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可以帶來更加栩栩如生的娛樂體驗,讓人進入彷彿科幻小說的虛擬世界,為此,各大品牌也開始推出 VR 眼鏡,從台灣品牌推出的 HTC 的 VIVE 系列、META 旗下的 Quest 與 SONY PlayStation VR 等,到蘋果推出的 Vision Pro 等應有盡有。然而 VR眼鏡的價差頗大,使用感受也大不相同,該如何著手挑選才好呢?
本篇文章實際訪問曾開箱多款電子產品、同時也是遊戲直播主的資深3C編輯菜頭,帶大家一起了解選購 VR眼鏡的訣竅以及注意事項。同時會參考網友評價、電商銷售資訊,以人氣排行榜的方式整理出10款熱門商品,這些品項都能在 momo購物網及 Yahoo購物中心等平台上購買,希望能幫助各位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 VR眼鏡,享受新世代的影音饗宴。
推薦VR眼鏡 Top 5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AR 是在現實世界與虛擬物件互動,VR 是完全進入虛擬世界裡,MR 則結合 AR 與 VR 特色。
虛擬實境可以細分為多種不同類型,每一種的應用方式都不太一樣,其中 VR(Virtual Reality)正是多數人熟悉的虛擬實境,透過頭盔或眼鏡讓配戴者進入完全虛擬的空間,再藉由搖桿、手勢偵測與虛擬物件進行互動。
至於AR(Augmented Reality)被稱為「擴增實境」,與 VR 完全相反是建構於現實世界。利用手機、平板或是頭盔等裝置,將虛擬物件添加在現實環境之中,讓人透過設備進行互動,手機遊戲《Pokemon GO》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則是結合了 VR 與 AR 的特色,可以透過搖桿在真實世界添加虛擬物體並與其互動,用途更多元,但相對地技術門檻更高,因此目前主要運用在商業領域中。
蘋果 Vision Pro 替 VR眼鏡樹立標竿後,各品牌的畫質、操作性與軟體支援等各方位都大幅改良。
蘋果在2023年發表了空間運算裝置 Vision Pro,點燃虛擬實境的戰火,儘管這款產品實際上偏向 MR,但因為也支援 VR 功能,而被不少品牌視為 VR眼鏡的競爭對手,也帶動各家產品的迭代升級。
例如最新款的 VR眼鏡改以無線連接為主,並且陸續開始提供4K解析度,或是增加更為靈敏的手勢、體感操作,有著全方位的體驗升級。不過整體來說 VR眼鏡仍屬於尚未成熟的產品,許多知名軟體的支援性都有待加強,各大品牌也都還在摸索更精準的操作方式。
由於 VR虛擬實境眼鏡算是比較新的穿戴裝置,可能有許多人不太了解其運作方式與特性,接下來會針對 VR眼鏡的規格與類型進行說明,希望能協助大家尋找到適合的商品。
VR眼鏡分為可獨立運行的一體式,及須搭配電腦、PS5等的外接型,由於一體式多能外接,使用情境會更自由。
VR眼鏡可根據使用方式分成兩種類型,目前的主流是「一體式」,其內建強力的處理晶片與專屬系統,只要一開機就能立即使用,無須搭配任何設備。另一種「外接型」則類似額外的投影螢幕,需搭配遊戲主機或電腦才能觀看影片、遊玩 VR 遊戲。由於多數一體式也能支援外接設備,普遍會建議優先選擇這類 VR眼鏡,讓使用模式更靈活且不受限,有預算考量或遊戲用途明確才考慮外接型。
外接型本身沒有運算能力必須仰賴電腦,因此對於規格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其中又以顯卡最重要。
由於外接型的 VR眼鏡本身沒有強力的運算能力,此時便需要特別留意所搭配電腦的規格。若以熱門 Steam 平台上的 VR遊戲為標準,至少都要備妥 NVIDIA RTX 3060等級以上的顯示卡,以及 Intel i5處理器與8GB記憶體,才會有比較順暢的使用體驗。
平台本身資源豐富度或是著重路線會直接影響後續使用,可以看預計將 VR眼鏡用作娛樂還是工作為多去挑選。
有鑑於一體式的 VR眼鏡會綁定特定平台,因此選購時可先從搭配的商城資源開始著手。像是目前 Meta 旗下的 Quest 擁有最多 App 應用程式,內含有多元的遊戲與工具;而蘋果 visionOS 系統剛起步,所以軟體支援較少,但能夠與 Mac 電腦搭配使用,未來的生產力頗被看好。此外,如果主要目的在於玩遊戲,不妨選擇能外接支援 Steam 的平台,以獲得最豐富的遊戲資源。
由於影響畫質的因素太多,而 Meta Quest 3 是不少人的入門選擇且個規格皆是均標,可以直接當作標準看起。
想要追求高畫質的 VR 體驗,不能只看螢幕解析度,會影響流暢度的更新率、與沈浸感有關的視野範圍,以及攸關畫面清晰與否的 IPD 瞳距等諸多規格,都必須一併納入考量,很難從特定規格來評估。所以與其逐一比較,建議先將全球熱門且平價的 Meta Quest 3 作為規格基準,有需求時再往上挑選更高階的產品。
玩遊戲仍是以實體搖桿最方便,操作上最精準;眼控、手勢雖然不是必備,但能作為絕佳的輔助。
目前主流的 VR眼鏡通常會搭配操控搖桿,而這也是玩遊戲的必備選項,能夠提供最精準的操作,以提升操控體驗。另外,有些VR眼鏡本身具備臉部、眼球或手勢追蹤,即使這些技術尚無法完全取代實體搖桿,但可以增添操控的彈性,亦是可多加關注的加分輔助功能。
由於目前臺灣缺乏實體通路實際體驗 VR眼鏡,只能從網友分享下手,確認配重、頭戴、海綿等舒適度。
多是長時間配戴在頭上的 VR眼鏡,舒適性可謂是格外重要。例如 VR眼鏡的海棉材質是否悶熱、整體重量是否會令人感到不適,以及與頭部服貼度、配重等人體工學設計是否完善等,都是會影響配戴感的因素。然而 VR眼鏡較難在實體通路上找到試戴機會,建議多參考網友和媒體的開箱文章後再做決定。
目前多數 VR眼鏡都有為戴眼鏡的族群預留一點空間,但仍然難以避免一定程度的壓迫感,因此若預算充足,不妨考慮購買專屬的訂製鏡片。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詳情 | |||||||||||||||||
---|---|---|---|---|---|---|---|---|---|---|---|---|---|---|---|---|---|---|---|---|---|
面板材質 | 單眼解析度 | 畫面更新率 | 可視範圍 | 雙面板 | 支援裝置 | 位移追蹤 | 專用控制器 | Wi-Fi | 瞳距調節 | 可佩戴眼鏡 | 續航時間 | 充電時間 | 長度 | 寬度 | 高度 | 重量 | |||||
1 | Meta Quest Meta|Meta Quest 3 VR眼鏡|Meta Quest 3 | ![]() | 具備次世代處理能力,影像更流暢真實 | Pancake Lens | 2064×2208 | 72Hz、80Hz、90Hz、120Hz | 水平110度、垂直96度 | 電腦 | 2.2小時 | 2.3小時 | 515g | ||||||||||
2 | SONY索尼 Sony|PlayStation VR2|CFI-ZVR1G | ![]() | 全新互動體驗,帶來身臨其境的遊戲感受 | OLED | 2000×2040 | 90Hz、12Hz | 110度 | PS5 | 21.1cm | 18.5cm | 27.8cm | 560g | |||||||||
3 | HTC htc|VIVE XR ELITE|XR ELITE | ![]() | 全方位沉浸體驗搭載進階XR技術 | 1920×1920 | 90Hz | 110度 | 電腦 | 2小時 | 635g | ||||||||||||
4 | Photontree Photontree|Photontree PRO | ![]() | 輕巧設計結合細膩畫質,提供舒適的視覺享受 | IPS | 1920×1080 | 63度 | 電腦、手機、PS4、PS5、Switch | 8小時 | 16cm | 7cm | 5cm | 190g | |||||||||
5 | Photontree光子樹 Photontree|Photontree X|PT-X1 | ![]() | 震撼大螢幕視角結合高解析細節 | LCD | 2560×800 | 90度 | 電腦、手機、PS4、Switch、PS5、Xbox、Apple TV、Google TV、機上盒、藍光播放機 | 16cm | 7cm | 5cm | 190 | ||||||||||
6 | Geroots 暴風3D眼鏡VR Case 5 Plus | ![]() | 科技流線輕巧設計,適用多種手機 | 100度 | 手機 | 22cm | 14.3cm | 13.2cm | 450g |
面板材質 | Pancake Lens |
---|---|
單眼解析度 | 2064×2208 |
畫面更新率 | 72Hz、80Hz、90Hz、120Hz |
可視範圍 | 水平110度、垂直96度 |
雙面板 | |
支援裝置 | 電腦 |
位移追蹤 | |
專用控制器 | |
Wi-Fi | |
瞳距調節 | |
可佩戴眼鏡 | |
續航時間 | 2.2小時 |
充電時間 | 2.3小時 |
長度 | |
寬度 | |
高度 | |
重量 | 515g |
面板材質 | OLED |
---|---|
單眼解析度 | 2000×2040 |
畫面更新率 | 90Hz、12Hz |
可視範圍 | 110度 |
雙面板 | |
支援裝置 | PS5 |
位移追蹤 | |
專用控制器 | |
Wi-Fi | |
瞳距調節 | |
可佩戴眼鏡 | |
續航時間 | |
充電時間 | |
長度 | 21.1cm |
寬度 | 18.5cm |
高度 | 27.8cm |
重量 | 560g |
面板材質 | |
---|---|
單眼解析度 | 1920×1920 |
畫面更新率 | 90Hz |
可視範圍 | 110度 |
雙面板 | |
支援裝置 | 電腦 |
位移追蹤 | |
專用控制器 | |
Wi-Fi | |
瞳距調節 | |
可佩戴眼鏡 | |
續航時間 | 2小時 |
充電時間 | |
長度 | |
寬度 | |
高度 | |
重量 | 635g |
面板材質 | IPS |
---|---|
單眼解析度 | 1920×1080 |
畫面更新率 | |
可視範圍 | 63度 |
雙面板 | |
支援裝置 | 電腦、手機、PS4、PS5、Switch |
位移追蹤 | |
專用控制器 | |
Wi-Fi | |
瞳距調節 | |
可佩戴眼鏡 | |
續航時間 | 8小時 |
充電時間 | |
長度 | 16cm |
寬度 | 7cm |
高度 | 5cm |
重量 | 190g |
面板材質 | LCD |
---|---|
單眼解析度 | 2560×800 |
畫面更新率 | |
可視範圍 | 90度 |
雙面板 | |
支援裝置 | 電腦、手機、PS4、Switch、PS5、Xbox、Apple TV、Google TV、機上盒、藍光播放機 |
位移追蹤 | |
專用控制器 | |
Wi-Fi | |
瞳距調節 | |
可佩戴眼鏡 | |
續航時間 | |
充電時間 | |
長度 | 16cm |
寬度 | 7cm |
高度 | 5cm |
重量 | 190 |
透過 VIVE 與 Oculus 的攝影機等無線追蹤配件,就能擁有互動性更高的虛擬實境體驗,但前提是必須要具備足夠的空間才能順利移動。通常來說以坐姿為主的遊戲,大概需要2坪以上會較為保險;至於需要走動並且揮動雙手探索的類型,則建議約4坪左右才能得到較好的體驗。雖然有些商品遇到障礙物會適時提醒,但為了能盡情伸展手腳,還是需要寬廣的空間會比較安全。
第1名: Meta Quest|Meta|Meta Quest 3 VR眼鏡|Meta Quest 3
第2名: SONY索尼|Sony|PlayStation VR2|CFI-ZVR1G
第3名: HTC|htc|VIVE XR ELITE|XR ELITE
第4名: Photontree|Photontree|Photontree PRO
第5名: Photontree光子樹|Photontree|Photontree X|PT-X1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