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遊戲畫質不斷提升,再加上影音剪輯、AI 運算等需求崛起,越來越多人需要一張效能強勁的顯示卡來做強化。但礙於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預算購買旗艦型號,使得主打實用、高性價比的中階顯卡開始受到消費者關注。然而顯卡有 NVIDIA、AMD 兩大廠牌, 又有眾多不同品牌所推出的客製卡,再加上各異的記憶體及型號,總讓人不知道該如何選起。
這篇文章就要來替大家解惑,此次實際訪問熟悉電腦零組件的遊戲直播主菜頭,將逐一介紹中階顯卡的各項選購要點。同時會透過人氣排行榜的形式推薦多款熱銷款式,當中包含了各種價位、規格的選項,且這些商品都能在 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上購得。相信只要加以參考,一定能從中找到最適合的中階顯卡。
推薦中階顯卡 Top 5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目次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中階顯卡不僅規格耐用,而且也能根據情況在2K、4K解析度之間調整,最符合多數人的需求。
中階顯卡指的是價位在15,000~25,000元區間的產品,主要以完整支援2K解析度為主,並可在特定情境下運行4K畫質。此規格可對應現在多數的軟體需求,若搭配較大容量的 VRAM 記憶體,還能確保長期使用有更充足的效能,再加上每一代中階顯卡相較前代普遍有10~15%的效能提升,可說是一般人在升級時最能明顯感受到差異的產品,不僅性價比上的表現亮眼,也最能符合多數人的使用需求。
以下將從五大面向說明中階選卡的挑選要點,請一併考量自身需求,逐步找出最適合的產品。
NVIDIA 的軟體支援最全面,各種情境都能使用;AMD 則僅專注於遊戲表現且有價格上的優勢。
顯示卡當代以 NVIDIA、AMD 兩大陣營為主,其中「NVIDIA」的硬體規格強悍,所支援的軟體也最為多元,包含生產力工具、AI 程式、剪輯軟體等,都能透過 NVIDIA 顯卡發揮更高的工作效率,應用範圍十分全面而最為推薦。
「AMD」則在新一代顯卡瞄準中階市場,相繼推出 RX 9070與 RX 9060系列,其硬體表現有著顯著成長,但在 AI 運算及軟體支援度方面仍遠不如 NVIDIA。儘管如此,若單純是以玩遊戲為主要用途 AMD 已具備足夠的效能,且記憶體的配置也十分大方,會是相對划算的選項。
RTX 40系列能夠執行 AI,也沒有 RTX 50漲價缺貨的問題,但須買16GB版本才能對應未來需求。
NVIDIA 的中階顯卡以 RTX 5070、RTX 5080系列為主,AMD 則是 RX 9070與 RX 9060,原則上都是推薦買新不買舊。但目前 NVIDIA RTX 50系列十分搶手,又有漲價缺貨的疑慮,因此若沒有特別要求 AI 效能,購買價位較合理的 RTX 4070 系列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此系列的穩定性已獲得驗證,本身的硬體效能也不會有明顯落差。
另一方面,因 AMD 的新世代顯卡進步顯著,故建議直接購入最新的 RX 9070、RX 9060系列,已沒有購買舊顯卡的必要。此外,如希望讓顯卡使用得更長久,應盡量挑選16GB以上的 VRAM 記憶體款式,會更符合未來遊戲與 AI 運用的需求。
顯卡長度要在機殼限制內才能順利安裝;而為了避免電力不足,與其他硬體的功耗相加後也應小於電供額定瓦數。
顯卡只是整台電腦的其中一部分,必須與其他零組件互相配合方能順利運行。首先應留意顯卡長度不能超過機殼的限制,否則將無法安裝至電腦當中。其次,顯卡功耗加上其他硬體的耗電量後,總功率必須低於電源供應器的額定瓦數,才不會導致電腦運行不穩定甚至無法開機的情況。
另外,部分新顯卡開始採用12VHPWR(16-pin)接頭,雖然可透過轉接頭與舊款電源供應器連接,但可能在穩定性及安全性上存有一些疑慮。因此若選購高功耗顯卡,建議一併更換相容的新款電源供應器,以確保整體系統的運作更穩定。
丐版顯卡可能會在用料、散熱設計上偷工減料,恐導致顯卡壽命與穩定性打折扣,因此最好買好一點的版本。
即便是同一型號的顯卡,也會因為散熱設計、風扇數量等差異而分成多個版本。當中俗稱「丐版」的顯卡是最基礎的款式,雖然能以最低價格獲得相同的運算效能,但為了確保顯卡具備更好的用料與散熱設計,還是會建議避免選購,並改為升級至高一、兩個等級的版本,如此不僅在高負載運算時能保持穩定,也有助於延長整體使用壽命。
各品牌的顯卡差異不大,因此可多參考網路評價、並從售後服務來抉擇,以據點數量多、離家近的廠牌為優先。
每個品牌都會推出客製版本的顯卡,儘管在設計與效能調校上略有不同,但實際的表現大多相近。因此選購時與其費心比較效能細節,不妨多關注該品牌的售後服務是否周全、以及口碑是否良好,並建議優先選擇住家附近設有據點或服務中心的廠商,未來若有維修需求時才會更加便利。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GUGABYTE技嘉 GeForce RTX 5070 WINDFORCE OC SFF 12G|GV-N5070WF3OC-12GD | ![]() | 符合小型化尺寸規格,機殼偏小也不怕 | |
2 | msi微星 GeForce RTX 5070 12G SHADOW 2X OC|G5070-12S2C | ![]() | 精緻小巧卻效能不減的中階款式 | |
3 | ASUS華碩 PRIME GeForce RTX5070 Ti 16GB GDDR7 OC|PRIME-RTX5070TI-O16G | ![]() | 效能強勁、尺寸適中的中階顯卡生力軍 | |
4 | PNY RTX 5070Ti 16GB|VCG5070T16TFXPB1-O | ![]() | 接近高階款式的帳面規格,展現強大運算能力 | |
5 | GIGABYTE技嘉 GeForce RTX5070Ti WINDFORCE OC SFF 16G|GV-N507TWF3OC-16GD | ![]() | 繪圖表現逼近高階顯卡的平衡之選 | |
6 | acer宏碁 NITRO RX9070XT 16G OC | ![]() | 物有所值,輕鬆即享4K遊戲體驗 | |
7 | ZOTAC索泰 RTX5070TI SOLID CORE OC-16G|ZT-B50710J2-10P | ![]() | 樸質無華的性能猛獸 | |
8 | ASUS華碩 TUF Gaming GeForce RTX 5070 12GB GDDR7 OC|TUF-RTX5070-12G-GAMING | ![]() | 軍規級零組件提供頂級耐用度 | |
9 | msi微星 RTX 5070 12G GAMING TRIO OC|G5070-12GTC | ![]() | 專屬形象LOGO造就獨創外觀氛圍 | |
10 | ZOTAC索泰 GAMING GeForce RTX 5070 Twin Edge|ZT-B50700E-10P | ![]() | 效能不減的短版款式,適合小機殼組裝 |
第1名: GUGABYTE技嘉|GeForce RTX 5070 WINDFORCE OC SFF 12G|GV-N5070WF3OC-12GD
第2名: msi微星|GeForce RTX 5070 12G SHADOW 2X OC|G5070-12S2C
第3名: ASUS華碩|PRIME GeForce RTX5070 Ti 16GB GDDR7 OC|PRIME-RTX5070TI-O16G
第4名: PNY|RTX 5070Ti 16GB|VCG5070T16TFXPB1-O
第5名: GIGABYTE技嘉|GeForce RTX5070Ti WINDFORCE OC SFF 16G|GV-N507TWF3OC-16GD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