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
從學生時代念書到出社會工作,每個人的書桌上幾乎都少不了一組檯燈。其可提供比室內燈更集中的照明,能避免書本或手機過暗而對視力造成不良影響。只是每一款檯燈不只安裝方式不同,像是亮度、色溫、照明範圍等規格也大相逕庭,使得各自適用的場合亦有差異;目前甚至出現標榜具備護眼功能的款式,導致購買商品時往往會難以抉擇。
因此本篇文章便將藉由選購要點的說明,讓大家認識檯燈的重點規格;此外還會推薦包括3M、BENQ、愛迪生、飛利浦燈品牌的熱門商品。其中亦有搭配 LED燈泡的夾式產品,以及能支援小米智慧家庭的款式,歡迎大家配合自身需求做選擇。
傳播學系畢業,因對吉卜力工作室的熱愛而決定前往日本,目前東京生活邁入第5年。加入 mybest 後擔任編輯職位,對於遊戲、電影、美妝、日常用品等皆有興趣及研究熱忱,希望能透過對自身的鞭策將最值得信賴的資訊傳遞給讀者。
檯燈的光源主要可分為 LED 與螢光燈兩種;由於 LED 不僅比螢光燈、白熾燈泡更加省電,也擁有更長久的使用壽命,加上只須一個開關就能輕易地改變燈光的顏色與強度,使它快速躍身成為檯燈市場中的主流。
然而,縱使在各方面性能比不上 LED,螢光燈相對溫和的光線仍有不容易產生陰影的優勢,因此雖然商品的種類比過去減少許多,但與 LED 截然不同、柔和且均勻的照明效果使其依然有一定支持者。
本段將挑選檯燈的訣竅整理整為五個面相,分別為照明性能、調色機能、護目效果、收納便利性及造型設計等,以下便逐一為大家說明。
判斷照明設備的的性能時,主要會以「明度」、「照射範圍(廣度)」、「光線均勻度」等3項條件進行評估,以下會說明相關知識。
照明的亮度一般以「 lm(流明)」來標示,而「lx(照度)」則是指一平方公尺中可接受到的總光通量,也就是人類肉眼感受到的明度。若是主要用途為讀書時的照明,一般建議照度至少為750lx 的光源。而若閱讀的環境中還有其他光源,檯燈便只要達明度400lm、照度500lx 的條件即可。
在選購時也請記得,照明的強度並非越大越好;若是光線太強,不但容易引起書面反光,也容易讓眼睛感到刺眼或疲勞。因此除了注意光源的強度之外,也建議優先選擇能調整光源亮度的檯燈,以因應不同的使用情境。
除了光源的明度之外,檯燈商品之間最容易產生差異的性能便是「照射範圍」,也就是光源可觸及的面積寬度。在進行任何作業時,如果光照的範圍太狹窄,便容易對眼睛造成負擔;雖然大部分的檯燈都能調整照射角度,但在作業過程中若得頻頻調整燈源,容易打斷思緒及專注力,導致工作的效率大大下降;因此建議優先選擇在固定狀態下,就能照亮整個工作區域(桌面)的商品。
為了方便消費者快速鎖定特定規格,日本的工業組織也將光源距離與桌面的照度等規格整理成統一的 JIS 規格,主要可分為「AA型」、「A型」、「一般型」等三大種;其中「AA型」確實有更優秀的照射範圍,其光源外半徑30cm 處照度可達500lx 以上,在購買日本製品時可多留意。
所謂的「照度均勻」,是指光照的範圍中亮處與暗處沒有明顯差異的狀態,如示意圖中下半部的光源便有著顯著的明暗對比,這樣視線在明、暗交界處反覆來回的過程中,便會迫使瞳孔不斷地重複放大縮小的運動,因而使雙眼的疲勞值加速累積;因此注意商品的照度均勻度,即是保護眼睛的關鍵步驟之一。
由於 LED 的照射範圍本來就不大,因此特別容易產生光線不均勻的現象。許多品牌為了解決這個缺點,紛紛研究出各種獨有的技術,所以「照度的均勻度」可說是辨別品牌技術優劣的關鍵性能。話雖如此,不論「照射範圍」或是「照度的均勻度」都需要實際使用才能具體掌握的性能,這時便可先參考其他使用者的評價作為判斷標準。
除了上述提到的條件之外,還有許多和保護雙眼有關的延伸性能,以下會分為兩個面項說明。
相信大家在書寫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有被手掌附近的陰影干擾的經驗。筆尖附近產生的疊影不但看起來令人煩躁,也是造成雙眼疲勞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 LED 檯燈多是以無數個小燈泡組成,特別容易產生「多重影」的現象。
幸好,有不少廠商利用結構設計解決了這個問題,打造出「無多重影」的 LED檯燈。解決的方法是在光源內部加裝一塊反射板重複反射 LED光,使原本的「點光源」變成均勻的「面光源」,達到緩和多重影的現象。選購時不妨多注意商品有無標示「無多重影」、「面光源」等關鍵字。
平均演色性指數是指某種光源在進行照明時,還原自然光照效果的程度;此指數以 Ra 為單位,最大值100代表自然光,越接近100時各種事物的色彩會越明確、越接近自然光照時的顏色。當平均演色性數值偏低時,燈光下的物品顏色容易失真,因此日本的 JIS標準也有明文記載「Ra80以下的光源不適合當作室內的長期照明」,而建議優先選擇 Ra80以上的檯燈。
色溫的單位以 K 為基準,數值越低越偏橘色;越高則偏白色。由於一日當中每個階段都會有各自適合的色溫,為了讓使用更加舒適,建議選擇能夠調整色溫、且調色範圍在2,500~6,000K 以上的檯燈。
舉例來說,一般日光的色溫約在5,000K 左右,因此在工作或讀書等需要高專注力的時候,建議使用「5,000~6,000K」的冷白光;而「2,500~3,000K」的暖黃光則能營造溫暖放鬆的情境,適合晚上閱讀休閒讀物時使用。
檯燈有幾種不同的擺放方式,甚至有些商品可透過更換底座以適應各種使用情境,在挑選的時候請記得配合自身的使用場所、使用方式選擇。
桌上型就是一般常見擁有平面底座的類型,只要有平面的場所就能使用,且移動時不需要花費時間去拆卸。日間可放置於書桌上當作照明,而睡前可移動至床頭櫃上充當閱讀燈,用途相當多元。但是底座雖然穩固,卻也非常占空間,尤其是照明範圍越廣的檯燈其底座通常也越大,桌子的面積較小或是東西太多時相對較難放置,因此選購時也應該考量桌面的擺放空間是否足夠。
鉗式底座可以直接固定在桌子的邊緣,並透過有螺紋的墊片咬合桌面,不但穩固且可以承受相當大的力道。由於少了平底座的構造,因此能避免占用作業空間,留下更多可運用區域。不過此類型在拆卸時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所以一旦安裝上去以後就不太適合移動,所以建議挑選能自由調整角度,且長度足夠的懸臂或鵝頸軟管支架較佳。
夾式類型由於底座是一個強力的固定夾,所以只要直接夾在需要的位置上即可;這類型通常體積跟重量比較輕巧,攜帶及移動非常方便,不只能夠安裝在桌子側面,就連床頭、架子或 OA隔間等位置都能固定,同樣適合用於作業空間較小的桌面或是小型書桌。
不過固定夾不僅會受到桌板厚的限制,不同材質的固定夾也有力道差異,穩定度可能不如鉗式與桌上型;購買前務必確認書桌版的厚度是否可用,以及夾嘴的固定力是否足夠。
若是不希望檯燈破整體空間的美感,建議避免選擇長寬大於平均的款式。而一般檯燈的橫幅和高度大多落於40cm 左右;這樣的尺寸既能保有最低限的照明機能,又不會太過於突兀,因此不妨以「長40cm、寬40cm」當作篩選標準。
然而,一般擁有護目功能的檯燈大多擁有較寬大的橫幅或高度,因此很可能會遇到尺寸和功能無法兩全其美的情況;若各為需要長時間使用檯燈,此時自然應以護目性能為優先、尺寸與美感次之。
由於現在市面上的檯燈還是以插座供電為主流,因此購買前也需注意電線的長度、配線的空間等條件。雖然也有不少以 USB供電或充電電池供電的檯燈,但這類商品往往體積偏小、功能陽春,較不宜長時間使用。
WiT系列檯燈採用曲面背光模組,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微笑曲線,搭上轉動靈活無死角的專利球型關節,使檯燈不僅看起來柔和優美,任意調整都能擺出充滿生命力與藝術感的姿態。
造型特別之外,本款檯燈的使用方式也與眾不同。使用者須觸碰頂端的圓環感應開燈,並內建了環境偵測晶片會自動調整至最佳亮度,不用再浪費時間調整段數;而若是想改變燈光的色溫,只要轉動檯燈頭頂的旋鈕即可。零按鍵的設計簡潔好看,還可以避免調皮的寵物誤觸,居家辦公將會更加順利。
許多檯燈的燈座除了穩定整體或是提供觸控區之外,往往就沒有其他作用了。但是奇美發揮創意於燈座內建 Qi充電技術,可以5W 的輸出功率替裝置充電,讓原本無用的燈座表面變得更實用。此外,燈座的後側還有加裝 USB 充電埠,其可提供5V/1.2A的電源,並最多能同時替兩個裝置充電。
加上燈座上還有操作介面,上面預設4種情境觸控圖示,能立即切換至指定色溫。不僅每個模式都提供無段數的亮度調節,內建晶片還會記憶前次亮度,每一個環節都令人感受到設計師的貼心。
除了照明本身的性能,檯燈自身的燈架結構也會影響整體性能。而 Panasonic 推出的 M系列檯燈,便強調不分年齡皆可舒適使用,整台燈架透過結構中的四軸關節,而具有穩定不易位移的支撐力,能藉由拗折4個燈臂調整光源高度與照射範圍。
更棒的是與燈座銜接的關節還有防傾倒設計,內部結構會對旋轉角度設下限制,無論使用者怎麼彎曲都不用擔心破壞重心。至於照明方面既有色溫、明度的變化可選,還支援定時關燈、USB充電等多種功能,可說新式檯燈設計的集大成者。
LED燈容易造成眼睛疲乏的原因,除了亮度過高之外,也和藍光等特殊波長的光線有關。而擅長製作濾網的3M 也抓緊機會,利用多層透光片改善了 LED光的品質;其三層結構分別為蜂巢狀的抗藍光片、除眩光片以及 UV 過濾片,一次滿足三種主要的護眼需求。
而燈具本身也支援淡黃色與白色兩種常用色調,透過觸控可進行8段式明暗調整,既能滿足閱讀燈、工作燈的高亮條件,最暗的模式還能充當床頭的夜燈,在降低雙眼負擔的同時還保有一定實用性。
軒璽檯燈除了使用飛利浦原廠的優質燈炮外,還在結構上融入「不對稱側面發光」、「蜂巢格柵分光透鏡」等兩項技術。前者是利用燈具內的結構折射 LED光源,讓接觸到桌面的光線更柔和;而後者是透過蜂巢狀的透鏡將亮度均勻化,並偕同前者達到防止眩光的效果。
而燈頭也可在三維方向上自由轉動,不需移動檯燈就能獲得寬大的照射範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燈座還具備分離式設計,打開卡榫後燈臂部分可另外銜接桌夾零件,而且夾取厚度最多為5.2cm,市售大部分書桌或辦公桌都可使用。
BALMUDA 所推出的太陽光 LED燈雖然定價昂貴,但因功能強大而仍獲得不少消費者的關注;而既熱銷的兒童款後,也接著推出了這款成人適用的選擇。
其受歡迎的原因在於出色的照度與顯色力,所使用的 LED燈的平均演色評價指數來到 CRI 97以上,顯色效果堪比自然陽光,能呈現書本與物體的真實色彩。另外更結合日本手術無影燈技術,利用多顆燈泡帶來多角度照明壓縮成影空間,於書桌工作時便不會再被雙手的陰影干擾,對於模型師、繪師等工作者來說,絕對是值得投資的工具之一。
突破無線式和充電兩用檯燈無法改變色溫的缺點,本品內建了3段色溫變化,並且可無段式調整光源明暗,能配合不同情境自由改變照明方式。雖然 LED 本身僅有3.5W 的輸出功率,照度和照明範圍比不上大型的檯燈,但顯色效果仍維持在 CRI80以上,具有最基本的閱讀燈條件。
而且燈頭內有雙層柔光濾鏡可均勻亮度,射筒形的外殼則能幫助集中光源,讓亮處集中於眼前的書本或是電腦與鍵盤上,進而避免餘光打擾身旁的室友。然而小燈具的照明能力畢竟有限,提升專注力的效果可能會不如預期。
輕盈、好安裝便是酷皓檯燈的魅力,此產品本身內建鋰電池,無線狀態下最長可提供30小時的照明。而燈座造型為一把巨大的夾子,夾子的上部扳手還有著圓渾的護手加工,任何人都能輕易地以單手開合夾嘴,不用更換零件就能輕鬆切換坐式與夾式。
而照明部分則結合飛利浦的「舒視光」科技,燈頭覆蓋著一片柔光濾鏡,能夠改善光線強度、照度均勻度,並杜絕藍光等有害波長。但須注意本品最大照度僅有800lx,且照射範圍較窄,較不適用於長時間工作的場合。
由易來推出的 Prime 檯燈主打支援多家語音助理,合作的平台從小米、Google、Apple 到更小眾的 Razer、Haier 應有盡有,不論使用哪一牌的手機或平板,都能享受聲控開關燈的樂趣;並且只要透過官方 App 還可進一步調整色溫或選擇預設模式,便利性十分出眾。
而且品牌也沒有因此捨棄手動功能,燈座上還是保留最基本的明暗調整觸控板,因此即使手機或智慧助理臨時故障,檯燈也能維持基本功能。只可惜色溫調節的範圍較窄,且內建模式都偏暖光,可能得預先考量好自身的主要使用目的為何。
傳統螢光燈往往給人昏暗耗電的印象,但是愛迪生所採用 T5燈管是由知名大廠生產,不僅有低含汞、低耗能的特色,正常使用下壽命更長達2萬小時,而獲得了歐盟節能標章的 A級認證。
此外,它的實際光通量高達1200lm,顯色表現也有 CRI 80以上;而且廠商特別選擇色溫為4000K 的款式,白中帶點柔黃的色澤能避免眼睛受到過度刺激,但又不會讓人昏昏欲睡。不過螢光燈還是有些無法克服的缺點,例如無法微調明暗及改變色溫等,能使用的場合相對有限。
LED 的光線中含有一段380~500nm 的藍光波長,有許多學者指出若是長時間直視這種光波,可能會導致視網膜產生病變。然而,畢竟檯燈不是電腦或手機,在正常的使用情況下只會看到來自桌面的反射光,因此檯燈的藍光危害其實並沒有媒體說的那樣誇張。使用時只要注意光源的角度,避免光源離觀看物品太接近,基本上都非常安全。
此外,部分 LED燈會有「頻閃」現象,光源會有些微明滅變化;除了在日本、美國有制定相關法規,在台灣販售的商品也得通過檢驗才能取得 CNS標章。如果發現從買到的 LED 檯燈有閃爍現象,這很可能是由瑕疵造成,請務必和廠方的維修人員進行諮詢。
看完以上關於檯燈的選購要點及推薦商品後,大家是不是也清楚自己適合哪一款了?而在文章最後還整理了幾點常見疑難雜症,歡迎作為購買前的參考一讀。
A:螢光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日光燈,比起傳統白熾燈有著較好的發光效率,只是光源本身有人體不會察覺的閃爍問題,另外演色性也稍微低一些。至於近年被大量應用的 LED燈,則有著更長的使用壽命及較低的耗電量,加上可調的色溫、亮度更廣,使得目前的檯燈多是使用 LED 為主要照明。
A:這取決於燈泡的種類為何,舉例來說 LED燈的壽命最多可達50,000小時左右,可以根據每天會開的時長做簡單換算。不過壽命畢竟只是理論值,如果擔心燈泡不小心損壞,建議先準備好備用品以防萬一。
A:檯燈大多都是使用 LED燈或日光燈,基本上兩者的紫外線都屬於微量,不太會產生曬黑的狀況;但日光燈相對來說含量相對較多,因此在意的話也可藉由防曬減少影響。
這次是專門介紹檯燈的部分,但家中還有其他地方需要不同的燈具來增添氣氛或提供照明。以下的文章介紹了桌燈、床頭燈等其他燈具的選購要點及推薦商品,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前往觀看比較。
檯燈雖然是唾手可得的日常用品,實際上購買時卻有著眾多需要注意的規格,不知道大家在看完本篇文章介紹後,是否已經掌握挑選的方法了?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產品搭載著獨特機能,迷惘的話不妨先親自到實體賣場逛一輪,確認好自己的需求後再下單喔!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