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顯卡能徹底發揮硬體潛能,替使用者帶來更流暢且快速的運算體驗,無論是想在遊戲中維持高幀率,或是縮短創作工作的轉檔與渲染時間均有極大幫助。然而,顯示卡依功能及定位可區分成多個系列等級,加上如華碩、技嘉、微星、ZOTAC 等品牌都有推出各自的超頻版本,從散熱設計到供電規格皆有所不同,挑選起來可說是困難重重。
為了釐清大家的困惑,這篇文章實際訪問熟悉電腦組裝的3C編輯菜頭,將詳細說明挑選超頻顯示卡時需注意的幾項重點。同時也會以人氣排行榜的形式推薦10款廣受好評的商品,這些顯卡都能在 momo購物網與 Yahoo購物中心等平台上購得,希望藉此幫助各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高效能首選。
推薦超頻顯卡 Top 5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目次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通過增加電壓,超頻顯卡可帶來5~15%的效能成長,除了追求極效外,也能讓舊卡短期應付新軟體需求。
所謂的「超頻」,是指透過提升電壓與時脈進一步強化顯示卡的效能,通常可帶來約5~15%的額外性能,讓顯卡更能應對高負載的遊戲或運算需求。不過超頻會提高功耗與發熱量,長期使用恐加速元件老化,並不適合長時間維持極限狀態,因此多數是在顯卡接近汰換之際才會選擇啟用超頻功能,藉此激發出剩餘性能來對應最新遊戲與軟體的需求,以短暫延長顯卡的使用壽命。
以下將從三個不同面向來分析選購超頻顯卡需要注意的地方,請參考自身需求,逐步找出最適合的產品。
超頻易使溫度上升,配有三風扇能快速排熱以免顯卡效能受限;OC 版本則是懶人選項,通常用料是最高品質。
通過超頻提升效能時會產生更高的熱能,因此選購超頻顯卡的首要關鍵就是「散熱」,可以藉由觀察散熱導管的數量與材質加以比較,並優先選擇三風扇以上的版本來提升冷卻效率。若是對這些細節沒有概念,不妨多參考網路上的實測心得,或是直接選購標示「OC」(Overclocking/超頻)版本的顯卡,這類型產品已經預設會開啟超頻,並在材質與散熱結構做了強化,最能兼顧效能及使用壽命,也是最簡單的懶人選項。
如果已經決定要超頻就不建議購買 NVIDIA 公版顯卡,其散熱設計較為陽春,性能沒有第三方廠商來得出色,通常僅適合做為紀念收藏。
RTX40顯卡使用較新的製程、散熱表現較好,因此效能可提升的幅度較大,且目前價格相對便宜。
以顯卡兩大陣營來說,AMD 受到市占率影響而較少有針對遊戲玩家推出 OC版本顯卡,主流選擇仍以 NVIDIA 為主。若想體驗穩定的超頻效能,RTX 40系列會是最推薦的選項,其採用較新的製程使發熱量降低,連帶讓超頻效能穩定提升,同時價格也比最新上市的 RTX 50系列來得實惠。
至於更舊的 RTX 30系列雖仍具備一定效能,但因為有積熱的隱憂,可能導致超頻的效能提升較為有限。而最新世代的 RTX 50系列本身效能已經足夠強悍、不太需要超頻,且因電壓相較前代增加不少,或也限制了效能提升的幅度,加上目前測試數據仍偏少,暫時較不推薦做為超頻顯卡之用。
超頻非常需要散熱,因此安裝時最好保留3~5公分的散熱空間,不要堵住風道口,並留意電供瓦數、接孔類型。
由於每台電腦的配置不同,購買超頻顯卡前務必要詳細確認安裝相容性。首先,顯卡長度應小於機殼所支援的最大尺寸,並預留約3~5公分的空間,以維持良好風道、並有助於提升整體的散熱表現。
其次,超頻顯卡通常需要更高的功率供應,若是採用新型 12VHPWR(16-pin)接頭的顯卡,建議同步更換具備原生支援的電源供應器,避免使用轉接頭所帶來的效能損耗與安全風險。同時也要將顯卡功耗與 CPU、主機板、儲存裝置等其他硬體一併納入計算,確保電源供應器的額定瓦數足以支撐系統運作,才不會發生電力不足導致系統不穩定的情況。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詳情 | ||||||||||||||||
---|---|---|---|---|---|---|---|---|---|---|---|---|---|---|---|---|---|---|---|---|
圖像處理器 | 記憶體類型 | 記憶體容量 | 記憶體時脈 | 記憶體介面 | 散熱設計 | 最高解析度 | 建議電源供應 | 供電接口 | 輸出介面 | 匯流排介面 | 長度 | 寬度 | 高度 | 支援HDCP | 保固期限 | |||||
1 | msi微星 GeForce RTX 5060 8GB VENTUS 2X OC|G5060-8V2C | ![]() | 實惠且實用的入門遊戲用顯卡 |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 GDDR7 | 8GB | 2527MHz | 128bit | 雙風扇 | 7680×4320 | 550W | 8pin×1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197mm | 120mm | 41mm | 註冊4年 | ||
2 | GUGABYTE技嘉 GeForce RTX 5070 WINDFORCE OC SFF 12G|GV-N5070WF3OC-12GD | ![]() | 符合小型化尺寸規格,機殼偏小也不怕 |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 GDDR7 | 12GB | 2542MHz | 192bit | 三風扇 | 7680×4320 | 750W | 16pin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282mm | 110mm | 50mm | 註冊4年 | ||
3 | msi微星 GeForce RTX 5070 12G SHADOW 2X OC|G5070-12S2C | ![]() | 精緻小巧卻效能不減的中階款式 |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 GDDR7 | 12GB | 2542MHz | 192bit | 雙風扇 | 7680×4320 | 650W | 16pin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231mm | 126mm | 50mm | 註冊4年 | ||
4 | ASUS華碩 TUF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16GB GDDR7 OC|TUF-RTX5080-O16G-GAMING | ![]() | 硬派電競風格,兼顧效能與耐用度 |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 GDDR7 | 16GB | 2730MHz | 256bit | 三風扇 | 7680×4320 | 850W | 16pin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348mm | 146mm | 72mm | 註冊5年 | ||
5 | PowerColor撼訊 Red Devil 紅魔 RX9070XT 16GB GDDR6 Limited Edition|RX9070XT 16G-E/OC/LIMITED | ![]() | 地獄中的閃亮寶石,兼具效能與美觀造型 | AMD Radeon RX 9070 XT | GDDR6 | 16GB | 2520MHz | 256bit | 三風扇 | 7680×4320 | 900W | 8pin×3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340mm | 132mm | 69mm | 註冊5年 | ||
6 | acer宏碁 NITRO RX9070XT 16G OC | ![]() | 物有所值,輕鬆即享4K遊戲體驗 | AMD Radeon RX 9070 XT | GDDR6 | 16GB | 2970MHz | 256bit | 三風扇 | 7680×4320 | 850W | 8pin×3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331mm | 129mm | 66mm | 3年 | ||
7 | msi微星 GeForce RTX 5090 32G GAMING TRIO OC|G5090-32GTC | ![]() | 感受旗艦級顯示晶片的強大性能 |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 GDDR7 | 32GB | 2482MHz | 512bit | 三風扇 | 7680×4320 | 1000W | 16pin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359mm | 149mm | 70mm | 註冊5年 | ||
8 | ASUS華碩 Dual GeForce RTX 5060 Ti 16GB GDDR7 OC|DUAL-RTX5060TI-O16G | ![]() | 簡約外觀配上堅實內在的入門顯示卡 |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Ti | GDDR7 | 16GB | 2602MHz | 128bit | 雙風扇 | 7680×4320 | 550W | 8pin×1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229mm | 120mm | 50mm | 註冊4年 | ||
9 | GIGABYTE技嘉 Radeon RX 9060 XT GAMING OC 16G |GV-R9060XTGAMING OC-16GD | ![]() | 性能越級表現,遊戲專用的實惠選擇 | AMD Radeon RX 9060 XT | GDDR6 | 16GB | 2780MHz | 128bit | 三風扇 | 7680×4320 | 450W | 8pin×1 | HDMI×1、DisplayPort×2 | PCI Express 5.0 | 281mm | 118mm | 40mm | 註冊4年 | ||
10 | ZOTAC索泰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Ti 16GB Twin Edge OC|ZT-B50620H-10M | ![]() | 簡潔高效,專注提供最佳性能表現 |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Ti | GDDR7 | 16GB | 2602MHz | 128bit | 雙風扇 | 7680×4320 | 600W | 8pin×1 | HDMI×1、DisplayPort×3 | PCI Express 5.0 | 220.5mm | 120.3mm | 41.6mm | 註冊5年 |
圖像處理器 |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
---|---|
記憶體類型 | GDDR7 |
記憶體容量 | 8GB |
記憶體時脈 | 2527MHz |
記憶體介面 | 128bit |
散熱設計 | 雙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550W |
供電接口 | 8pin×1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197mm |
寬度 | 120mm |
高度 | 41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4年 |
圖像處理器 |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
---|---|
記憶體類型 | GDDR7 |
記憶體容量 | 12GB |
記憶體時脈 | 2542MHz |
記憶體介面 | 192bit |
散熱設計 | 三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750W |
供電接口 | 16pin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282mm |
寬度 | 110mm |
高度 | 50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4年 |
圖像處理器 |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
---|---|
記憶體類型 | GDDR7 |
記憶體容量 | 12GB |
記憶體時脈 | 2542MHz |
記憶體介面 | 192bit |
散熱設計 | 雙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650W |
供電接口 | 16pin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231mm |
寬度 | 126mm |
高度 | 50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4年 |
圖像處理器 |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
---|---|
記憶體類型 | GDDR7 |
記憶體容量 | 16GB |
記憶體時脈 | 2730MHz |
記憶體介面 | 256bit |
散熱設計 | 三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850W |
供電接口 | 16pin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348mm |
寬度 | 146mm |
高度 | 72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5年 |
圖像處理器 | AMD Radeon RX 9070 XT |
---|---|
記憶體類型 | GDDR6 |
記憶體容量 | 16GB |
記憶體時脈 | 2520MHz |
記憶體介面 | 256bit |
散熱設計 | 三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900W |
供電接口 | 8pin×3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340mm |
寬度 | 132mm |
高度 | 69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5年 |
圖像處理器 | AMD Radeon RX 9070 XT |
---|---|
記憶體類型 | GDDR6 |
記憶體容量 | 16GB |
記憶體時脈 | 2970MHz |
記憶體介面 | 256bit |
散熱設計 | 三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850W |
供電接口 | 8pin×3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331mm |
寬度 | 129mm |
高度 | 66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3年 |
圖像處理器 |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
---|---|
記憶體類型 | GDDR7 |
記憶體容量 | 32GB |
記憶體時脈 | 2482MHz |
記憶體介面 | 512bit |
散熱設計 | 三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1000W |
供電接口 | 16pin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359mm |
寬度 | 149mm |
高度 | 70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5年 |
圖像處理器 |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Ti |
---|---|
記憶體類型 | GDDR7 |
記憶體容量 | 16GB |
記憶體時脈 | 2602MHz |
記憶體介面 | 128bit |
散熱設計 | 雙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550W |
供電接口 | 8pin×1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229mm |
寬度 | 120mm |
高度 | 50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4年 |
圖像處理器 | AMD Radeon RX 9060 XT |
---|---|
記憶體類型 | GDDR6 |
記憶體容量 | 16GB |
記憶體時脈 | 2780MHz |
記憶體介面 | 128bit |
散熱設計 | 三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450W |
供電接口 | 8pin×1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2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281mm |
寬度 | 118mm |
高度 | 40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4年 |
圖像處理器 |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Ti |
---|---|
記憶體類型 | GDDR7 |
記憶體容量 | 16GB |
記憶體時脈 | 2602MHz |
記憶體介面 | 128bit |
散熱設計 | 雙風扇 |
最高解析度 | 7680×4320 |
建議電源供應 | 600W |
供電接口 | 8pin×1 |
輸出介面 | HDMI×1、DisplayPort×3 |
匯流排介面 | PCI Express 5.0 |
長度 | 220.5mm |
寬度 | 120.3mm |
高度 | 41.6mm |
支援HDCP | |
保固期限 | 註冊5年 |
第1名: msi微星|GeForce RTX 5060 8GB VENTUS 2X OC|G5060-8V2C
第2名: GUGABYTE技嘉|GeForce RTX 5070 WINDFORCE OC SFF 12G|GV-N5070WF3OC-12GD
第3名: msi微星|GeForce RTX 5070 12G SHADOW 2X OC|G5070-12S2C
第4名: ASUS華碩|TUF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16GB GDDR7 OC|TUF-RTX5080-O16G-GAMING
第5名: PowerColor撼訊|Red Devil 紅魔 RX9070XT 16GB GDDR6 Limited Edition|RX9070XT 16G-E/OC/LIMITED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