賽規範的顏色及圖樣。雖然各地的相關細則可能有些許不同,但一般挑選黑白色系會相對安全,若有疑慮務必事前仔細確認。此外若有意贈送打擊手套作為禮品,繽紛色系雖較吸引目光,但也需考量對方狀況,有時選擇實用性高的款式會較為恰當。
除了基本的材質及外觀選擇外,越來越多產品也發展出了能提升表現力的附加機能,提供更優異的打擊體驗。
若想減少擊球時的擠壓衝擊力道,並提升對速球的對應力,可選擇手腕及手背上附有魔鬼氈設計的護帶款式。其中較粗的種類會更具保護力,同時能更完整包覆手腕、提高打擊穩定度,讓揮棒過程更加流暢,為打擊技術的精進提供強力援助。
掌心部位使用特別加工壓紋設計,或是減低僵硬度以提升服貼感的立體車縫款式,皆有著優異的抓握力及舒適感,適合希望獲得接近徒手打擊感的使用者。相反地若較重視耐久性,則可挑選以厚質料的碳纖維、合成樹脂混合製成的皮革款式。各款式沒有所謂誰優誰劣,只要找到適合自己並可帶來良好打擊體驗的產品即可。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Franklin CFX Pro |Chrome | ![]() | 完售 | MLB 出鏡次數最高的實戰款式 |
2 | MIZUNO美津濃 MZ COMP | ![]() | 鑽石抗滑紋路,令抓握更快獲得訣竅 | |
3 | Nike HUARACHE PRO打擊手套 | ![]() | ALPHA HUARAHE 開口,手腕更舒適的關鍵 | |
4 | Under Armour Yard棒球打擊手套 | ![]() | Pittards 皮革所創造的頂級手感 | |
5 | Rawlings Hyper Grip雙手打擊用套|EBG21S04 | ![]() | 完售 | 能夠進行日常清潔的耐洗材質 |
6 | ASICS亞瑟士 棒壘打擊手套 |3121A248 | ![]() | 完售 | 特殊剪裁幫助握把更緊密,為打擊傳遞力量 |
7 | EASTON GAMETIME打擊手套| A121-028 | ![]() | 雙片式結構,有效強化服貼度 | |
8 | ZETT 打擊手套 |BBGT-155 | ![]() | 單只販售,更貼切使用習慣的選擇 | |
9 | good.hand 棒壘球打擊手套|33012 | ![]() | 完售 | 採用超纖皮革進行雙層補強 |
10 | 迪卡儂 KIPSTA棒球打擊手套 |BA 550 | ![]() | 完售 | 極有競爭力的價格,適合入門愛好者 |
在美職賽場上 Franklin 的產品使用率相當高,旗下的打擊手套也是目前大聯盟中最為常見的選擇之一。而本次推薦的 CFX Pro 系列為其長銷經典款,對於已投入棒球運動一陣子的進階打者而言,會是相當值得投資的中高階手套。
其以最高等級的 Pittards 小羊皮製作,最大優點在於柔軟並貼合手型,以及近乎無縫般的順滑感。至於手背部份則採用柔韌的萊卡布料,指套還運用浮動技術幫助提升靈活性;加上正反兩面的透氣孔可有效避免手汗影響發揮,下次上場實戰時不妨借助 CFX Pro 的能耐,發揮出個人的最佳實力吧。
Rawlings 來自美國的品牌,專門製造棒球相關用具及配件,並擁有超過一百多年的豐富經驗。本款打擊手套手背部份選用具備一定厚度的彈力針織布料,明顯提升的延展性,可讓動作的過程中更容易貼合手部,確保不因鬆滑而擊出不符預期的球路。
而其掌心處為合成皮材質,除了耐用性及抓握輔助的能力上表現不俗外,若是手套髒臭也能透過洗滌方式清潔,對愛惜物品或容易因汗漬過敏的使用者來說,想必是個頗為實用的突出特色。
從2013年開始生製自家品牌的棒球用具,更找來知名球星達比修有代言,令 ASICS 的打擊手套開始在日本掀起熱潮。本款便為從日本直接進口的產品,除了掌心採取耐用的合成皮革外,掌部彎曲位置則充滿極大彈性,令旋轉等動作更加一氣呵成。
指部的特殊剪裁設計不但能在握把時抓緊球棒,最棒的是還可提升擊球時的舒適度,讓每次打擊都有絕佳的暢快感。除此之外,手背處的防水透氣材質能令熱氣消散得更快,若喜愛日系棒球用品的細膩便可嘗試看看。
以更符合打擊角度的人體工學打造的這款全指棒球手套,在握力及揮動的穩定性上都獲得了全面提升。不僅指掌間加入矽膠顆粒達到防滑穩定效果,若是運動過程中手掌容易過度磨擦的棒球愛好者,還可受惠於其超纖人造皮革的雙層補強,保有一定固定力的同時,也不至於感到過度拉扯。
此外,它選用 PU 及彈性萊卡材質構成手背部分,除了較透氣而能降低手汗外,亦更不容易產生鬆脫。雖然本款手套並未列出詳細尺寸規格,但提供了大約的適用體型,如考慮購買可仔細參考說明。
放假時約三五同好一起打球,可說是最棒的放鬆休閒時光之一。對於這樣的業餘棒球愛好者而言,打擊手套只要具有一定穩定性即可,這時不妨考慮這雙價格低廉的款式。其來自於知名運動品牌迪卡儂,選用細緻的棉羊皮作為掌心材質,止滑水準不言而喻;而手腕處的魔鬼氈是以三角設計固定,可減少手部往內凹折時的卡頓感。
本品對處於練習階段的棒球初心者十分友善,不過因為僅提供官方平台販售,除了較無比價空間,也許亦比較容易遇到缺貨的情形。
閱讀完上述的選購要點和推薦商品後,文章最後還整理了一些購買或使用打擊手套時的常見問題,各位可以一同列入挑選時的參考喔。
雖然徒手使用球棒也可以,不過打擊手套能夠提供止滑效果,並能減少過度摩擦肌膚的可能性,對於練習或比賽頻率高的人來說相當實用。
這得根據手套的材質決定,合成皮革的話可以直接水洗,而真皮的話不只不能碰水,也須避免曬太陽以免表面龜裂,一般建議若產生臭味時就可直接換新。
考量到會有撲壘的狀況,因此職業人士打擊後一旦成功上壘,就多會將打擊手套脫掉,以免脆弱的皮革材質因摩擦而受損;此外也有人會換上專門的跑壘用手套。
台灣棒球風氣興盛並有國球的美稱,近年來更有許多親子棒球營的成立,鼓勵孩童接觸運動,提供專業且安全的指導;享受棒球樂趣的同時,更讓傳統得以延續。不妨參考以下文章為孩子添購其他完整配備,一同參與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喔。
看完以上介紹文章,各位心中是否已經有屬意的款式了呢?打擊手套材質上的小小差異,就能造成截然不同的手感,千萬別輕忽其重要性。無論各位正處於何種階段,只要是在紅土奮戰的漫漫長路上,挑選能夠一同並肩作戰的強力「夥伴」,也是球場致勝的關鍵之一喔!
第1名: Franklin |CFX Pro |Chrome
第2名: MIZUNO美津濃 |MZ COMP
第3名: Nike|HUARACHE PRO打擊手套
第4名: Under Armour |Yard棒球打擊手套
第5名: Rawlings |Hyper Grip雙手打擊用套|EBG21S04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