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 PC電腦遊戲製作水準、畫面特效日愈精緻,對於硬體規格的要求也逐步增加,為了避免遊戲中發生卡頓破壞興致,玩家們自然開始追求高規格的電腦。而除了資深電競玩家,相信有不少入門者在購買桌上型電競電腦(電競桌機、電競主機)的時候,面對複雜且難懂的顯示卡、處理器、記憶體等專業術語,難免會不知從何下手。
有鑑於此,本篇文章實際訪問3C編輯菜頭以了解電競桌上型電腦的選購方法,也參考 PTT、Dcard 等論壇評價及 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銷量,以排行榜的形式集結十款好評產品推薦,舉凡 msi微星、acer宏碁、ASUS華碩、GIGABITE技嘉等知名品牌皆囊括其中,並從電腦所需的規格切入說明,讓各位更了解電競桌機所需的配備。希望能讓讀者們藉由這些資訊,購買到滿意的商品,打一場痛快的遊戲!
推薦電競桌機 Top 5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目次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一體式電競桌機會由單一品牌設計製作,無論哪一個零件故障,都能省去聯繫、拆裝的繁瑣手續。但也不同於自組電腦,無法挑選不同品牌的零件,同時也幾乎沒有升級空間。
一體式電競桌機由單一品牌製作,因此保固、維修以及軟體安裝皆是一條龍服務,讓玩家買完就能立刻開箱遊玩,後續有狀況也可以尋求統一窗口對應。相較 DIY 得自行挑選各部件、除錯、聯繫不同硬體廠商,一體式的電競桌機更省力、省麻煩,適合懶人購入或是不熟悉電腦規格及組裝的使用者。
但也因為是由單個品牌製作,缺少 DIY 組裝的彈性與客製化,無法選擇不同品牌的強項零件自組搭配,而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喜好,而且因為多數零件屬於特規,後續想要自行升級會比較困難。
一體式電競桌機常見是「有一好沒兩好」,很難完全符合需求,因此可以從最重要的顯示卡開始著手,或是以預算先決為主。
電競桌機主打特殊外型設計,採用特規零件因此相較於自組電腦有更輕量化的機身。
事實上,近年一體式的桌機數量逐漸減少,原因在於 DIY 自組的成本與難度同步降低,越來越多遊戲玩家願意自行挑戰組裝。為了因應市場變化,一體式電競桌機改從外型設計著手,主打特殊設計的主機殼、散熱機制,部分還會設置額外的按鍵、附加功能。藉由特規主機板的優勢,一體式桌機還能比傳統桌機進一步縮小體積,擺在桌面上不佔空間也輕巧。
接下來,就要說明該怎麼挑選合適的電競桌機。除了選擇所需的規格,也請一併留意自身預算並加以挑選。
顯示卡攸關遊戲整體的順暢度,基本上買新不買舊,有預算就選 RTX 40系列。
用來玩遊戲的電競桌機勢必首重顯示卡,原則上顯示卡買新不買舊,預算足夠建議以 RTX40系列為優先,想要省預算再參考 RTX30系列。目前市面上主要有 NVIDIA、AMD 兩大廠牌可選擇,其中最新一代 NVIDIA RTX40系列不僅效能表現優異,還有 AI 與多項獨家技術加持,可以在不吃效能的情況之下,藉由運算帶來流暢的遊戲畫面。
然而顯示卡價格落差十分巨大,因此選擇不同的產品,都會直接地影響電競桌機整體價格,例如搭配 RTX30系列的產品主要落在3~5萬元之間,若要上看 RTX40系列,價格就可能會來到6~7萬元,這部分就會需要使用者自行取捨。
搭配的螢幕規格越高,就需要越高階的顯示卡推動,像是4K解析度就得購買 NVIDIA RTX40系列。
選擇顯示卡前,要記得一併考量後續搭配的螢幕,選用越大的尺寸,就免不了需要強悍的顯示卡去渲染畫面。舉例來說,32吋、2K 解析度的螢幕,NVIDIA RTX30 左右等級顯示卡即可應付;一旦達到4K 等級的高解析度,不使用 RTX40系列或是 RTX 3080以上的高階顯卡,恐怕難以順暢運行。
電競桌機處理器選用 i5等級就很夠用,只要選擇最新一代產品,效能表現佳也會更耐用。
不同於顯示卡要追求最頂尖的產品,對於電競桌機來說,處理器的影響相對較小。基本上,一般玩家選擇 Intel i5 等級處理器就已經足夠,,不一定要追求到 i7、i9 等高階處理器,只需要確保能買到最新一代產品,才能享有新製程技術帶來的升級,也能使設備較為長壽耐用。
近期價格大幅降低,因此 RAM記憶體建議直上32GB,儲存空間則因桌機都普遍配備1TB M.2 SSD硬碟,無需特別留意。
近期記憶體價格相較過去下降非常多,因此這部分建議一步到位,為電競桌機選擇充足的32GB RAM記憶體及 DDR4 等級的速度,就完全能確保順暢遊戲。除非著眼於未來可能會有的升級或是遊戲需求,再考慮使用新一代主機板的 DDR5 記憶體,否則一般並沒有需要。
容量方面,電競桌機主流採用 M.2 SSD 1TB 以上硬碟,而且都有 Gen 3、Gen 4 以上的規格,無論是容量還是傳輸速度,皆已經能滿足主流的遊戲需求,無需太擔心。
常見散熱系統分為風冷、水冷,可以挑選風扇數量較多、風扇較大的款式,以利獲得最好的散熱效果。
為了時刻讓電競桌機維持高效能運轉,散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是規格越優異的產品,就需要越強大的散熱系統去搭配。想要比較不同機款的散熱效果,可以觀察一體式水冷系統的風扇數量,而傳統風冷式散熱,則要確認風扇的數量以及大小。基本上一體式的電競桌機都會由廠商在販售之前,先行評估過散熱效果,因此相較於自組式桌機需要留意,此部分一體式同樣不必太費心。
未來有升級規格的需求,可以留意主機板提供的插槽種類,不過電競桌機一般留給玩家擴充空間相對有限。
如前文所提,電競桌機常見皆為客製化的特殊規格,通常不會留給消費者太多自行升級的空間,如果想要保留一點彈性,不妨留意主機板上的接孔與插槽,像是適用 Intel、AMD 第幾代的處理器,還有記憶體的支援,盡可能選擇接孔、插槽種類較新的主機板,才便於往後更換零件。
台灣知名的電競桌機品牌常見有微星MSI、華碩ROG、技嘉與宏碁ACER,皆提供3年保固,部分還會包含到府維修與收件服務。
台灣知名的電競品牌有華碩ROG、技嘉、宏碁ACER,以及製作最多電競桌機的微星MSI,各家都提供約3年保固,其中 ROG、ACER 有額外增加到府維修以及到府收送,讓玩家後續的送修是更加便利。除了外型及價格外,這類售後服務可說是一體式與 DIY 最顯著的差異,皆可作為品牌挑選考量的重點。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msi微星 msi|MAG Infinite S3 i7 RTX4060電競電腦|14NUD7-1466TW | ![]() | 自研 AI技術,大容量 SSD 多款大作切換遊玩 | |
2 | ASUS華碩 ASUS|ROG Strix G16CH|G16CH-1370KF238W | ![]() | 可加裝環帶方便搬運,LAN party 輕鬆GO | |
3 | acer宏碁 acer|Nitro N50-650 i7 RTX4060Ti|N50-650 | ![]() | 人性化連接介面,客製化散熱設定 | |
4 | msi微星 msi|Aegis Ti5|13-288TW-B7137KF16GS1TX11MALZ9 | ![]() | 自帶迷你螢幕,時脈即時顯示 | |
5 | ASUS華碩 ASUS|ROG STRIX G35CA系列 i9 64G Win11家用版電競機|G35CA-1390KF156W | ![]() | 高效冷卻技術,遊戲暢行無阻 | |
6 | GIGABYTE技嘉 GIGABYTE|AORUS MODEL X 11th|AMXI9N8A-2051 | ![]() | 完售 | 極致降噪、高效運轉適合多工輸出 |
7 | acer宏碁 acer|PREDATOR ORION X POX-650|DG.E3RTA.001 | ![]() | 獨特未來感機殼,低延遲高速暢玩 | |
8 | msi微星 msi|MPG Trident AS 13TD-454TW|9S6-B92431-454 | ![]() | 五臟俱全輕薄機身,適合小空間 | |
9 | DELL戴爾 DELL|XPS 8960 i7 RTX4080十六核商用電腦|XPS8960-R2768WTW | ![]() | 多元擴充,數位資料轉移更安心 | |
10 | GIGABYTE技嘉 GIGABYTE|R9十六核 電競RTX4070Ti信仰主機 | ![]() | 極致靜音,雙塔設計加強散熱 |
這款電競桌機融合強悍的 i7處理器及 RTX40系列顯卡,無論是打造沉浸式遊戲環境還是3D繪圖皆可滿足高效能需求。另一方面,搭載獨家 Nitro Sense 專業監控介面,便於自動或客製化調整風扇速度達到最佳散熱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機正上方的面板具備無線充電的功能,並於前方面板設置 USB 3.2版本之 Type-A、Type-C 雙街口,以及兩個音訊連接孔,很適合需要使用耳機、麥克風的實況主以及連線遊戲玩家。
此款搭載第11代 Intel Core i9處理器,並採用新世代 Thunderbolt 4 Type-C 連接埠,提供高達兩倍的傳輸頻寬,展現前所未有的極速效能;更強化散熱的機殼設計以及高效率的 AIO 360 液冷系統,讓電腦在重度遊戲與多工作業下也能保持低溫且穩定運轉。
另一方面,同系列還推出 CPU 和記憶體微升級的12th,以及搭載 AMD R9的版本,很適合重視處理器性能,但不追求 RTX40系列顯卡的族群。
Predator Orion X 以其未來感十足的太空船機殼設計,配備強大的水冷 GPU 及飆速渦輪技術,打造低延遲高幀遊戲畫面。更透過 PredatorSense 軟體,提供強大的個性化工具,能自由監控且客製化燈光色彩,更運用光線追蹤技術打造高擬真世界,重新定義電競桌機新標準,帶給玩家身歷其境的沈浸式體驗。
另一方面,主機還可擴充2個 HDD 硬碟,高達2TB 的儲存空間,推薦會定期購入新遊戲、且沒有定期清除舊遊戲習慣的族群。
為了能充分享受沈浸在遊戲中的快感,除了選用一台性能得宜的電競桌機外,搭配久坐也不容易感到不適的「電競椅」、「電競桌」,以及能加強反應順暢度的「電競滑鼠」、「電競鍵盤」,想必都讓遊玩過程更加盡興。以下也整理了相關介紹文章,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一同參考選購。
由於桌機並非便宜的商品,因此在購買前需釐清好自己所追求的遊戲品質與類型,並設定好預算,才能明確篩選出適合的電腦。而目前市售中的電腦元件可說是玲瑯滿目,規格也截然不同,即便要升級效能,在選購任何單一元件時也別忘記留意是否可搭配相容。相信只要掌握好需求並多方比較,想找到或是自行組裝一台理想款式絕非難事!
第1名: msi微星|msi|MAG Infinite S3 i7 RTX4060電競電腦|14NUD7-1466TW
第2名: ASUS華碩|ASUS|ROG Strix G16CH|G16CH-1370KF238W
第3名: acer宏碁|acer|Nitro N50-650 i7 RTX4060Ti|N50-650
第4名: msi微星|msi|Aegis Ti5|13-288TW-B7137KF16GS1TX11MALZ9
第5名: ASUS華碩|ASUS|ROG STRIX G35CA系列 i9 64G Win11家用版電競機|G35CA-1390KF156W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