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品嘗葡萄酒、威士忌時需要選擇專用杯具一般,飲用日本燒酒時也得搭配專用杯,才能徹底彰顯酒液原有的風味。除了不鏽鋼、銅、玻璃等材質,有些燒酌杯是以保溫性極佳的陶器製成,有些則是附有手把,讓人在兌熱水飲用時也不燙手,但該如何從眾多商品中選出最適合的一款杯子,也可說是一門學問。
因此,本次將介紹各種燒酌杯材質適合的喝法,並以排名形式推薦多款人氣商品。其中不論是適合作為結婚禮的成套款式,抑或是以傳統工藝手工精心打造的產品應有盡有,相信無論是喜歡現代簡約風,抑或是追求經典造型的讀者都可從中選出心儀杯款。
流浪嗜酒師從事餐飲工作十多年,並於2008年進入葡萄酒產業。目前主要從事葡萄酒市場的專業顧問、葡萄酒專業講師並任教於台北海洋科技大學,亦是網路知名的葡萄酒專欄作家。擁有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學院認證、法國勃根地榮譽認證三級、美國加州餐酒協會一級認證葡萄酒大使等,曾擔任多家葡萄酒公司顧問,也是大潤發葡萄酒選酒達人。 多次以自助旅行的形式到法國與西班牙展開葡萄酒之路的旅程,親身遊歷每一個知名葡萄酒產區。並曾在西班牙 Ximenez Spinola、Clos Mogador,法國 Domaine BOHN 等酒莊實習工作,親身體驗從採收到釀酒的過程。至今已舉辦過上千場品酒會與開瓶過數千瓶陳年老酒;極推動倡理性飲酒、理性買酒,將飲酒文化帶入生活;透過葡萄酒來品味人生、享受生活。跟著流浪嗜酒師的腳步你會發現,其實葡萄酒真的很簡單。
自學日文並在2016年至日本打工度假,現在住在《灌籃高手》的平交道名場景附近。幾年間共換了五種簽證,除了體驗到在國外生活的艱辛,同時也有滿滿的收獲。 在日本領養了兩隻貓,興趣是動漫、電影及佈置居家環境,因此也擅長挑選相關商品。希望能發揮自身經驗及知識,提供對讀者們有幫助的資訊。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每種酒類都有其適用的杯子,而杯子的造型設計也會影響酒水風味,因此得選擇相符產品才能嚐到燒酌最真實的美味。為了讓各位都能在家盡情品嚐美酒,以下將介紹選購燒酌杯時需留意的事項。
喝燒酌的樂趣之一,就是其味道會隨不同飲用方式而有所變化;直接飲用味道最濃郁,加熱水則可使其口感溫和,而兌冰塊後能讓味道更加冷冽爽口。若是直接飲用或是兌水,便可選擇透明杯款來欣賞酒液色澤。雖說適用杯款並沒有正確解答,但依照不同喝法搭配杯子,除了能最大限度發揮酒的美味外,也可以增添氣氛。
對於喜歡兌熱水飲用的讀者,建議使用質感溫厚的陶燒杯。因為一般的玻璃杯偏薄且導熱良好,倒入熱水後會因太燙而難以拿起,必須等到酒水冷卻才能飲用,也可能導致風味減半。反之陶燒杯則能在不燙手的情況下品嚐溫熱酒水之外,還兼具保溫效果,且手感極佳的陶器拿起來也別有一番風情。
另外,兌熱水的喝法在日本被稱作「湯割」,傳統的鹿兒島喝法是先將水與酒混和在陶器/瓷器的酒壺中,等要喝時再次加熱。不過若臨時想喝酒的話,也可以先倒入50度左右的熱水再倒入燒酌,由對流的方式激起酒香。
若在酒中加入冰塊,很容易因溫差在杯外產生水珠,進而讓桌面形成一攤水漬。有鑑於此,便可選用雙層酒杯來解決此煩惱。雙層酒杯顧名思義是由兩層玻璃組成,所以就算內層產生水珠也不會影響表面,可以在欣賞杯內美麗的冰塊與酒液同時,又不必擔心弄濕周遭。
另外,也因為此類型是由玻璃製成,能夠享受冰塊和杯壁碰撞的悅耳聲響,想必在夏天飲用時能更感怡人涼爽。順帶一提在兌冰塊時,可以先將冰塊放入杯中,再沿著冰塊澆上酒水,據說這樣的喝法能讓酒喝起來更辛辣爽口喔。
如果經常會依心情改變喝法,建議選用不鏽鋼燒酌杯。由於其具有良好隔熱效果,因此無論以哪種飲用方式,都能保持酒水的最佳溫度,最棒的是即使是加冰飲用也不易產生水珠。或許某些讀者可能會認為不鏽鋼的款式很乏味,但最近也有專為燒酌設計、外觀精緻迷人的杯款,且耐用不易破損,相當推薦各位嘗試。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LED水晶燒酒杯 | ![]() | 完售 | 夜晚派對的助興娛樂 |
2 | Snowline 燒酒杯|SN35UCW004 | ![]() | 完售 | 附收納袋攜帶方便 |
3 | 石塚硝子 冰凍燒琉璃杯 | ![]() | 完售 | 三種尺寸不同風格 |
4 | PUSH! 單層不銹鋼酒杯 | ![]() | 完售 | 大容量杯身加冰塊沒問題 |
5 | 田島硝子 富士山杯 | ![]() | 飲酒作樂的同時邊眺望美景 | |
6 | Natural69 酒杯 | ![]() | 完售 | 清洗方便多用途 |
7 | 長谷園 伊賀燒日式陶土杯 | ![]() | 保溫性佳,方便拿取不燙手 | |
8 | TOYO-SASAKI東洋佐佐木 富士山酒杯 | ![]() | 正反皆為裝飾藝術 | |
9 | 有種創意 手描燙金燒酒陶杯組 | ![]() | 高級工藝,送禮自用兩相宜 | |
10 | 津輕びいどろ 漩渦玻璃燒酌杯 | ![]() | 如夢似幻的飄飄然感受 |
除了小酌怡情之外,另一種飲酒方式則是多人一起狂歡作樂,而這一系列杯款,想必能夠滿足炒熱氣氛的需求。其乍看之下與一般的透明杯子沒什麼差別,但只要注入液體杯底就會自動發光、變換6種顏色,不論是多人派對或是獨自暢飲,都能達到助興的效果。而且如此新穎的設計,價格卻相當平易近人。
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泡在水裡的時間過長,防水塗層有可能會失去功效,讓內部的 LED燈損壞。因此建議事後沖洗乾淨盡快曬乾,可別放置在水槽太久囉。
因新冠肺炎的影響,人們避免前往室內場所,於週末遠離塵囂往大自然跑的人大為增加,不論是單人或團體露營皆颳起了不小的旋風。為此推薦這一款韓國的人氣酒杯組合,包括了啤酒杯與燒酒杯各四入,不但可重疊堆放,還附上束口收納袋,方便帶至山上海邊暢飲,當然裝無酒精飲料也不成問題。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整套組合的價位十分吸引人,但目前在台灣的販售通路還不算普遍,中意的人可能需要多花心力尋求代購。
本款式最大的特色在於採用琉璃,製成不規則的杯身及杯口,不僅能增加與手掌的摩擦力以避免滑動,透過厚實的杯身觀察酒色,感受冰塊和琉璃間碰撞的聲響也別有趣味。再者,其共有三種造型,若是收集一系列則可依心情或飲品替換;並有把手壺、碟子等能搭配使用,不妨向廠商洽詢訂購。只是這款單入酒杯的價位偏高,在考慮購入一系列款式的人需要提高預算了。
不少人挑選燒酌杯時,會被陶器或玻璃的亮麗多彩的外型所吸引,而不鏽鋼杯雖樸素,但實用的功能性依然值得將其放入選購名單之中。本款式除了具有優秀的隔熱作用之外,外觀更經由拋光拉絲技術處理,簡約又不失格調。
另外,此款為上窄下圓身的杯型能將酒香鎖在杯內,且大容量設計即使加入冰塊、兌水皆沒問題,用來品嚐啤酒、烈酒或無酒精的飲品也十分恰當。但若擔心圓杯身會較容易滑手,只好再尋找平底的款式了。
來自 Natural69的 CocoMarine系列,其嚴選世界聞名的波佐見燒陶瓷,不但可以放入洗碗機清潔,還能夠利用微波爐加熱,想喝熱呼呼的美酒時不需準備其他容器,可說是相當省時又便利。而此系列除了酒杯可代替小菜皿之外,還有圓盤、方盤、拉麵碗等,並在表面刻畫出熱帶魚群、珊瑚、豆腐鯊等藍色的海洋世界,可讓使用者統一餐具風格,營造日式居家氣氛。
純飲燒酌最能品嘗到其獨特的甘甜,但由於酒精度較高,一般人比較無法接受此種喝法。因此以下提供四種方式,供喜愛飲酒的讀者參考。
就如同飲用威士忌一般,加了冰塊不僅能降低酒精帶來的刺激感,也能藉由冰塊的溶水彰顯燒酌原本的風味。
做法與水割相同,只是將飲用水改成蘇打水(氣泡水),最後再加上一片檸檬,便完成了相當受日本人歡迎的「燒酌 Highball(又稱 Chuhai)」,此種喝法不同於兌水,喝起來更加清爽好入口。
傳統的鹿兒島喝法是,先將燒酌以水兌好後,再進行加熱飲用。而普遍作法則是將酒注入於裝了50~60度的開水的杯中,至於水與酒的比例為6:4、5:5、4:6等,因個人口味喜好而定。
此種喝法在日本最為常見,其作法是放入冰塊後,接著倒上燒酌,最後再加入與酒等比例的飲用水。其飲用起來不僅沒有酒精感,還能完美搭配日式料理。
看完上述詳盡的介紹後,相信大家多少都掌握了燒酌杯的常見種類。除了實際挑選商品之外,最後也來看看由專家解答的常見問題集,是否有各位好奇的事情吧!
燒酌是日本特有的蒸餾酒,依照原物料可分為大麥、地瓜、蕎麥、稻米等發酵後再蒸餾製成。酒精濃度大約為25度左右,但也有少數不加水稀釋的原酒燒酌。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大夢幻名燒酌,分別是: 「魔王」、「村尾」與「森伊藏」。其特色分別如下:
日本料理與下酒菜是最適合的,如日本的醃製醬菜、醃製海鮮、風乾魚肉類等。
由於燒酌酒精濃度高且口感熱辣,若不兌水而想直接飲用的話,建議淺嘗輒止就好。除了本文中介紹的杯款外,適合用於威士忌、高粱等烈酒的一口杯也是許多人喝燒灼的用杯,若欲了解請點選下方連結。另外,若平時習慣熱飲燒酌,也可以入手一個清酒壺來事先兌水,等欲飲用時再次加熱,以品嚐最道地的美味口感喔。
這次推薦了許多不同的燒酌杯,不論是適合熱飲的陶瓷款式,或是具有獨特風情的商品等應有盡有,歡迎根據自身喜愛的飲用方式選購合適商品,讓各位在喝酒時不僅僅是放鬆娛樂,更能為生活注入一絲時髦質感。
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