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全塔式機殼的選擇眾多,許多廠商如 Thermaltake曜越、Cooler Master酷碼等都有推出不同的商品。這次就要來介紹選擇全塔式機殼的一些訣竅,並挑選出多款擁有不同特性的商品推薦給各位,希望透過這些介紹能幫助大家挑選出合適的款式型號。
經營 Youtube頻道以前是名工程師,由於熱愛數位科技,經常開箱3C產品並拍攝成影片,藉此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更多人。 目前主力作品都會放在 YouTube頻道,除此之外也有經營 Facebook、Instagram 的粉絲專頁,以提供觀眾們更多互動的機會。
曾任家電3C賣場專員,現任遊戲實況主。蒼詠從大學時期組裝了第一台電腦以後就對3C產品有著極大的興趣與熱情,閒暇之餘也常上網關注各類科技產品的最新訊息。 2014年組了一台效能不錯的電腦後,實現了大學以來實況夢想,除了開台玩遊戲以外也會分享一些3C商品開箱在部落格或 Youtube 上,喜歡冷門或性價比極高的物件,立志從實用面讓對這些商品有興趣的人們都能得到有用的資訊,並運用自身的文字專長讓讀者可以透過深入淺出的敘述了解每樣商品的特色及優缺點。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特別是想要安裝大量硬碟,或因遊戲或功能需求,而需要安裝兩組以上顯示卡、CPU 的使用者,只有全塔式機殼可在容納這些零組件後,還有空間可設置散熱風扇及水冷系統,讓電腦在全力運轉時也能有效控制溫度,只要挑選喜歡的造型及空間設置,就可組出心目中理想的電腦主機。
了解了全塔式機殼的優點及魅力所在以後,接下來就趕快來看看挑選這類大型機殼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吧!
全塔式機殼的孔位跟其他擴充面板的設計有些不同,在挑選時請務必依照零組件類型購買相對應的商品。
首先必須確認支援的主機板尺寸與類型,最普遍的 ATX 主機板大小約305mm×244mm,其上還有「E-ATX」、「XL-ATX」、「HPTX」、「SSI-CEB」、「SSI-EEB」等更大尺寸的款式,在購買前請務必詳閱相關規格。除此之外,有些全塔式機殼無法安裝小尺寸的主機板,因此也要留意是否可向下相容「Mini-ITX」、「M-ATX」等商品。
另外,獨立顯示卡的長度大約為300mm左右,雖然全塔式機殼大部分都放得進去,但考量到硬碟架、水冷系統等零組件可能會佔用到前側空間,在挑選前請決定好需要安裝的項目,才能簡單篩選出適合的商品。
除了零組件規格會影響到機殼尺寸以外,如果有安裝其他部件的需求,在挑選也要記得確認是否能支援或容納這些配件。
內部擴充部分大概區分成5.25吋、3.5吋、2.5吋三種規格,5.25吋可安裝藍光光碟機及燒錄機;3.5吋及2.5吋則是硬碟的安裝空間,建議選擇至少可安裝6組的機殼為佳。只是目前除了可透過外部 NAS 以及外接硬碟等擴充容量,內建也有 M.2 SSD 可直接安裝在主機板上,對硬碟擴充的需求較低,因此還是建議事先確認個人需求,再挑選符合的商品即可。
像是對於進行圖片、影片剪輯的使用者來說,必須安裝大容量的 HDD 才能保存大量檔案,若能找到內部擴充性高的全塔式機殼,相信使用上會更加舒適方便。
如果想要安裝顯示卡與音效卡等眾多擴充裝置,建議機殼須內建8組以上的 PCI 擴充槽,尤其是為了打造頂級規格的個人電腦,可能會安裝2張以上的顯示卡,或增加像是影像擷取卡、無線網路卡等介面,若具備多組 PCI 槽,之後若想添加其他介面就能輕鬆容納。
一般來說,在組裝個人電腦時只會安裝1個電源供應器,但若因為機殼強大的擴充性,而設置多顆硬碟與眾多額外的零組件時,就可能必須透過2個電源供應器才能穩定運。所以若有這類需求的話,只要挑選可容納2個電源供應器的全塔式機殼,就不需再擔心供電問題。
想要兼顧冷卻效率與靜音的使用者,建議購買可安裝多組機殼風扇的款式。只要搭載的風扇數量越多,散熱效率便會越好,並且可透過降低轉速打造相對安靜的環境。另外,小尺寸風扇需提高轉速來強化散熱能力,而導致風切聲與噪音較大,因此大尺寸風扇相對會有優勢。若想進一步提高冷卻能力,則可確認機殼是否支援水冷系統,並且選擇適合的尺寸來安裝。
電腦在運作時產生的靜電以及磁場,加上散熱風扇的對流,很容易吸引灰塵、微粒附著在零組件及機殼上,而須定期清理才能維持良好的效能。若是安裝了相當數量的零組件,建議可挑選側板、前後面板都能拆卸,或是採用玻璃面板的商品,不但在組裝過程會較輕鬆,後續的清潔跟維護也能節省非常多時間。
對於想要自行組裝電腦的使用者來說,除了擴充性與組裝便利性以外,當然也要留意外觀。若喜歡運用 LED 燈光效果,可挑選有壓克力或玻璃面板的商品,尤其是強調 RGB 的電競主機,透側面版是非常受歡迎的款式;反之,想要維持低調簡約的氛圍,無透側的黑色機殼是個好選擇。
不過如果太過在意外觀而忽略擴充性,可能會導致無法安裝想要的零組件,因此仍建議以硬體規格、擴充性與便利性優先條件。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Lian Li聯力 ODYSSEY X | ![]() | 完售 | 隨心自如的強大擴充性 |
2 | CORSAIR海盜船 7000D AIRFLOW | ![]() | 網孔面板造就強大散熱能力 | |
3 | LIAN LI聯力 O11 Dynamic XL ROG Certified|O11DXL | ![]() | DIY 玩家最愛,簡單展示裝機成果 | |
4 | COUGAR美洲獅 DarkBlader-G | ![]() | 輕鬆整合機殼與零組件燈效 | |
5 | PHANTEKS追風者 ENTHOO 719|PH-ES719LTG | ![]() | 完售 | 堅實外觀帶來極高耐用度 |
6 |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XL | ![]() | 低調簡約,運作安靜無聲 | |
7 | COOLER MASTER酷碼 COSMOS C700P|MCC-C700P-MG5N-S00 | ![]() | 完售 | 輕鬆打造個人化硬體配置 |
8 | CORSAIR海盜船 iCUE 7000X RGB 鋼化玻璃全塔式ATX電競機殼|CC-9011226-WW、CC-9011227-WW | ![]() | 內部空間寬敞,清潔及拆裝皆方便 | |
9 | ADATA威剛 XPG BATTLECRUISER 戰巡艦電競機殼 | ![]() | 美觀且超值的入門款 | |
10 | GIGABYTE技嘉 AORUS C700 GLASS | ![]() | 絢麗的獨特外觀與 RGB 效果 |
近年來高階機殼紛紛朝向全模組化的標準前進,由 Lian Li 推出的 ODYSSEY X 便是其中佼佼者,全外殼都採用經過噴砂陽極處理的鋁合金材質,搭配可90°開闔的雙側折疊式強化玻璃面板,可展現出精心設計的內部配置。為了兼顧通風,在骨架連接處運用全開放式設計讓氣流可隨意進出,並且透過規劃好的風道達到最佳散熱效果。
當然機殼內的秘密不止於此,內建的可變型結構能自由切換成效能、效能R型以及性能型3種不同模式,分別對應空冷以及水冷兩種不同的散熱方式,連前 IO 面板的位置也能移動,超高的使用彈性令可玩性大幅提升。
7000D AIRFLOW 不只提供最大 E-ATX 的主機板安裝空間,預設配置也帶來極大的擴充性,包括已經規劃好的隱藏整線空間、 PWM 風扇集線器等,前面板的4個 USB3.0與獨立 USB Type-C 連接埠,也能滿足需要同時連接較多 USB 裝置的使用者。除了前後側以外,另外在側邊也提供最多可安裝4個機殼風扇的空間,想放入較大型的水冷也完全沒有問題。
由於採用與旗下中塔機殼相似的設計構造,透過完全開放的前網孔來進氣,這款全塔式機殼維持最標準的風道流向,標配前2後1、14cm ARGB 機殼風扇即可維持最基本的散熱能力,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優秀商品。
最令人驚豔的是在前方與側邊設置兩面強化玻璃面板,可將內部配置完整展現出來,內部也幾乎沒有任何擴充架遮擋,可任意調整水冷系統的走線,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氛圍,是國外 DIY 玩家相當喜愛的創作型機殼。
PHANTEKS 創立於2007年,在電腦機殼、一體式水冷等電腦零組件上已經深耕許久。ENTHOO 719是其推出的平價全塔式機殼,但依舊擁有相當程度的優勢,除了可自由更改成雙系統或雙電供的額外空間以外,側面板也能視使用者需求,在機殼風扇、2.5吋 SSD、3.5吋 HDD 之間自由切換,尤其頂部能容納最大420mm 的水冷系統,更是極少數商品才有的規格。
鋁材前面板搭配稍有厚度的鋼材骨架與外殼,讓整體的堅固程度更上一層樓,各網孔後也添加了魚骨架構與防塵網,有效封阻灰塵或異物進入機殼內傷害零組件,是集擴充性、運用彈性與耐用度於一身的傑出款式。
若是不太喜歡玻璃透側面板,想要低調一點的話,也有全封閉的黑色側板可以選擇,搭配方正簡約的外觀,不需要 RGB 燈光點綴也具備極佳質感。
高直立式機殼一般都因為重量與體積關係非常難搬運,COSMOS C700P 在上下方各安裝了2個鋁製把手,並且融入整體造型設計中,兼具美觀與實用性。左右側的曲面強化玻璃面板,則帶來極為寬廣的內部視野,各式零組件一覽無遺,幾乎每個機殼部件都能拆解的全模組化設計,不管是想要清理或自行改造都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內部所有擴充架也都採用模組化結構,可任意拆裝並且調整成想要的配置,像是將主機板與顯示卡旋轉90°或反向放置,讓整體對流更加順暢等,輕鬆成就客製化的使用體驗。
對於追求完備功能的高階玩家而言,這款全塔式機殼可說是面面俱到。不僅可容納12個120mm的風扇,同時還能安裝3個360mm的水冷系統,並具備多達10個2.5吋硬碟安裝槽。完全不用擔心空間不足,可充分滿足散熱及儲存需求。
更棒的還有,側版採用雙門式免工具設計,包含前端及頂部面板在內也能輕鬆拆裝,不論清潔或進行客製化改造都十分方便。此外,內部附有深達3cm的隱蔽式整線空間,有助於快速整合線材,打造簡約整齊的視覺感,讓使用體驗更上一層樓。
具備獨特造型的代價則是接近20kg 的重量,而且不但沒有提把輔助,前方與兩側的面板也沒有地方可下手,搬運時可能需要多人協力,相對較不方便。
主要差別在於機身體積與擴充性不同,全塔式機殼可以裝到 E-ATX規格主機板,也可支援多張顯卡擴充,適合給專業玩家、伺服器使用。中塔式機殼則是目前市面上最大眾的機殼,可以裝下主流的 ATX、M-ATX尺寸的主機板,也支援市售大部分的顯示卡,適合大多數的使用者。
低塔式顧名思義為體積最小的機殼,只能裝下 ITX小主機板等特定的尺寸,在擴充性上的限制也較多,像是顯示卡長度、塔散高度都有規定,但精小的機身對於外宿、移動型的使用者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
全塔機殼通常會放在比較高階、旗艦的定位,也因為本身的售價較高,所以材質上常選用像鋁製、加厚玻璃等比較昂貴的材料以增加豪華感。
電競取向的玩家可能還是會希望主機的外觀酷炫,所以挑選上可以盡量以具備大片玻璃者為優先,這樣便可以直接一覽主機內的零組件,若再透過 RGB燈效還可以表現自己獨一無二的美感信仰。
本篇說明了內部空間較大的全塔式機殼,而如果想同時參考其他尺寸的機殼商品,也可以繼續閱讀以下提供的主題,並配合個人需求比較看看哪種較適用,以讓後續零組件 DIY 時能更順利喔。
這次介紹了高直立式機殼的選購要點與推薦商品,不知道各位覺得如何呢? 不管是喜歡 DIY 組裝電腦,還是對散熱效果有極高要求,甚至是想安裝大量高階零組件的玩家,都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的內容,並按自身需求留意各項規格,相信就能找出最合適的款式!
第1名: Lian Li聯力|ODYSSEY X
第2名: CORSAIR海盜船|7000D AIRFLOW
第3名: LIAN LI聯力|O11 Dynamic XL ROG Certified|O11DXL
第4名: COUGAR美洲獅 |DarkBlader-G
第5名: PHANTEKS追風者|ENTHOO 719|PH-ES719LTG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