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中央處理器)是許多人在選購電腦時,用來衡量性能的重要指標。其中 Intel(英特爾)和 AMD(超微)兩大廠牌各自推出了許多系列,包含 Intel 的 Core i3、Core i5、Core i7、Core i9,以及 AMD 的 Ryzen R3、Ryzen R5、Ryzen R7、Ryzen R9等等。然而在比較處理器時有許多專有名詞,像是核心數、時鐘頻率、超頻、執行緒等,對於電腦新手來說不免感到一頭霧水。
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本篇文章將實際訪問熟悉電腦組裝知識與趨勢的3C編輯菜頭,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 CPU 的挑選訣竅。同時會以人氣排行榜的方式推薦目前備受矚目的商品,這些品項都能在 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等平台輕鬆購得,希望能幫助讀者們找到符合期望的 CPU。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CPU 除了效能越來越強且更加省電以外,近年主要變革是加入了專門運算 AI 的 NPU,能夠處理複雜的運算。
每年 CPU 都會定期升級,以帶來更好的效能以及能耗比。而近年來因應 AI 的發展潮流,CPU 在內部又加了一組「神經網路處理器」(NPU),專門用來處理龐大且複雜的 AI 運算,尤其是對話與認知分析等領域,賦予電腦執行生成式 AI 應用的能力。
舉凡文書處理、動畫編輯、進行網路遊戲等不同需求,所適合的 CPU 規格都不盡相同,以下將詳細介紹選擇時該留意的重點。
Intel 在運算效率與設計上表現較佳,AMD 則是有價格優勢,可依照品牌信任度、預算來選擇。
Intel 和 AMD 是電腦 CPU 的兩大品牌,目前在運算效率及晶片設計上仍是以 Intel 佔優勢,儘管第13、14代的高階晶片傳出災情,但後續產品透過更新 BIOS 能減緩問題的發生,基本上無需太過擔心品質問題。至於 AMD 則能在相近表現之下,以更加優惠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
從 CPU 設計來說,Intel 更擅長讓 CPU 單一核心擁有高運算能力,使電腦在執行單一重度作業,如遊玩3A遊戲、影片剪輯時有更好的效能表現;另一方面,AMD 的多核心效能表現較出色,同時開啟多個程式運轉時會更為順暢。然而,上述差異通常必須在效能開到極限時才感受得到,因此一般只要依據預算及對品牌的信任度挑選即可。
最新 AMD X3D系列強調遊戲性能的優化,單看遊戲表現上比 Intel 最新 200系列強上20%以上,是遊戲玩家的新首選。不過如果是專業運算與各種軟體搭配運用還是 Intel 200系列會更為全面優秀。
i5、Ryzen 5等級符合多數人的需求,甚至也適合部分遊戲玩家,但基本上都建議選最新一代以確保流暢度及穩定度。
Intel、AMD 分別會用不同方式顯示 CPU 性能,Intel 的 CPU 會區分為 i3、i5、i7 與 i9 四個等級,恰好可以對應 AMD 的 Ryzen 3、5、7、9系列,數字越大代表性能越強。通常一般使用者或輕度遊戲玩家,只要選擇 Intel i5 或 Ryzen 5 的處理器便能滿足所需;如果有剪輯、修圖等專業需求,會建議買到i7、Ryzen 7以上等級,而僅用於輕度文書處理才考慮 i3 以及 Ryzen 3。
此外,也可留意 CPU 型號後方的數字,以盡量避免買到舊世代。例如 Intel 會以「i5-12400」的方式標示,當中的「12」便代表該處理器為第12代;而 AMD 是以「Ryzen 5 7600」標示,「7」則代表代數,原則上都是建議買新不買舊。
Intel 第13、14代主要是在高階款的 i7、i9 出問題,因此除非有預算考量,否則會建議跳過型號以13、14開頭的這批產品直接購買最新型號,而 i3、i5 的使用者則不必擔心。
運轉時脈越高代表效能越強,核心數多則有更好的多工表現,但通常高階產品兩者兼具,因此依照預算選購即可。
不同型號的 CPU,可透過核心數與運行時脈來比較性能表現。若 CPU 核心數量越多,就代表多工表現會更好,能同一時間開啟更多應用程式,而每顆核心還會有各自的運行時脈,數值越高效能越強,可以更快速地處理運算。不過基本上高階 CPU 都會有多顆核心以及較高的運行時脈,所以只要選擇最新版本且符合預算的產品即可。
儘管內顯能做的事情有限,但可以作為緊急的替代方案,只要預算充足都建議購買有內顯的 CPU。
不少 CPU 型號有內建顯示卡,雖然這些內顯的效能無法與獨立顯示卡相比,僅能支援約 1080p 的解析度,但作為一種安全保障仍是相當實用,如此一來即便在獨立顯示卡故障時,確保電腦依舊能正常顯示畫面,提供緊急的替代方案。加上有無內建顯示卡對 CPU 價格的影響並不大,因此只要是預算允許,都會建議選購具有內顯的 CPU,例如 AMD 的 G系列或 Intel 非 F 結尾的型號。
目前多數使用情境都不需要讓超頻影響 CPU 壽命,加上高階 CPU 也能在合理範圍自動超頻,並不需要特別挑選。
AMD 的 X 與 XT系列或是 Intel 的 K系列,這些 CPU 都能讓使用者開啟「超頻」,可以在電腦效能不足時強制解開限制(解鎖)釋放最大效能,然而效能全開的超頻也通常意味著會影響 CPU 的使用壽命。
不過,隨著技術與設計的持續進步,目前高階的 CPU 大多能根據使用情境,自動在合理範圍中適度超頻,此作法由於超頻範圍依然在處理器可掌握的程度中,不僅能有效降低對處理器本身的損害,又能帶來相對優異的運算。因此除非是追求極致效能,否則一般使用情境下並不需要特地購買支援超頻的 CPU。
NPU 會以 TOPS 標示 AI 運算能力,但因為現在沒有定義優劣的標準,因此購買最新一代產品確保性能就好。
作為 AI PC 的核心元件,NPU 的算力單位通常以「TOPS」表示,數值越高 AI 算力就越強。不過目前 AI PC 的應用才剛起步,各界尚未對 NPU 的效能標準達成共識,未來究竟需要多強的算力才能滿足需求也還是未知數,故現階段只要以最新一代的產品為優先,就能確保有最先進且最強的 NPU。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詳情 | ||||||||||||
---|---|---|---|---|---|---|---|---|---|---|---|---|---|---|---|---|
核心數 | 基本時脈 | 最高時脈 | 快取容量 | 執行緒數 | 支援作業系統 | 最高溫度 | 型號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腳位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保固期限 | |||||
1 | AMD超微 Ryzen 7 9800X3D | ![]() | 世界最強的桌上型處理器 | 8個 | 4.7GHz | 5.2GHz | 96MB | 16個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95ºC | AMD | AM5 | 5600MHz | 3年 | ||
2 | AMD超微 Ryzen 7 5700X3D | ![]() | AM4的最後一舞?舊機升級沒煩惱 | 8個 | 3.0GHz | 4.1GHz | 96MB | 16個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90ºC | AMD | AM4 | 3200MHz | 3年 | ||
3 | Intel英特爾 Core Ultra 7 265K | ![]() | NPU晶片加持,AI運算毫不馬虎 | 20個 | P Core:3.9GHz、E Core:3.3GHz | P Core:5.4GHz、E Core:4.6GHz | 30MB | 20個 | 不明 | 105ºC | Ultra 7 | LGA1851 | 6400MHz | 3年 | ||
4 | Intel英特爾 Core i5 14500 | ![]() | 大小核架構下放,兼顧省電與性能表現 | 14個 | P Core:2.6GHz、E Core:1.9GHz | P Core:5GHz、E Core:3.7GHz | 24MB | 20個 | 不明 | 100ºC | i5 | LGA1700 | DDR5:4800MHz、DDR4:3200MHz | 3年 | ||
5 | AMD超微 Ryzen 7 7800X3D | ![]() | 超大快取搭配強勁運算能力,專為遊戲而生 | 8個 | 4.2GHz | 5GHz | 96MB | 16個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89ºC | AMD | AM5 | 5200MHz | 3年 | ||
6 | AMD超微 Ryzen 5 8600G | ![]() | 內顯表現再進化,小主機的最佳選擇 | 6個 | 4.3GHz | 5GHz | 16MB | 12個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95ºC | AMD | AM5 | 5200MHz | 3年 | ||
7 | AMD超微 Ryzen 5 5600GT | ![]() | 強勁內顯效能,工作娛樂一把抓 | 6個 | 3.6GHz | 4.6GHz | 16MB | 12個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95ºC | AMD | AM4 | 3200MHz | 3年 | ||
8 | AMD超微 Ryzen 9 7950X | ![]() | 搭載16核心的新主流處理器 | 16個 | 4.5GHz | 5.7GHz | 64MB | 32個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95ºC | AMD | AM5 | 5200MHz | 3年 | ||
9 | Intel英特爾 Core I5 12600KF | ![]() | 性價比極佳的升級好選擇 | 10個 | P Core:3.7GHz、E Core:2.8GHz | P Core:4.9GHz、E Core:3.6GHz | 20MB | 16個 | 不明 | 100ºC | i5 | LGA1700 | DDR5:4800MHz、DDR4:3200MHz | 3年 | ||
10 | AMD超微 Ryzen 7 9700X | ![]() | 新世代的中高階生力軍 | 8個 | 3.8GHz | 5.5GHz | 32MB | 16個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95ºC | AMD | AM5 | 5600MHz | 3年 |
核心數 | 8個 |
---|---|
基本時脈 | 4.7GHz |
最高時脈 | 5.2GHz |
快取容量 | 96MB |
執行緒數 | 16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最高溫度 | 95ºC |
型號 | AMD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AM5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56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核心數 | 8個 |
---|---|
基本時脈 | 3.0GHz |
最高時脈 | 4.1GHz |
快取容量 | 96MB |
執行緒數 | 16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最高溫度 | 90ºC |
型號 | AMD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AM4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32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核心數 | 20個 |
---|---|
基本時脈 | P Core:3.9GHz、E Core:3.3GHz |
最高時脈 | P Core:5.4GHz、E Core:4.6GHz |
快取容量 | 30MB |
執行緒數 | 20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不明 |
最高溫度 | 105ºC |
型號 | Ultra 7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LGA1851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64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核心數 | 14個 |
---|---|
基本時脈 | P Core:2.6GHz、E Core:1.9GHz |
最高時脈 | P Core:5GHz、E Core:3.7GHz |
快取容量 | 24MB |
執行緒數 | 20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不明 |
最高溫度 | 100ºC |
型號 | i5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LGA1700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DDR5:4800MHz、DDR4:32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核心數 | 8個 |
---|---|
基本時脈 | 4.2GHz |
最高時脈 | 5GHz |
快取容量 | 96MB |
執行緒數 | 16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最高溫度 | 89ºC |
型號 | AMD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AM5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52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核心數 | 6個 |
---|---|
基本時脈 | 4.3GHz |
最高時脈 | 5GHz |
快取容量 | 16MB |
執行緒數 | 12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最高溫度 | 95ºC |
型號 | AMD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AM5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52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核心數 | 16個 |
---|---|
基本時脈 | 4.5GHz |
最高時脈 | 5.7GHz |
快取容量 | 64MB |
執行緒數 | 32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Windows 11、Windows 10、RHEL、Ubuntu |
最高溫度 | 95ºC |
型號 | AMD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AM5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52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核心數 | 10個 |
---|---|
基本時脈 | P Core:3.7GHz、E Core:2.8GHz |
最高時脈 | P Core:4.9GHz、E Core:3.6GHz |
快取容量 | 20MB |
執行緒數 | 16個 |
支援作業系統 | 不明 |
最高溫度 | 100ºC |
型號 | i5 |
內建顯示晶片GPU | |
腳位 | LGA1700 |
支援記憶體頻率 | DDR5:4800MHz、DDR4:3200MHz |
保固期限 | 3年 |
雖說自組電腦能挑選每個零組件,讓性能最符合自身需求,但對於入門者來說或許依然有些吃力。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由店家或品牌組建的電腦主機,同樣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如此一來也能保有部分挑選部件的樂趣。以下文章就介紹了相關主機的挑選重點,歡迎搭配參考。
第1名: AMD超微|Ryzen 7 9800X3D
第2名: AMD超微|Ryzen 7 5700X3D
第3名: Intel英特爾|Core Ultra 7 265K
第4名: Intel英特爾|Core i5 14500
第5名: AMD超微|Ryzen 7 7800X3D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