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影響,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家自主訓練而不去健身房,因此啞鈴也成為市場上的熱銷產品。啞鈴不管是用於鍛鍊腹背肌肉、減肥、亦或是高齡者增加體能都相當有幫助,對於修飾體態、增強肌肉量等都有不錯的效果。然而市面上款式琳瑯滿目,除了重量、材質各有區別以外,還有固定式和可調式之分,讓人不禁迷惑究竟該如何挑選呢?
為一位熱愛健身的物理治療師,目前擔任台北市適康復健科診所的物理治療組組長,同時也是英國動作控制 Comera Movement Science 培訓的國際講師。 工作之餘,希望能藉由寫文章、拍影片,分享有關於「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常見運動傷害」、「傷後訓練」等醫療保健知識供讀者參考。
透過開箱實測及專家意見,提供推薦商品相關資訊。 為了讓每月400萬名使用者享受最完美的選擇體驗,從美妝、日用品、家電到金融服務等各領域,每日努力不懈地製作全新內容。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針對想收緊上臂或腰部贅肉、增加肌量等計畫以固定菜單持續鍛鍊的朋友,用固定式啞鈴訓練再適合不過。只要挑選出合適的重量便能輕鬆起步。另外,比起配件較多的可調式啞鈴,簡約的固定式啞鈴在收納上會來得更加便利。
然而,一旦適應啞鈴的重量以後,身體便不會感受到負重,鍛鍊上也會碰上瓶頸,必須購買更重的啞鈴才能提升運動效果。尤其初學者一開始進步的速度較快,如果是想養成運動習慣的人,這類固定重量的啞鈴可能很快就會跟不上身體進步的速度。對於家中沒有多餘收納空間、或是不想增加過多器材的朋友,不妨以增加訓練套數的方式來因應變通。
可調式啞鈴的一大強項在於可依據上半身或下半身等希望鍛鍊的部位來隨意調節負重,藉訓練達到理想中的肌力。然而,在更換重量配件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收納時亦需要一定程度的空間,因此建議讀者在購買之前先確保居家收納場所會比較方便。
對於剛開始起步的初學者,推薦你使用螺絲鎖扣式的槓心。如一般螺絲般鎖附的方式,旋緊固定在帶有螺紋溝槽的桿心,即便槓片稍微鬆脫也不會立即掉落而造成危險。雖然這類款式在裝卸槓片會花費不少時間,但對於追求安全性的朋友而言,螺紋固定款式會是相當合適的選擇。
針對中上級的重訓者,不妨選擇使用沒有設計溝槽的標準桿。標準桿必須要確實地將槓片鎖附固定,對於初學者來說或許不太熟悉組裝方式,但上手後它能大幅縮短準備時間,流暢快速地開啟訓練。
而對於已鍛鍊一段時間、對體力有相程度當自信的朋友,建議女性以單手10kg、男性以30kg×2的重量範圍著手。然而,以上提供的數據僅是參考用數值,若逞強硬是挑選較重的啞鈴鍛鍊,可能無法達到理想效果甚至造成運動傷害,所以請務必依據自己的體力來選用。
然而鐵製啞鈴容易生鏽,使用後必須將殘留在啞鈴表面的汗水擦拭乾淨,保養上要花費點心思。堅硬的鐵製啞鈴容易撞傷地板,並且啞鈴之間磕碰會發出較大聲響,若是住在公寓或華廈的朋友,要特別留意這個狀況。
而當中又以橡膠包膠的款式較為推崇,因有較高的衝擊吸收性,即便是在外租屋的朋友也能放心使用。然而,包覆的部分僅限槓片,裸露出的槓心等部分仍可能會生鏽,因此要特別注意。如果還是擔心啞鈴生鏽的問題,不妨使用不會鏽蝕的塑膠啞鈴吧!
然而電鍍啞鈴若表面塗層剝落,便會像鐵製啞鈴般掉落或碰撞時發出噪音的缺點。一旦磕碰造成鍍層剝落,外觀也會有明顯斑駁的痕跡。另外,電鍍款式在售價上屬於中高價位,因此比較適合有能力保護地板、防止啞鈴受傷損壞的高階者來使用。
最開始先以1個啞鈴進行訓練,身體習慣以後再進階以兩手各拿一個啞鈴來提升鍛鍊量,健身者可以輕易調整負荷的重量。不管是想要增加體能的老年族群、首次使用啞鈴練習的初學者、或是重量訓練的高階者都非常適合。
啞鈴商品當中不乏廣受使用者愛戴的人氣品牌,或許外觀乍看之下規格看似相同,但不同的品牌其特徵與機能也迥然不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知名品牌的差別吧!
說到初階者或高階者都適合的運動器材,就得提到來自英國的 K Fit Trainer。本款融合多種運動器材結合而一,打造具高功能性的複合式啞鈴,搭配可調式的重量設計,不管是初階者或高階者都相當合適。
而針對以專業重訓為目標的健身朋友, Future Lab. 可說是不容錯過的選擇。除了啞鈴模式以外還可以把它變成槓鈴來使用,再加上可調整的重量槓片,因而造就 Future Lab. 在健身界中人氣不墜的地位。掌握品牌的優勢與特色,或許便能加速找到合適的商品。
啞鈴是不少健身者的必備道具,而在看完以上的介紹後,相信讀者也大致瞭解挑選的秘訣了。但對於正準備入門的初學者而言,或許在選購及使用上仍抱有一些疑問,為此以下將提供幾個消費者同樣遇到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歡迎入手前一同參考看看。
A:部分健身者往往會有「越重越有效」的迷思,但其實選購重量時首先應考量自身可負荷的程度才最理想。一般來說,剛入門的女性建議選購3~5kg,男性則可以6~10kg 為優先。而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若發現已能輕鬆完成多組訓練時,便可考慮更換較重的啞鈴以幫助肌肉持續成長。
A:用啞鈴鍛鍊胸肌、二頭肌、三頭肌等部位或許是多數大眾的基本印象,然而它適用的範圍可不僅如此,像是透過側平舉能訓練到肩部三角肌、而負重深蹲則能強化腿部與臀部肌群;至於扶地划船等姿勢,還有助於加強腹肌等核心訓練,因此也造就其受歡迎的地位。
A:關於每組動作的訓練次數可根據想達到的鍛鍊目的來決定。如果是以提升肌耐力為主,不妨以稍輕的重量設定12~15下為一組,而想同時增強肌耐力與增肌的話,則建議採8~12下搭配稍重的啞鈴。至於以大力士為目標的健身達人,適合挑戰更吃力的重量,並以每組1~5下為鍛鍊標準較能達到效果。
除了功能多元的啞鈴之外,若想特別訓練腹肌或背肌的話,壺鈴也是個十分有效的健身用品。各位不妨繼續閱讀以下內容,看看其中有沒有符合需求的壺鈴,一次購齊所需的訓練道具吧。
看完以上排行榜是否讓你更有心得了呢?不管使用哪種款式的啞鈴,只要堅持不懈的持續鍛鍊,體態必然會有所變化。
當然,毫無目標的進行肌肉鍛鍊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適度讓疲勞的身體獲得休息並且搭配三餐均衡飲食,都是健身環節中所需考量的重點。努力不懈地持續訓練,有朝一日一定會擁有理想的體態!
第1名: K Fit Trainer|全能健身器
第2名: Move It Beat |智能帶氧運動啞鈴
第3名: Future Lab.未來實驗室|城市啞鈴組
第4名: SPORTONE|FIT-31 舉重達人 20kg 啞鈴
第5名: X-BIKE晨昌 |動能啞鈴|UB-8889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