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避震器」不僅能調整車輛的高度,更有助於提升駕駛精準度以及操控感,可謂是愛車人士的得力助手。而目前市面上不乏 TEIN、HKS、TANABE 等等各家廠牌所推出的產品,且每個款式的構造、零件與調整方法也各有所異,不免令車主在購買時感到難以抉擇。
有鑑於此,本次將會說明汽車避震器的選購要點,並以排行榜的形式實際介紹十款人氣產品。當中除了上述品牌之外,更囊括了來自於台灣的 SF RACING、YELLOW 等品項,不論是知名品牌或是國產品牌都有相當優異的商品,各位不妨將此做為參考,挑選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款式,並藉由調整愛車高度來加強操控與穩定性,進而享受俐落自在的奔馳感受。
站主曾任職《汽車購買指南》等汽車相關媒體逾20年,資歷深厚且曾擔任《汽車年度風雲獎》評審委員。 目前經營的「tag關鍵誌」以汽車新聞及知識為主要核心,融合生活中各種新穎資訊,盼望在龐大又繁雜的網路資訊之中,tag出屬於讀者的潮流風格,也標記出你我的關鍵品味。
18歲自台中二中畢業後到了加拿大留學三個月,在加拿大的期間,首次知道世界的遼闊,立志於將來要做在國際間活耀的工作。喜歡冒險,曾經泳渡日月潭,參加蘭嶼馬拉松,以及單人24小時摩托車環台。目前到日本即將進入第8年,8年生涯皆在 SHAREHOUSE 度過,曾經接受過山口縣和熊本縣的電視訪問。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汽車避震器大多數是由彈簧與減震筒組合而成的懸吊系統,而改裝短彈簧或是行程較短的避震器,除了能帶來降低車身的視覺效果之外,亦有助於打造駕駛人所追求的操控感,使控制性能更上一層樓。
除此之外,各個汽車避震器的結構與特性也有所不同,有些著重於高速行駛穩定性,有的則能改善乘坐時的舒適度,大家可選擇自己所偏好的類型,以實現心目中理想的駕駛體驗。
首先將說明挑選汽車避震器時所需注意的重點,並分為性能、構造、使用方式等章節逐一進行剖析,以供消費者在實際購買前作為參考。
汽車避震器基本上能依車身高度調整方式,區分為筒身可調式、筒身不可調式及一體式三種類型,其各別的特徵都不盡相同,請大家根據自己重視的機能加以選擇。
針對重視駕馭感受及精準操控度的車主,建議挑選筒身可調式的汽車避震器,其可依據駕駛需求調整車身的高度,以及減震筒阻尼設定,同時避免觸及底盤的風險。然而另一方面,此類型避震器的缺點在於價格普遍稍高,且安裝時需有專業人員,協助精確測量最佳高度與設定阻尼,加上拆卸和安裝手續也較繁雜,選購前還需多加留意。
目前市面上有能以電子調整阻尼、氣壓改變車高的最高規格避震器,有它便能一指輕鬆完成避震器的所有設定,相當輕鬆便利,但價格當然也在所有款式中最為昂貴。
若沒有需要特別調節車身高度、並且注重產品的性價比,便可參考筒身不可調式的避震器。它拆除零件的步驟,能藉由扳手直接進行調整,不僅作業過程迅速簡便,市場價格也低於筒身可調式類型,可謂是 CP值優秀的好選擇。不過在透過此類產品調整高度之後,需注意避震器彈簧的初期負重是否產生變化,以免因不堪負荷而觸及底盤。
一體式避震器的優點便是價格實惠,較前述兩種款式都更為平易近人,相當適合將預算視為第一考量的消費者。但是相對地若對於阻尼、車身高度不滿意,它無法提供太過細微的調節,購買前務必仔細衡量自身需求。
由於行駛環境與減震筒的結構和上座有著密切關聯,因此車主在挑選時,別忘了一併思考未來將常用於運動賽道或是日常駕駛。其中減震筒的作用在於吸收外界衝擊,並可分為單筒式及複筒式;而上座則是負責固定避震器與車身,共有魚眼上座與軸承上座兩種可供選購。
若改裝避震器的目的僅為追求運動化、精準操控和攻略賽道,單筒式結構搭配魚眼上座是最受歡迎的搭配。單筒式減震筒擁有卓越的散熱能力,能在長時間疾行下保有安定的阻尼,並透過大型活塞發揮出強大的力量;同時在安裝上的自由度也較高,種種優點都吸引著愛好精準操控度的消費者;唯獨乘坐時的感受略偏硬實,此點務必多加留意。
另外,魚眼上座的特徵是能夠直接傳導震動,進而發揮避震器原有的性能,部分款式還能調整鎖定角度,使得傾角、束角擁有更廣的調整範圍,讓車主可期待藉由此類產品提升過彎的安定與精準度等等。
而魚眼上座缺點則與上述相同,皆為乘坐時的硬度較高,尤其與賽道用單筒避震器搭配後,路面衝擊感及回饋極為明顯,因此非常不建議使用在一般道路,不僅毫無乘坐舒適性可言,時間一久還會造成未同步強化的車身結構變形甚至損壞,不可不慎。
無論是日常用車、或為了使愛車更具運動型的視覺效果,都可選擇複筒式的減震筒與軸承上座。複筒式構造有利於維持壓縮行程,且可透過較低的填充氣壓來避免反作用力,進而提高乘坐時的舒適度,與前述的單筒式產品略有不同。
至於軸承上座的接合處是以橡皮製成,因此又被稱為橡皮上座,除了能運用於避震器之外,市面上亦不乏售價平實的款式可供挑選。而若論其唯一的缺點,便是對於提升奔馳性能較無所助益。
如果希望實現自己所愛好的乘坐體驗,不妨挑選可調整阻尼的款式,只要對減震筒的功效加以微調,便能打造各式各樣的乘車感受,從面對坑洞也能如履平地的柔軟舒適感,乃至於跑車般穩固有力的程度皆不成問題。但由於此部分的調節方式極為精密複雜,若不擅於如此繁複的作業或無調整的必要性,則建議選用與車款相對應的固定式避震器以求簡便。
欲長久使用汽車避震器,不易損壞的耐用款式、或是附有保固的產品將會是最佳選項,以下會針對此部分加以說明。
除了行駛性能與乘坐舒適度之外,耐用度亦是挑選汽車避震器時的考量重點之一,而為了避免修理與保養所帶來的諸多不便,建議購買採用原廠零件的產品,若沒有特別要求視覺感受與操控性,原廠避震器在保固期間內至少能提供一定的保障。此外,也不妨參考複筒式的減震筒,藉由較低的壓力以減少零件磨損。
絕大多數的汽車避震器都附有保固服務,並會依照安裝日期與行駛里程等因素加以訂定期限,當期限內出現故障時便可迅速送修,由於汽車避震器的價格不菲,保固期越長對消費者而言自然越是划算。許多產品的保固期都設定為1年或是里程數1萬公里,但也有少數品項提供3年或里程數6萬公里的期限,大家可在購買時多加確認,以便能長時間安心使用。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TANABE COMFORT-R CR 避震器 | ![]() | 兼顧性能與舒適度 | |
2 | SF Racing 舒適版高低軟硬可調避震器 | ![]() | 完售 | 帶來平穩的城市駕駛體驗 |
3 | SILVERS NEOMAX S 運動版 避震器 | ![]() | 完售 | 具40段阻尼力調節幅度 |
4 | BC Racing V1系列 道路版高低軟硬可調避震器 | ![]() | 完售 | 可自由選擇上座種類 |
5 | SILVERS NEOMAX 避震器 | ![]() | 保固期長達15個月 | |
6 | BLITZ DAMPER ZZ-R 避震器組 | ![]() | 完售 | 職業賽道上的專業品牌 |
7 | YELLOW SPEED RACING 3代 避震器 道路版 | ![]() | 堅持採用頂級零件 | |
8 | TEIN FZ 避震器|TEIN-ODY15-FZ | ![]() | 日本職人精神的最佳體現 |
有別於同系列的賽道或山路適用避震器,這款商品的主要訴求為乘坐時的舒適度,且因經由在地團隊研發生產,故更能針對台灣的路面性質加以設計,並降低在高速轉彎或急停時的顛簸,為車主與乘客打造安心自在的乘車環境。
其次,避震器彈簧是以日本進口的頂級鋼材所製,能避免長時間使用下發生變形,同時便於自行調整而不致損壞,再搭配上可調式的阻尼段數,讓愛車人士可盡情享受改造的樂趣。
在一般道路適用的避震器當中,此款產品將懸吊性能提升至運動等級,並在安全至上的前提下,讓喜愛速度感的車主能享受到駕馭快感。不但在急駛過彎時更顯踏實,還能避免因路面的凹凸孔洞而產生晃動或暈眩,且阻尼力調節多達40段數,可使行車體驗更臻完美。
至於產品的細節亦是極為講究,所有上座皆依據不同車款而個別進行設計,在延長耐用與實用性之餘,車主也無需自行更換適合的零件,整個安裝過程都簡便又輕鬆。
如同選購要點中所述,軸承(橡皮)上座與魚眼上座皆有各自的優點與功能,而這款避震器便少見地可依據車款提供不同的搭配,免去了車主得自行挑選的麻煩,讓專業廠商直接為愛車找出最適合的款式,進而達到吸震的作用。
除此之外,此產品不但具備阻尼段數30段,彈簧部分亦可供自行變更係數,每個使用者都能因應自己的需求和路況環境加以調整;同時藉由全長可調式的結構,以確保駕駛時的操控感絲毫不受影響。
有在關注國際賽事的愛車人士可能對於 BLITZ 並不陌生,其不僅為日本知名的避震器製造商,更彙集了無數賽道上所累積的經驗,打造出此款日常生活中亦適用的款式,讓您無需是專業賽車手,也能體驗絕佳的操控性能。
產品前後均有提供32段的阻尼調整,並可自行降低車體高度,同時透過鋁合金技術避免彈簧的負荷過重,藉以提升耐用年限。不過此商品的美中不足之處莫過於價格相對高昂,恐怕會令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望之卻步。
看完了詳盡的介紹以及人氣排行榜後,大家心中可能對於汽車避震器仍存有些許疑問,以下彙整出由專家解答的常見問題,以便在實際購買前為車主們先行解惑。
A:除了因追求性能與舒適度而更換避震器之外,當產品受到損傷時亦應立即更換。避震器一旦損壞,可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狀況,例如輪胎磨損不均勻、行經凹凸路面時感到懸吊系統觸底、車輛偏向或跳動等等,此時務必要立即進行檢查以策安全。
A:雖然日本製造的汽車避震器名聲遠播,但其實許多台灣品牌在歷經長久的代工經驗後,所研發的產品亦具備不落人後的高品質,且通常價格也會較為平易近人。選購時,重點在於選擇品質有保障,售後服務也完整的產品,各位可依據需求與預算評估選購。
A:對於時常自行改造車輛的使用者來說,更換避震器可能不成問題;但若是不擅於此作業的車主,則建議盡量由專業人士協助安裝,以避免因小疏漏而造成危險。此外,更換避震器以後務必同時接受四輪定位檢查,以確保車輛的機械幾何角度未受改裝而影響,依舊能夠正常行駛。
閱讀完本文內容之後,想必大家對於汽車避震器已有了更深的認識。無論是行駛於城市巷弄、山間道路,或是賽車競速的愛好者,皆可藉由更換適當的避震器,讓駕駛的控制力以及乘坐的舒適度更加完美。各位不妨將人氣排行榜作為參考,並從中選出符合需求的產品,立即為愛車進行升級與改造吧。
第1名: TANABE|COMFORT-R CR 避震器
第2名: SF Racing|舒適版高低軟硬可調避震器
第3名: SILVERS|NEOMAX S 運動版 避震器
第4名: BC Racing|V1系列 道路版高低軟硬可調避震器
第5名: SILVERS|NEOMAX 避震器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