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電腦工作及遊戲時的舒適性,許多人會考慮購入「電競椅」。此類座椅不僅包覆性強,近年來各品牌還紛紛推出符合人體工學的產品,即使久坐也不易疲勞。不過每款電競椅各有特色,還有「座椅材質是否悶熱」或「支撐性是否足夠」等疑問,讓人在挑選時遲遲無法下手。
為此,這篇文章將實際採訪身為遊戲直播主的3C編輯菜頭,深入探討如何選擇適合的電競椅。此外,也將以人氣排行榜的形式為大家推薦多款電競椅,例如 Victory 和 DXRacer 等都能在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等平台上購買。歡迎參考各商品的功能及價格,希望對您的挑選有幫助。
曾擔任麥兜小米行動3C編輯一職2年半,不僅本身對於電子科技相關領域有熱忱,更持續關心各大品牌的發表,現為知名3C科技分享平台外稿編輯。具備多家品牌及多樣3C電子產品評測經驗,也積極掌握電腦、相機、智慧型手機等商品的最新潮流與性能設計,致力於提供更貼近使用者需求的專業指引。
目前居住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從事文字工作近2年,專注於編輯和撰寫文章,題材包括旅遊、藝術、美妝以及寵物用品⋯⋯等領域。期望能以清晰且平易近人的文字,提供讀者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觀點。除了文字工作,也同時進行著藝術創作斜槓生活。不論是透過文字或圖像,都希望帶給這個世界一些美好及熱情。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早期電競椅多半是外型取向,近年開始與人體工學椅品牌聯名,加強舒適度而更適合久坐。
電競椅最初是以賽車椅為概念設計,雖然具有帥氣的外觀,柔軟坐墊也能完整地包覆身體並給予安全感,實際上卻不適合長時間使用。
近年來,各家廠牌也考量時下電競玩家們的需求,陸續推出結合人體工學的電競椅,以兼顧外型、功能與身體支撐度。除了可調整扶手外,有些商品甚至還有按摩功能、可用面板操控調整、附音樂喇叭和智慧機能等附加設計,預算足夠的讀者不妨參考看看,想必能讓遊戲體驗更上一層樓。
背部和臀部均要貼緊椅背,避免留下空隙。
由於電競椅的設計與一般座椅略有不同,乘坐時須隨時留意有無保持正確坐姿。首先,背部及臀部應緊貼椅背且不能留有空隙,以完整支撐身體重量。其次,為了預防長期下來導致脊椎側彎,也要避免在椅子上盤腿或翹腳。
以下整理出電競椅的四大選購要點,相信讀者只要按照這些大方向挑選,就能找到適合自身需求的商品。
能調整處越多,越能貼合不同姿勢、身材;而試坐時若有確實支撐到身體,則代表該構造符合身型需求。
選擇電競椅首先須考量座椅與身體接觸表面的支撐度,除了有沒有提供頸枕或腳靠等設計外,也應確認腰部、坐墊、扶手等部分能否調整,才能自行將座椅調到最符合自己身型的狀態。而為了避免購買到支撐性不足的款式,試坐可謂是挑選時的重要環節。
試坐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為了讓頻繁使用鍵盤、滑鼠的手臂有所支撐,扶手應調整到能貼合手臂的高度。
無論是否是電競目的,長時間敲打鍵盤、使用滑鼠的人都時常會因爲桌子深度、高度不足而無法給手臂足夠支撐,進而出現肩膀僵硬甚至痠痛的困擾,此時,選擇一款有扶手的電競椅就變得至關重要。由於扶手高度與桌面平行,並能讓手臂自然下放為最理想的狀態,因此建議以可調整扶手高度及角度的電競椅為優先考量,使身體能維持正確姿勢。
網布材質方便清理也更加透氣,深色則比較不容易顯髒。
為了營造搶眼外觀,電競椅的座面材質多為合成皮革,但是對於較易出汗或長時間乘坐的人來說,這類材質較不透氣而容易產生悶熱感,因此最好選擇採用網布所打造的款式,以減少身體接觸座椅的面積,並加強透氣性及舒適性;若想同時追求外型及透氣性,則可考慮做有透氣孔的皮革椅。另外,深色座椅即使有些許髒汙沾染也較不明顯,在意耐髒耐用度的讀者可一併納入評估。
後躺目的多是休息,無段數就能調整成個人偏好的角度,而重心穩固才不會晃動甚至翻倒。
多數的電競椅都有配備後躺及腳墊設計,讓玩家疲憊時可用135°的後躺姿勢稍作休息。中高階款商品甚至還有無段數後躺機制,能因應不同需求調整角度,並兼顧對身體的支撐性。此外,挑選這類電競椅時,應確認身體後仰時的穩定度是否足夠,尤其較低價的商品可能會有重心不穩的情況產生。
沉浸在遊戲時身體容易不自覺向前靠,前傾設計便有助於固定這樣的姿勢避免下滑。
除了標配的後躺外,部分品牌的電競椅具備「前傾功能」,能支撐遊戲玩家在專注時不自覺向前傾的身體。此功能會以提高坐墊的方式來穩定下半身,進而固定身體姿勢並提供支撐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前傾設計雖有助於集中專注力及保持坐姿,但卻並非是為了長時間使用所打造,時間一長仍可能會讓身體感到疲勞。
入門及中階款多為外型取向,只會有基本的調整功能,一般要萬元才會有真的人體工學機制。
市面上電競椅的價格帶相當廣泛,而外型、材質及功能設計等都是影響價差的因素。例如約5~6,000元的入門款多為傳統賽車椅外型,會附有一般的頸枕、背枕,雖說仍有扶手、後躺等基本調整功能,但通常是外型取向。
8~9,000元之間的中階款會更講究材質和外觀,如皮革和縫線會更為細緻,不過支撐性與入門款差不多,同樣較適合注重外型的消費者。如果想兼顧外型、材質和支撐度,則最好從10,000元以上的高階款著手,這類電競椅會加入網布、可調整座椅等人體工學設計。
電競品牌會以遊戲體驗及玩家偏好為優先設計電競椅,同時也會有更多評論可以參考。
首次挑選電競椅的讀者,可以先從知名品牌開始選起,通常會有較佳的口碑及更多的評論能做為參考。像是 MSI微星的電競椅就相當常見,還設有防貓抓設計;華碩 Rog電競椅則擁有 RGB造型,以及能收納替手持裝置充電的行動電源口袋。
除此之外,若想要尋找久坐也舒適的電競椅,羅技與 Herman Miller聯名的高階款會是不錯的選項,不但外型新穎,座椅更採用透氣網布及人體工學所打造,想必能提升遊戲時的體驗。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iRocks艾芮克 iRocks|人體工學椅|T07 Plus | ![]() | 所有部位皆可量身調整還享有全椅保固 | |
2 | MooMarT LAB.木馬特實驗室 9D-PRO 人體工學椅 | ![]() | 頭枕加腰墊,輕鬆打造良好坐姿 | |
3 | MGSHOP 鑽石切割設計人體工學椅 | ![]() | 堅固耐用,充滿科技感的椅背設計 | |
4 | Cooler Master酷碼 CALIBER R2C 涼感設計電競椅 | ![]() | 特殊Cool-In加持,冷靜面對各種戰役 | |
5 | GIGABYTE技嘉 AGC310 電競椅|GP-AGC310 | ![]() | 專業電競出品,高規格乘坐體驗 | |
6 | Razer雷蛇 ENKI X 電競椅 | ![]() | 超寬椅背加椅座,久坐遊玩也不怕 | |
7 | Future Lab.未來實驗室 7D人體工學躺椅 | ![]() | 符合S型人體工學設計 | |
8 | STYLE格調 PINK Lady 激萌粉紅電競椅 | ![]() | 激發少女心的粉嫩色系 | |
9 | ASUS華碩 ROG Destrier Ergo 電競椅 | ![]() | 專為手遊而生的可調式扶手 | |
10 | Herman Miller Aeron 2.0 人體工學椅 | ![]() | 藉由8個橫向張力區與獨特襯墊支撐脊椎 |
若想要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除了電競椅之外,也應同時重視耳機、螢幕等周邊設備,確保每個裝備都具備和是性能,如此一來就更能沉浸在美好的遊戲世界中。下方的文章將會介紹這類有助於提升遊戲品質的商品,有需求的讀者不妨一同參考。
第1名: iRocks艾芮克|iRocks|人體工學椅|T07 Plus
第2名: MooMarT LAB.木馬特實驗室|9D-PRO 人體工學椅
第3名: MGSHOP|鑽石切割設計人體工學椅
第4名: Cooler Master酷碼|CALIBER R2C 涼感設計電競椅
第5名: GIGABYTE技嘉|AGC310 電競椅|GP-AGC310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