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希望透過皮膚亮白來遮掩臉上的瑕疵,而「美白面膜」主要為透過添加熊果素、維生素C磷酸鹽類、傳明酸等常見美白成分,讓臉部肌膚恢復光澤,有的還會額外添加複方幫助淡化細紋以及黑斑、雀斑等暗沉,為近來相當受歡迎的美白產品之一。然而各家廠牌產品的成分、含量各不相同,使用時間的長短也大異其趣,對於初次選購的新手想必會遇到不少瓶頸。
為此,本文就要教大家如何循序漸進找到適合自身肌膚的優質選擇,並且透過排行榜的形式,推薦十款來自 OLAY歐蕾、DR.WU、SHISEIDO資生堂、Neutuogena露得清等知名專櫃及開架品牌的熱銷商品。如果正有意打算購買卻又欠缺一些建議和靈感,不妨花點時間閱讀以下內容,相信很快就能鎖定目標。
曾以交換學生身分赴日本學習、體驗當地生活,也因對英文深感興趣而赴美就讀語言學校。其後踏入了嚮往的飯店業界,一路耕耘至國際連鎖五星級飯店的經理職,因此對生活品味、居家雜貨、個人金融規劃等皆有研究。目前是專職翻譯及文章寫手,在工作之餘,擔任世界展望會志工並參與兒童援助計劃,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對社會有所貢獻。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市面上主打美白效果的保養品,大部分是藉由阻斷黑色素生成,或幫助加強代謝黑色素的方式達到提亮膚色的效果;通常在持之以恆使用的情況下,普遍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而面膜則是透過濕敷一段時間,讓美白成分浸透肌膚,對於想在基礎保養外加強成效的人十分推薦。
不過市售相關產品選擇眾多,如發現使用後看不出膚況有所改善,很可能是成分不符自身肌膚狀態所需。目前台灣經過衛福部核可的美白成分共有13種,且都有標明其主要功效;加上許多款式還會導入保濕、抗老等相關元素,誠摯建議在選購前先行了解自身的膚質與膚況,再進一步做篩選。
由於美白面膜大多會添加多元複方,以同時達到美白之外的眾多需求。因此接下來將根據幾種常見的肌膚狀態,為大家說明選購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環節。
選購保養品首重於解自己的膚質與膚況方能對症下藥,除了檢視產品含有哪幾種美白成分之外,乾燥肌、油性肌、混合肌和敏弱肌所適合的元素各不相同,大家可參考下列說明,藉此縮小範圍。
容易脫皮的乾性肌膚,在美白的同時應留意加強保濕。建議選擇質地較滋潤、濃稠且含有多重保濕成分的款式,以幫助肌膚補水與鎖水。當皮膚乾燥問題緩和後,吸收力自然也會提升,讓美白元素更容易滲入肌膚。在此提醒,使用時務必遵照商品指示,以免敷太久導致被面膜紙吸乾臉部原有的水分,造成越敷越乾的情形。
<常見的保濕成分>
許多油性肌膚的朋友想敷美白面膜,卻又擔心其濃厚的質地會讓肌膚面泛油光。因此建議選擇泥膜等具有清潔功能的面膜,由於其中擁有礦物質成分,能夠吸附髒污、過多的油脂,臉部潔淨後自然也會變得透亮。另外,若有易長青春痘的困擾,可留意維他命C磷酸鈉鹽這個成分,其同時有著美白及減緩痘痘生成的效果。
<其他常見的控油清潔成分>
由於不少美白面膜含有果酸、熊果素等去角質、煥膚成分,對敏感性肌膚而言相對太刺激。建議選購時鎖定有通過肌膚敏感測試的產品,並於使用前先取少量面膜的精華液,塗在手腕內側等待5分鐘,如無發生紅腫、刺癢等不適再敷到臉上。另外,部分廠商為了增加使用好感度或延長面膜的保存期限,會添加酒精、防腐劑、香料及色素等容易致敏的化學成分,最好盡量避開。
<常見刺激性成分>
除了塗抹型面膜之外,大部分的片裝面膜不像其他保養品能夠分區使用,故混合肌在挑選時建議視自身膚質偏向於何種性質,再注意該產品是否含有上述各膚質所提到的對應成分。
如果無法從成分表中做出明確判斷,亦可從面膜的特性著手。例如,偏油性肌可選擇能幫助調節油水平衡的清爽型面膜;偏乾燥肌則建議鎖定能加強保濕、鎖水的保濕型面膜,或是直接選擇適用於各種膚質的款式來試試水溫也是不錯的方式。
市售美白面膜常見有「片裝」和「罐裝、軟管裝」。以下將個別講述優缺點,讀者們可根據使用場合選擇方便的類型。
這類型為市面上的主流,其大多採單片式的獨立包裝,因而具備方便攜帶、隨拆即用的優勢,對於經常外出旅行、出差的族群非常推薦。然而由於各家所使用的面膜材質、大小及剪裁各有不同,相對也會影響肌膚的服貼感與滲透效果,若追求比較卓越的保養成效,不妨優先選擇以生物或植物纖維材質製成面膜紙的產品。
相較於片裝,採罐裝、軟管裝的面膜產品雖然在使用上較費工夫,但勝在能夠自行斟酌塗抹量而不會造成浪費,同時也能照顧到面膜紙容易忽略的細節部位,或是可根據膚況局部塗抹,非常適合願意多花費點時間確實做好肌膚保養的族群。在此提醒,這類產品大多為乳霜、泥狀質地,如不希望沾黏雙手,建議事先準備好臉刷和專屬容器以利使用。
誠如前面所言,各家所使用的美白成分、含量皆有所差異,有的美白成分因濃度較高,若在臉上停留太長的時間,有可能會引發肌膚不適,故在使用前務必詳閱包裝上的說明,並依廠商建議的膚臉時間為基準,切勿因為覺得面膜還很濕潤便自行延長時間。另外,有些美白成分如果酸、水楊酸容易感光,因此在做完美白保養後應盡量避免日曬,非得出門時務必塗上防曬,以免造成反黑。
市售美白面膜各有千秋,除了根據上述要點進行篩選之外,若希望能更進一步了解產品優劣,亦可多方瀏覽網友的心得。像是@cosme、PTT、Dcard 等美妝平台或論壇,都集結了不少消費者的真實評價,包含質地特性、味道、保養成效等,能從中獲得不少官網或包裝上沒有的資訊。不過由於每個人的感官敏銳度不同,若本身對於氣味較為敏感,或許就不太適合將味道的評價列入參考。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SENKA專科 完美深層美白面膜 | ![]() | 無添加配方,友善對待敏弱肌 | |
2 | TTM提提研 超級纖維超綻光亮白面膜 | ![]() | 價格親切的國民品牌 | |
3 | 我的美麗日記 修護能亮雙激粹EX+黑珍珠面膜 | ![]() | 高CP值,美白、修護一次到位 | |
4 | DR.WU 潤透光美白微導面膜 | ![]() | 完售 | 不反黑,日夜皆可安心敷 |
5 | OLAY歐蕾 高效透白光塑彈力面膜 | ![]() | 飽滿 B3精華,鑽石壓紋加速吸收 | |
6 | KOSE高絲 雪肌精淨白黑面膜 | ![]() | 清除粉刺與老廢角質,還原淨白膚色 | |
7 | Kracie葵緹亞 肌美精深層美白浸透面膜 | ![]() | 日系面膜的人氣王 | |
8 | SHISEIDO資生堂 美透白淨電力面膜 | ![]() | 創新離子美白科技,功效卓越 | |
9 | Neutuogena露得清 超能亮修護安瓶面膜 | ![]() | 用敷的安瓶,提亮有感 | |
10 | Kiehl’s契爾氏 Kiehl’s契爾氏|亞馬遜白泥淨緻毛孔面膜 | ![]() | 深層清潔,告別油光滿面 |
不少人為追求速效美白而選擇上醫美,但相對得付出較高的成本;若想在功效與價格上取得完美平衡,可考慮看看 DR.WU 這款面膜。它最具話題性的便是不論日夜使用都不易反黑,且成分溫和適用於敏弱肌在內的各種膚質。其以創新微導棉作面膜材質,剪裁細緻且包覆範圍更為全面。
配方則是以品牌引以為傲的美白精華液為基底,成分中含有維他命C醣苷、維他命B3、B5、B6;以及日本專利小分子玻尿酸和穀胱甘肽,再搭配上大分子玻尿酸加強鎖水、促進肌膚更新,敷一片等同於注入1.5瓶,想趁疫情期間在家養成亮白肌者可不容錯過。
既然決定購買面膜來幫助肌膚美白,當然希望使用上無後顧之憂。以下整理出網友最常提問的問題並提供相關解答,希望能幫助大家奠定選購信心。
A:由於美白面膜大多含有高濃度的酸類美白成分,有的甚至含有酒精,會對肌膚產生一定程度的刺激性,通常不建議天天使用,而是做為基礎之外的加強保養。另外,著重於去除老廢角質的款式則以一週一次為佳,以免肌膚變薄而無法防禦外來刺激導致容易敏感。
A:如果日常使用的基礎保養品已具有美白功效,搭配其他美白產品並非不可行;但建議盡可能錯開使用時機,以免肌膚在短時間內承受高濃度的美白成分而產生不適。
A:人體肌膚表層的黑色素細胞,能夠對抗紫外線避免皮膚細胞受傷害。當皮膚照射到紫外線時,會產生大量自由基活化黑色素細胞,使其產生黑色沉澱物來阻止紫外線到達底層,而使肌膚變得暗沉。若皮膚新陳代謝不佳或是照射過量紫外線,最終會導致黑色素過量而沉澱形成黑斑。
肌膚保養的精神在於持之以恆,想要擁有令人欣羨的美白肌亦是如此。若能連同平日所使用的洗面乳、化妝水、乳液等清潔保養品都能融入美白元素,想必成效會更加令人期待。以下幾篇主題文章就要教大家如何挑選,並推薦十大好物提供做為參考,歡迎多花點時間延伸閱讀。
看完以上介紹,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呢?美白面膜琳瑯滿目且成效未盡相同,在缺乏概念的情況下很容易衝動消費而買到不適合的產品,成效不彰之餘還可能引發肌膚敏感,因此不得不慎。選購之路如遇到阻滯,請不忘再次回頭檢視各項要點並參考排行榜的嚴選好物,做個聰明的保養達人。另外,切記保養是長期累積,若希望能夠揮別暗沉與色素斑的困擾,務必不要怠惰美白與加強防曬。
第1名: SENKA專科|完美深層美白面膜
第2名: TTM提提研|超級纖維超綻光亮白面膜
第3名: 我的美麗日記|修護能亮雙激粹EX+黑珍珠面膜
第4名: DR.WU|潤透光美白微導面膜
第5名: OLAY歐蕾|高效透白光塑彈力面膜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