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或是觀看影片時想要把聲音開大,但又怕喇叭吵到其他人,尤其在公共場所勢必得顧慮別人的眼光,這時候耳罩式耳機就是一件非常方便的工具。不過市面上商品眾多,包括 SONY索尼、audio-technica鐵三角等都推出了不同價位與功能的款式,一時之間還真的很難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型號。
這次就要來介紹一些挑選耳罩式耳機的小訣竅,包括各場合所適合的商品種類、有線與無線藍牙配對的類型差異等。另外還精選出10款各有特色的商品作為推薦,希望大家在參考過後,都能依照個人用途購買到最適合的款式喔!
從學生時代開始接觸影音設備至今十餘年,常常在部落格或Youtube分享生活及音響、汽機車相關資訊,有時也會拍攝開箱影片。 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或時代,可以從音樂開始解讀,並且擁有適當的玩物精神可以增廣見聞,讓生活充滿趣味與動力。
曾任家電3C賣場專員,現任遊戲實況主。蒼詠從大學時期組裝了第一台電腦以後就對3C產品有著極大的興趣與熱情,閒暇之餘也常上網關注各類科技產品的最新訊息。 2014年組了一台效能不錯的電腦後,實現了大學以來實況夢想,除了開台玩遊戲以外也會分享一些3C商品開箱在部落格或 Youtube 上,喜歡冷門或性價比極高的物件,立志從實用面讓對這些商品有興趣的人們都能得到有用的資訊,並運用自身的文字專長讓讀者可以透過深入淺出的敘述了解每樣商品的特色及優缺點。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mybest 根據客觀的採訪及調查,每月建立2000多款商品資訊數據。並且在每篇文章製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其中包含嚴謹的調查,以及與各領域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豐富的知識及準確的情報製作文章,提供值得信賴的內容。
一般來說,大約在8000~12000元左右就可以挑選到水準出色的耳機,知名品牌如 SENNHEISER、AKG、SHURE 都將核心技術置入於此價格區間的產品,可以讓消費者長時間使用,不必擔心會在購買後很快就想再升級。
在購入耳罩式耳機前,建議先確認整體結構、耳罩類型以及喜好的音樂類型等小細節,立定大方向以後再來進行篩選。但在閱讀產品規格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比較難懂的專有名詞,接下來就會針對這些關鍵項目來說明,請大家依照個人需求挑選適合的商品。
耳罩部分是此類型耳機的主要結構,像驅動單體等發聲結構全都包含於其中。依照外殼設計則分為「封閉式」及「開放式」兩種類型,首先就要來介紹這兩者的特色及差異。
封閉式耳機顧名思義,是透過完全密閉的外殼將聲音牢牢鎖在其中。除了不容易漏音以外,就算再細微的聲音也能聽得清楚;加上外界的環境音也不會參雜進來,因此能完全專注在播放的音樂上。除此之外,封閉式耳機的重低音表現也比較厚實、不空洞,很適合喜愛觀看影片的使用者選購。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聲音都被關在耳罩中,聆聽起來比較沒有立體的空間感;也有些耳罩比較悶熱而不適合長時間配戴。另外在戶外使用時更要注意周遭狀況,避免因為聽不到環境音而發生意外。
單討論音質的話,會優先推薦 AKG、SHURE、SENNHEISER、Audio-Technica、WESTONE 等品牌,其都以卓越的聲音哲學備受好評。
開放式耳機利用耳罩的多孔設計來平衡內外聲壓,優點就是具備了非常乾淨、清晰的音質,而且耳朵幾乎不會承受壓迫感,就算長時間配戴也不容易疲勞,推薦給注重空間感跟聲音延伸度的音樂愛好者。
不過低音的表現不是很渾厚,聆聽電子舞曲或搖滾樂等類型的音樂可能會稍感遺憾。加上此類型較容易漏音,故不適合在捷運等開放空間使用,建議在室內才能發揮出開放式耳機的全部潛力。
耳罩的形狀會影響到配戴舒適度以及聲音表現,一般來說區分成「覆耳式」及「貼耳式」兩種類型,此部分也建議依照習慣跟喜好來挑選。
絕大部分的耳罩式耳機都採用覆耳式耳罩,由於其能將耳朵完整包覆,配戴後幾乎不會滑動而擁有著十足的穩定度,即便久戴也不易產生疲勞感。此外,這類型耳機的音質通常都在水準之上,也能有效隔絕環境噪音,而可帶來極致的聆聽體驗,若有錄音監聽等需求即可大膽考慮萬元以上價位的產品。
直接將耳罩壓在耳朵上的貼耳式,耳機本體重量通常也較覆耳式輕上許多。此外,此類型配戴起來十分輕鬆、透氣,長時間使用也不會使耳朵感覺到疲勞。但貼耳式較注重各音域的平衡性,相較下不容易感受到部分音域的獨特音色,但若想單考慮長時間使用下的舒適度的話,貼耳式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耳機的連接方式區分成「有線」與「無線」兩種,接下來就要介紹各自的優缺點,請參考這些項目以後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類型。
有線連接的耳機因為直接透過音源線傳輸訊號,而不容易出現衰減的狀況,同時也降低了混入雜訊的機率,使音質的整體表現比無線式來得好。而且商品不必配對、隨插即用,聲音也不會出現延遲的問題,不僅適合用來觀賞影片、直播、玩遊戲,也很推薦重視聲音表現的使用者選用。
不過傳輸線的長度有限,使用時需要將播放裝置放在近身處,也可能一不小心拉到而斷線。如果有這層顧慮的話,近期市面上也有可換線的商品可以選擇。此類型除了便於更換新線外,也能直接選用材質較佳的線材提升音質,想延長耳機壽命的話不妨嘗試看看這類型的商品。
無線連接的好處是不會受到音源線長度的限制,跟播放裝置距離10m 內通常都能順利接收訊號,不管是想躺在床上使用還是走動都沒有問題,在戶外活動時也非常方便。
雖說使用時可能要注意偶發的延遲跟斷訊狀況,而不太適合拿來觀看影片或玩遊戲,但以現今的藍牙技術而言已經幾乎不太會發生,此時則需要注意耳罩式耳機是否採用低延遲的傳輸版本,像是 aptX HD、aptX LL 等都是延遲極低的類型。
其餘也可確認商品可連續播放多長的時間(續航力),避免使用到一半突然沒電的狀況發生。若想更進一步了解無線式耳機,不妨參考以下連結中的說明。
每款耳機在高、中、低音域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如果想了解各商品的音域強項,除了參考專業的波型圖,也可以從規格表中的「響應頻率」來判斷。其通常會以「○○Hz~○○kHz」的格式標註,如果喜歡聆聽重金屬、搖滾樂等有震撼力的音樂,建議選擇下限在100Hz 以下的商品以強化低音表現;至於流行音樂等人聲偏多的類型,則上限在20kHz 以上較不易爆音,大家可依照喜愛的音樂類型挑選相應的商品。
順道一提,隨著網路跟音訊編碼技術的進步,最近出現許多支援播放高解析度音樂(Hi-res)的串流網站,Hi-res 相較 CD 能多容納6.5倍的資料量,進而忠實描繪出音樂的細節及層次。根據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的規範,只要支援40kHz 以上響應頻率的耳機就能獲得 Hi-res 的認證標章,想聆聽高解析度音樂的人,就可將此做為選購時的判斷標準之一。
理論上響應頻率越寬廣,就能聽到更多的聲音細節,但若講究的是聲音質感與音色走向,就無法單靠響應頻率來判斷。更準確地來說,音質與音色無法透過任何數據來標示與量化,必須親自聆聽體驗才能評估自己是否喜歡。
市面上也有許多針對特定用途推出的耳罩式耳機,例如在觀看影片時想體驗媲美電影院的震撼聽覺,可挑選支援5.1ch 或7.1ch 的「環繞立體聲耳機」;至於「監聽耳機」則以高還原度的聲音表現為強項,正適合重視音質的使用者選用。
若是想在玩遊戲時配戴的話,「電競耳機」不僅戴起來舒適,還內建能跟隊友溝通的麥克風;部分商品更兼具了環繞音效功能,讓聽聲辨位變得更加容易。此時挑選上可著眼於重量輕的款式,經常長時間配戴建議重量在450g 以內,並考慮有線耳機來解決緊張時刻的電力續航問題。
針對個人單機遊戲為主的玩家,可選擇有環繞效果、播音品質較佳的耳機,藉此營造沉浸代入感。而線上遊戲的節奏普遍較快、講求多人合作,在播音品質上的講究可以放低一些,改而注重穩定清晰的麥克風的收音;也建議選擇貼近嘴巴的收音方式,比另行架設麥克風的語音更加清晰穩定。市面上如 ASUS ROG、Logitech、Razer 都推出了許多遊戲用高階耳機。
由此可知,如果購買耳機是為了特定用途的話,只要參考這些針對不同目的設計的商品,就能更快速找出適合自己的款式了。
降噪功能可分為主動式以及被動式,而在開始挑選之前,應該先了解自己想要解決的噪音為何,才能夠選擇到真正適合的產品。主動式降噪是利用聲波抵銷的原理將雜音消除,可有效阻擋低音頻率的噪音,降低車輛運行或周圍人聲等環境音的音量,不僅適合用於工作或讀書等場合,即使在捷運、公車上聽音樂也能享有純淨清晰的聲音表現。
針對中高音頻率以上的噪音,則可以從採用物理原理的被動式降噪著手,此類耳機會利用特殊材質、形狀或耳塞貼合度來吸收雜訊。但無論是何種方式,走在馬路上都要特別注意周遭安全,以免忽略環境的警示音而發生意外。如果想深入了解降噪耳機的性能,也可參閱下面連結的內文。
商品 | 圖片 | 價格 | 推薦重點 | |
---|---|---|---|---|
1 | HyperX Stinger Core Wireless|HHSS1C-BA-BK/G | ![]() | 完售 | 聽音辨位、掌握戰場先機 |
2 | audio-technica鐵三角 專業型監聽耳機|ATH-M50x | ![]() | 超值的錄音室監聽級耳機 | |
3 | Beyerdynamic 監聽耳機|DT990 PRO 250ohms | ![]() | 進入發燒殿堂的敲門磚 | |
4 | JVC Wood 系列 Hi-Res 耳罩式耳機|HA-SW02 | ![]() | 完售 | 溫暖又細膩的木質外觀 |
5 | SONY索尼 無線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3 | ![]() | 智慧聆聽功能適應各種場合 | |
6 | SENNHEISR聲海 開放耳罩式耳機|HD600 | ![]() | 歷久不衰的人氣商品 | |
7 | SHURE 旗艦級錄音室耳機|SRH1840 | ![]() | 完售 | 各音域表現達到絕妙平衡 |
8 | AKG 無線耳罩式耳機|N60NC | ![]() | 完售 | 小巧好攜帶,降噪功能出色 |
9 | Logitech羅技 7.1 LIGHTSYNC 遊戲耳機麥克風|G633s | ![]() | 絢麗RGB特效,專業玩家必備 | |
10 | Beats 耳罩式耳機|Solo3 Wireless | ![]() | 兼具時尚及功能性 |
HyperX 專門推出電競相關的周邊配件,這款耳機是以在玩家中有不錯評價的 Stinger Core 改良而成,將連線方式替換成2.4GHz 無線接收器,不須再受到傳輸線的限制;而且完整保留其輕量容易配戴的優勢,位於側邊的音量調整旋鈕也十分方便。當然搭載降噪功能的麥克風更是一大亮點,若想靜音麥克風,只要往上轉90°收起即可,不需要進行其他操作。
除了在合理價位下提供極佳的易用性以外,還能透過專屬軟體 HyperX NGENUITY 輸出虛擬7.1聲道的環繞音效,玩遊戲時可清楚聽到槍聲、腳步聲的方向與遠近,從而獲得相對較佳的體驗。
以中階價位的耳罩式耳機來說,這款幾乎能夠比擬許多動輒破萬元的款式。其不但擁有高階耳機才會配置的可換線結構,平常如果會將耳機掛在頸部的話,只要將耳罩翻轉朝上便可聽到聲音,便利性方面無可挑剔。此外,低阻抗的特性可搭配智慧型手機使用,更不會有減損音樂細節的問題,很適合從事音樂工作、或是想在中價位找到高性價比耳機的使用者。
不過耳罩跟頭帶緩衝墊屬於容易脆化的材質,使用久了有可能變色或是裂開。雖然對要求耐用度的人來說可能不甚完美,但整體來說已是個瑕不掩瑜的優秀耳機。
秉持德國工藝與專業聲學系統調教的 Beyerdynamic,一向受到許多使用者的歡迎。DT990 PRO 以高剛性金屬框架搭配柔軟的頭帶與耳罩,配戴起來極為舒適,再加上透過半開放式設計獲得極佳的空間感,聆聽音樂時較不悶熱;搭配彈性與力道俱佳的低音域、清晰且細節畢現的中高音,能完整凸顯各樂器的表現力,在聆聽大編制的音樂類型時感受十分強烈。
即使因為阻抗相當高,需要搭配適當的 DAC 才能發揮出完整的潛力,但其三頻均衡與高解析的特性,除了當作專業的監聽耳機以外,用於一般日常聆聽音樂時也能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是具備極大潛力的耳罩式耳機。
在茫茫耳機海中,這款商品是相當引人注目的存在,原因在於其外殼跟振膜並非使用了常見的合金材料,而是以紮實的樺木原木製作而成。它能有效抵銷不和諧的震動跟聲波,並透過新型的「高能量磁力迴路」推動,打造出跟其他耳機不同、既溫潤又清晰無比的聲音表現。並為了減少空間中的反射,耳罩內部也僅用一片黑紗隔層,而能清楚看見內部驅動單體的構造。
本產品從裡到外都散發出溫暖動人的氛圍,再加上每一支耳機都的木質紋理皆不相同,在性能跟外觀上都獨一無二,很適合質感與聲音表現並重的使用者作為選項。
以電子科技見長的 SONY,其推出的耳罩式耳機也不令人失望。此產品以優異的聲音品質搭配全新的 QN1降噪晶片,可不失音樂的任何細節過濾掉環境雜音;同時也特別針對飛航時設計出獨特的大氣壓降噪優化功能,就算身在萬里高空也能體驗絕佳的音質表現。另外還能透過專屬 app 快速調整環境設定與降噪等級,在兼顧安全性及與他人正常溝通的狀況下盡情享受音樂。
而規格方面也相當強大,不僅響應頻率範圍廣,更同時兼具阻抗低、續航力高的優點。如果無論是常出國差旅或注重音質的使用者,這款耳機在任何地方都能帶來極佳的聆聽體驗。
已經推出20多年的這款耳罩式耳機,可以說是發燒友間傳頌已久的經典商品。原因除了開放式結構帶來的極佳空間感外,經過細心校調的磁石系統也完美還原出細膩、純淨的聲音表現;再加上極為寬廣的響應頻率範圍,與支援 Hi-res 高解析度音樂的特色,即使跟後續推出的耳機相比也毫不遜色,很適合剛踏入音響設備領域的使用者購買嘗試。
可惜的是耳機阻抗值相當高,需要推力足夠的擴大機才能順利播放音樂,而無法直接連接電腦或是智慧型手機使用。如果家中沒有相關的音響設備,建議同時參考其他商品會較好。
這款屬於專業級的耳罩式耳機,從線材到整體結構都用心打造。機身包括可拆式耳機導線以及堅固的鋼製支架,再搭配柔軟舒適的襯墊,就算是長時間配戴也不容易感覺到疲勞。另外,開放式的結構能夠將聲音延展到極致,而擁有著相當具深度及韻味的聲音表現,如果比較喜歡自然、不厚重的聽感,這款商品十分值得入手來嘗試看看。
然而相較於同類型商品來說,這款耳機的價格稍微昂貴了一點。雖然開放式的設計使其擁有優異的音質,但容易漏音且不具降噪機能,較建議作為室內用的耳機較能完美發揮它的特長。
這款耳罩式耳機曾經榮獲德國 IF設計大獎,具有許多便利與強化音質表現的設計巧思。像是先進的主動降噪技術,確保聽音樂時不會被其他環境音打擾;而在藍牙配對部分也採用高傳真的 aptX編碼,使傳輸到耳機上的數位訊號幾乎保有無損品質,能夠得到接近原音的表現。再搭配具有極高精準度的音色校準,讓各音域都擁有絕佳音質與柔和又不失層次的聲音表現。
收納的設計以簡易的折疊方式大幅縮減體積,包裝內還附贈質感極佳的攜行袋。好攜帶再加上高規格的聲音表現,想在旅途中享受優質音樂體驗的使用者也能感到滿意。
這款專為電競推出的耳罩式耳機,搭配新一代的 DTS HEADPHONE:X2.0環繞音效,使聲音方位比一般的7.1聲道還要精確,在玩射擊跟動作遊戲時,便能更清楚地分辨腳步聲或槍聲從何而來。機身上除了電源鍵跟音量調整旋鈕以外,還特別增加了數個自定義按鈕,只要透過專屬軟體就能設定各種功能;再加上可自由調整的燈光特效,對遊戲玩家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
不過,既然是玩遊戲時專用的耳機,音質表現上就沒有這麼出色。尤其在開啟7.1聲道時會使聲音變得平板,聲音表現也較注重在低音聲響,剛使用時可能會需要時間習慣其特色。
由於每個人的耳朵與頭型不盡相同,因此建議至實體店面試戴感受舒適度。如果覺得耳罩不會壓迫耳廓,且不易產生頭部被夾住的感覺(俗稱夾頭),即是適合長時間配戴的款式。特別是戴眼鏡的使用者,常會困擾於耳罩式耳機擠壓到眼鏡,或是鏡框會影響到耳機的貼合度,導致音質與隔音效果無法完全發揮。雖然也有商品標榜適合眼鏡族群專用,但考量眼鏡的造型眾多,仍然建議親自試戴評估最為準確。
由於佩戴耳機時難以避免產生磨擦,加上汗水、油脂的影響,耳罩內的海棉必然會產生損耗。但如果能盡量減少磨擦,並在每次使用完畢之後,以完全擰乾的纖維布去除油脂與汗水、保持乾燥,還是可以有效延長海棉的壽命。此外,因為每一款耳機的材質不一,所以如欲使用特殊的清潔保養品,也建議先向品牌廠商確認是否適宜。亦可另外準備一組備用海綿,並一樣記得要將備品保持乾燥為佳。
這次介紹的耳罩式耳機都屬於較專業的款式,對於預算較少但想在合理範圍內找到適合的商品的讀者,只要閱讀連結中的文章,便可了解市價3,000元左右並同時擁有較佳音質的耳機款式,有興趣的話可以前往觀看。
3C商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不同價格帶的耳機在聲音表現上確實也有所差距,但透過本篇的介紹便可掌握高性價比產品的特色所在。如果要挑選到一款中意的耳罩式耳機,不僅功能性、外觀設計等都要仔細考量,也要多方參考各種類型的優點,這樣才能盡情享受音樂、電影或是遊戲的箇中樂趣喔!
第1名: HyperX|Stinger Core Wireless|HHSS1C-BA-BK/G
第2名: audio-technica鐵三角|專業型監聽耳機|ATH-M50x
第3名: Beyerdynamic|監聽耳機|DT990 PRO 250ohms
第4名: JVC|Wood 系列 Hi-Res 耳罩式耳機|HA-SW02
第5名: SONY索尼|無線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3
看更多排名商品介紹參考製造商、品牌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所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