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
本次主題將說明選購4K電視的訣竅,並參考網友評價與購物平台的銷售情形,精選出 LG樂金、TOSHIBA東芝、Samsung三星、HERAN禾聯、SONY、Haier海爾、AOC 等品牌的人氣商品,以排行榜的形式推薦介紹,希望能幫助大家快速找到符合預算與性能要求的4K電視。
從學生時代開始接觸影音設備至今十餘年,常常在部落格或Youtube分享生活及音響、汽機車相關資訊,有時也會拍攝開箱影片。 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或時代,可以從音樂開始解讀,並且擁有適當的玩物精神可以增廣見聞,讓生活充滿趣味與動力。
曾任家電3C賣場專員,現任遊戲實況主。蒼詠從大學時期組裝了第一台電腦以後就對3C產品有著極大的興趣與熱情,閒暇之餘也常上網關注各類科技產品的最新訊息。 2014年組了一台效能不錯的電腦後,實現了大學以來實況夢想,除了開台玩遊戲以外也會分享一些3C商品開箱在部落格或 Youtube 上,喜歡冷門或性價比極高的物件,立志從實用面讓對這些商品有興趣的人們都能得到有用的資訊,並運用自身的文字專長讓讀者可以透過深入淺出的敘述了解每樣商品的特色及優缺點。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目前除了中華電信提供的 MOD 以外,地方有線電視大多數還是提供 FullHD 的節目內容;即使如此,隨著面板技術進步,液晶電視漸漸邁向平價化、大型化的趨勢,市面上43吋以上的款式,內建4K面板的型號也越來越多,由此可知高解析度已成為主流規格,因此若想為家中添購液晶電視的話,建議還是以4K為主,以應付未來的畫質需求。
而為了提升觀看體驗,各品牌也積極研發用於呈現高品質畫面的處理器晶片,透過分析並區分場景內主體與背景的方式,使高畫質影像的立體感與景深更加突出,除了能完美還原出4K的細節,面對以 FullHD 解析度播放的有線電視、Youtube 等媒體也能享有極佳畫質。
尤其近年來的影像處理引擎爭相導入AI運算技術,除了能夠提供4K串流的 Youtube 等平台以外,幾乎所有影片都可透過升頻提供高解析度的畫面,對於沒有內建此類技術,僅能透過電腦顯示卡提供相關功能的一般電腦液晶螢幕來說,在非電腦的訊源下,畫質細節與液晶電視會有相當程度的差距,這也是4K電視佔有優勢的重要因素。
現階段4K電視的相關重點技術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由於在8K電視普及上市並開始發展訊號來源與8K影像相關技術前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而可以說現在正是購入4K電視的好時機。
各品牌的電視尺寸,取決於液晶面板廠提供的固定規格。隨著科技進步、製造成本下降,市面上的主流機型目前都以較大的55吋與65吋為主,不但選擇眾多,也是價格、性能競爭最為激烈的區段。除了常見的 LED 以外,還有更加先進的 OLED 面板類型,搭配具備尖端技術的影像處理引擎以及揚聲器,對注重音質與畫質的使用者來說相當有吸引力。
至於50吋的產品,由於液晶面板的供給限制,反倒沒有特別出色的款式,也鮮少搭載 OLED 的機種,若尋求大尺寸、高畫質的4K電視,請務必留意55~65吋並且採用 OLED 面板的型號;而因為空間或觀賞距離的因素,有小尺寸需求的話,則建議以42、43吋為主,才容易有相對良好的體驗。
不論是電視、智慧型裝置還是各種顯示器,這類型產品的價格差異主要還是在於對比度和畫面速率。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認為解析度是造成價格差異的主要因素,但實際上它對價格的影響相對較小。
良好的對比度可以呈現清晰的暗部細節和深沉的黑色,而畫面速率則確保遊戲畫面的流暢度。電視和顯示器的發展已非常成熟,就像更高階的手機或電腦一樣,品牌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高價位的電視固然在硬體上有優勢,但是否值得購買依然需要消費者思考自身的需求和講究程度。
此外,科技的進步其實已經使許多平價產品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甚至超出預期,例如音響、手機、汽車、服飾等。當然,對品質有更高要求的使用者來說,可能還是願意花費更多的預算來選擇符合自己標準的產品。
查閱4K電視的規格表時,眼前大量的專有名詞想必讓許多人一頭霧水吧。接下來我們會針對類型及性能做說明,希望能解決大家選購時的疑惑。
近年來除了傳統 LED 以外,採用 OLED 以及 mini LED 面板的液晶電視也開始出現在市面上,能帶來相對較佳的畫面表現。舉例來說,mini LED 透過比一般 LED 更小的背光配置,在拉高整體亮度的同時,亦可進行細微的區域光量控制,因此能擁有更加清晰明亮的觀影體驗。
至於 OLED 則以無背光像素結構作為主打特色,除了能夠顯示出更加純粹的黑色背景以外,也因為相鄰像素的亮度差距較大,可藉此凸顯出陰影的色差,打造出立體感、色彩深度都極為出色的鮮豔畫面,並且還原出接近肉眼所見的真實影像,若對畫質有所要求的話,建議可選擇搭載 OLED 的款式型號。
無論是 mini LED 或是 OLED,與一般 LED 相比都更具優勢,畫質提升相當有感,兩者並沒有高低之分,可依照個人喜好與使用環境亮度挑選適合的類型。
如果經常觀賞電視節目和電影,就需要特別注意電視的對比度和色彩豐富度。影視作品通常包含許多暗景和精心設計的畫面,優秀的對比度能確保在暗景下呈現深沉的黑色。若對比度不佳,黑色可能變灰色,不僅顏色不準確,也會丟失大量暗部細節。
著名美劇《權力遊戲》第八季就因為大量暗景挑戰了電視的對比度,許多觀眾無法清晰看到劇中影像,引起了相當大的討論。因 OLED電視的亮度較 LCD 低,如果觀賞環境的光源不會過強或可以控制,OLED電視的色彩和對比度就是最佳選擇。
在播放原本就具備4K規格的 Netfilx 等串流平台影片時,4K電視可有效還原出應有的畫質,但對於一般有線電視與 Youtube 的低解析度訊源來說,影像處理引擎就至關重要。像是 Panasonic、SONY、TOSHIBA 等知名品牌,都透過精湛的補幀技術強化影像立體感與人體肌膚質感,因此在選擇時,不妨可優先參考這些素來有廣大支持者的廠商。
相較於液晶面板,一般肉眼可見的明度與暗部豐富許多,除了太陽的高亮度以外,還有建築、樹木等物體的反射與陰影,要在電視中重現這些真實印象,正是各家品牌極欲克服的重點。
Panasonic 旗下的 OLED 電視亮部與其他產品差異不大,但最難處理的暗部細節表現相當出色。由於擁有接近全黑的深色區域,因此能夠精準呈現出近似肉眼所見的絢麗畫面;尤其目前不管4K影片或串流,幾乎都具備強化對比、提高亮度的 HDR 技術,若搭配色彩還原度極高的 panasonic OLED 電視,即能擁有臨場感十足、宛如身處電影院的觀看體驗。
相較於 TVS REGZA 開發的 OLED 液晶面板,SHARP 在黑色調下的對比度稍弱,較難呈現出鉅細靡遺的細節;而 SONY 則是稍微有點色偏,畫面整體偏紅。即使性能數據體感上稍微遜色,但 SHARP 與 SONY 旗下的 OLED 電視比起其他品牌商品,依然有相當良好的畫面表現。
面板類型相同卻有些許差異,主要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為關係到面板性能的散熱、冷卻設計。OLED 對溫度相當敏感,遇熱後的畫面表現會較弱,因此需要透過獨立散熱結構來解決積熱,以避免出現對比度降低的問題;此外各品牌的影像處理引擎,在進行降噪或是訊源解析時,也會因為演算法不同而出現差異,這也是影響4K電視品質的重要因素。
不過 SONY 與 SHARP 的商品大部分都具備智慧功能,可透過內建的 Google TV 投影手機畫面或觀看串流平台,使用起來相當便利,若以網路影片、動畫為主要需求的消費者,這兩個品牌相信能滿足需求。
在不調整色彩選項的狀況下,依出廠預設值來說,SAMSUNG三星的亮度與色彩是目前最能在第一時間吸引觀賞者目光的選擇,而喜歡中性、耐看的畫面質感則可以參考 SONY 的4K電視。
想要有最佳的視聽體驗,4K電視的畫質與音質都非常重要。近年來液晶電視音質有相當程度的進步,其中也有強調聲音表現的商品問世,但比起50吋以下,通常只搭載基本揚聲器與液晶面板的入門款式,55吋以上的高階甚至旗艦電視會在機身四周內建多個喇叭,除了可營造出良好空間感以外,還能根據影片內容調整播放聲音的方向,達到身歷其境的感受。
而近年來包括 Netflix 與 Disney+等串流平台,都開始支援先進的 DTS 或 Dolby Atoms 音效技術,可讓電視播放出來的聲音宛如在頭頂上或耳後響起,從而享有包圍感極佳的立體聲表現,若主要觀看這些 app 內的影片,挑選4K電視時也請留意是否支援這些規格。
順帶一提,由於4K電視的畫面較為細緻,因此能以較近的距離觀賞,一般建議以顯示器高度的1.5倍為準,例如高度為123cm的55吋款,就以123×1.5=180cm為最佳的距離。購買時務必配合家中的空間及陳設,確認好最大可選擇何種尺寸的機種。
除了距離,使用方式也可以作為選擇尺寸的條件之一。如果主要是收看電視節目或連接電腦使用,可以在距離建議的基礎上再增加5~10吋。而用於電玩需求的話,則需按照距離建議來選擇,因為遊戲畫面常有許多資訊會顯示在畫面邊緣,過大尺寸反而會導致視線需要大範圍移動和轉頭,不僅影響資訊判讀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如果較常追劇和觀賞電影,也建議遵循距離建議的尺寸,同時將增加尺寸的預算轉移至電視的對比度上,確保暗部細節更清晰,色彩更豐富呈現。
設置於客廳等空間區域的電視,通常都有多人觀看的需求,若液晶面板的品質不佳,雖然直視時能有相對良好的色彩表現,但若位於沙發邊緣或茶几兩側的話,因為觀看角度不同,很容易出現泛白或色偏的狀況,因此在挑選時請務必留意商品的可視角與視野廣度,才能在與家人一起觀看電視時有更加良好的體驗。
結合了許多新技術的4K電視,亦有配合電影、遊戲等不同需求,而加裝許多機能來提升使用體驗,以下就介紹幾種最實用的項目。
除了附加功能,電視介面也需要留意。現今電視主力皆採用 Android介面,各品牌的介面差異也越來越小,但因廠商對於 Android 系統的更新有年限限制,當舊款電視的硬體無法流暢運行新版 Android 時,就會自動停止更新。雖然電視本身的功能並不受影響,但就如同智慧型隨身裝置一般,有些軟體會慢慢的無法支援舊版 Android,因此會建議選擇當下可執行最新版 Android系統的電視較保險。
目前台灣大多數使用者還是以有線電視為主,此外也有不少 DVD 或串流影片仍是採用 FullHD 解析度,有許多廠商考量到這一點,於電視內搭載「4K升頻」的技術,可透過數位處理方式將較低階的訊號,升級至逼近4K 品質的畫面,如果較常觀看非4K解析度的影片,不妨多留意電視是否有此機能。
現今有不少使用者會以 Youtube、Netflix 等串流平台作為主要觀影途徑,有這類需求的話,建議可選擇內建 Google TV 的款式型號,除了可透過 Play商店下載 app 以外,只要利用主畫面的搜尋功能,就能一覽影片在各平台的狀態,不需要逐一檢視各項 app 內的項目,相當便利。
此外,有些4K電視會將主要串流平台 app 的按鈕配置在遙控器上,只要按下即可直接開啟,大幅減少操作的步驟;如果希望提升操作的效率,亦可留意產品是否能透過語音方式輸入或執行功能。
人眼對於亮度差距十分敏感,光暗間的過度也能清楚辨識,因此暗部的對比與物體細節表現,對高畫質電視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HDR 是高動態範圍成像(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的簡稱,能夠讓灰階過度更加細緻有層次感;由於對色彩變化更加敏感,呈現出的畫面會更貼近肉眼所見情景;不過要啟動 HDR,訊源與電視都需支援相關規格,各品牌與價格帶的商品,畫面效果也都不盡相同,有相當程度的差距,挑選時建議實際前往賣場體驗,或是參考網路開箱評價會比較好。
evo C2極致系列使用搭載 LG OLED evo自體發光科技的顯示面板 ,能呈現極黑與鮮豔色彩的強烈對比,並搭載 α9第5代 AI 4K影音處理晶片,支援 AI動態色彩調節技術並具備杜比視界 IQ、杜比全景聲兩大影院級技術,前者可配合環境最佳化 HDR 畫面的清晰度、而後者能呈現仿如置身現場的環繞音效。更厲害的是還可與 Nvidia G-SYNC 技術相容,推薦給常看特效片、動作片或是沉浸於3A大作的玩家。
系列尺寸 | 42吋、48吋、55吋、65吋、83吋 |
---|---|
面板規格 | OLED |
喇叭規格 | 40W/2.2 聲道(WF:20W) |
雙倍刷新率 | 12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Disney+、Apple TV、ThinQ App 等 |
這款電視在音效方面結合 YAMAHA 的 Sound bar聲霸音響技術,擁有68W 的重低音效,並且支援杜比全景聲、DTS Virtual:X 等虛擬環繞音效技術,在聽覺的表現上尤其亮眼。而螢幕除了有120Hz 高更新率,還結合東芝 HDMI 2.1量子黑面板、東芝量子顏色、全陣列區域控光等技術,無論白天、黑夜或是背光、面光,都能呈現清晰且高對比的 HDR 影像。推薦給追求震撼音效、畫面明暗對比鮮明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5吋、65吋 |
---|---|
面板規格 | QLED |
喇叭規格 | 68W(全音域13W×2/高音域8W×2/重低音26W) |
雙倍刷新率 | 12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PrimeVideo、LiTV |
這款電視擁有一系列先進的影音技術,包括可提升畫質的 AI量子程式演算,Neo 4K量子AI智慧處理器,以及杜比全景聲音效技術,打造身歷其境的視覺與聽覺體驗,另有動態加速器可提升遊戲畫面的流暢度,無論觀影、體驗遊戲都有高品質。而全新的 Smart Hub 介面使操作變得更加簡單,加上聰明護眼模式能幫助維護視力健康,推薦給想一次體驗多項新技術、平日觀看螢幕時數相當長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5吋、75吋 |
---|---|
面板規格 | QLED |
喇叭規格 | 20W |
雙倍刷新率 | 12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不明 |
有鑒於現在觀影習慣數位化,禾聯推出的這款4K電視直接省略視訊盒,並提供自主開發的 App 商店供用戶下載 Youtube、Netflix 等常見的影音平台,更內建瀏覽器以便用戶直接開啟各種網頁。此外,系統也內建 E-SHARE 投影技術,可將手機、筆電等設備的畫面頭放置電視上,推薦給只看影音平台、Youtube、TikTok、IG等串流媒體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0吋 |
---|---|
面板規格 | LED |
喇叭規格 | 不明 |
雙倍刷新率 | 不明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Disney+、網頁瀏覽器等 |
Haier 電視專攻平價市場,其所推出的4K電視通過 Google 認證,配置和系統均按照 Android TV 的規制要求。其內建 Android 9.0系統以及 Google Play App,能盡情下載各種影音串流平台。更棒的是主機內建 Chromecast 並支援藍芽連線,不但可分享 Android、iOS、藍芽設備的影音,還能將手機與平板直接當作遙控器使用,推薦給偏好 Android TV 且預算有限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0吋、65吋 |
---|---|
面板規格 | D-LED |
喇叭規格 | 10W |
雙倍刷新率 | 6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 等 |
這款4K UHD電視提供卓越的影像性能,擁有 mini LED 獨立光源和 QLED 量子點顯色技術,強調能100%如實展現色域和亮度,提供銳利清晰的畫面。音效方面採用日本高檔音響設備的名牌 Onkyo 的模組,並取得 IMAX Enhanced 劇院級影音認證,震撼度讓人仿佛置身於頂級影院中。此外,螢幕最高可支援144Hz VRR 可變更新率和 HDMI 2.1輸入端子,能盡情享受3A級動作冒險遊戲的流暢快感,推薦給以投放遊戲畫面為主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5吋、65吋 |
---|---|
面板規格 | mini LED |
喇叭規格 | 20W+10W×2 |
雙倍刷新率 | 120Hz(VRR 144Hz) |
HDR | |
應用程式 | AirPlay、Google Duo、Google TV、Google Play Store 等 |
這款智慧電視內建了Airplay 2和 HomeKit,相當於內建了一台 Apple TV,能輕鬆投放內容和控制智慧家居設備。此外,它採用基於 Linus 系統開發的 WebOS 電視系統,不僅能撥放 Netflix、YouTube、Disney+等影音平台的4K 影片,操作介面和智慧手機一樣簡單直覺,並且更適合大螢幕。更棒的是原廠的 Magic Remote 不只有影音平台快捷鍵,還有完整的數字鍵可用,很適合不善常用遙控輸入文字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0吋 |
---|---|
面板規格 | LED |
喇叭規格 | 不明 |
雙倍刷新率 | 6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Disney+、Apple TV 等 |
C350是東芝所推出的4K電視中相對平價的型號,縱使沒有 AMD FreeSync、VRR 等提升遊戲流暢度的技術,調整螢幕色彩與光影的功能也相對初階,但依然能體驗到杜比視界帶來的清晰畫面與杜比全景聲環繞音效,加上東芝的六真色PRO技術確保了鮮艷且栩栩如生的表現。如果擺放電視的位置不會受戶外光源影響、平常也習慣關燈享受電影,C350將是不錯的小資方案。
系列尺寸 | 58吋 |
---|---|
面板規格 | LED |
喇叭規格 | 20W |
雙倍刷新率 | 6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PrimeVideo、iQIYI、Google Play 等 |
AOC 使用聯發科製作的 MT9602處理器,除可支援4K HDR 影像的 AI運算,亦可支援數據壓縮率更高的 AV1新編碼技術,即使家中的網速較慢、且常依賴 Chromecast 投放電影,將有機會獲得更流暢的觀影品質。此外,這款4K電視也載主流的新趨勢──量子點技術 QLED ,並同時支援4種HDR格式,推薦給常觀看 Youtube、BBC iPlayer、Freeview 等含有 HDR HLG 影音內容平台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0吋、55吋、65吋 |
---|---|
面板規格 | QLED |
喇叭規格 | 20W |
雙倍刷新率 | 6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Disney+、PrimeVideo等 |
BRAVIA 搭載了4K HDR超極真影像處理器X1並以全陣列 LED 為顯示面板,能忠實呈現自然的畫面色彩以及清晰的細節,並且主機內建感應器,可自動調節螢幕的亮度對比、聲場校正等,讓不擅長操作智慧電視的長輩們也能享有優質觀影體驗。另有 X-Motion Clarity 技術,即使畫面中的物體快速移動,也能完美呈現所有的細節,推薦給常看運動比賽、或遊玩動作遊戲的族群。
系列尺寸 | 55吋 |
---|---|
面板規格 | LED |
喇叭規格 | 10W×2 |
雙倍刷新率 | 120Hz |
HDR | |
應用程式 | Netflix、YouTube、Disney+、Apple TV 等 |
雖然大多的有線電視畫質頂多到 full HD 水準,但除了像公視有在推行4K內容,線上串流如 Youtube、Netflix 都已經有不少4K影片可以觀賞。另外是藍光的電影只要有標註「4K UHD」的話,也代表其能以4K模式播放。
畫面運作流暢與否可說是影響遊戲體驗的關鍵,因此選擇搭配的電視時首重畫面的更新率。若希望新世代 PS5與 XBOX X|S 能發揮最完整的主機性能,則需注意電視是否具備以下規格
若想要更優質的聆聽體驗,可以留意電視是否支援 ARC 的進化版 eARC。其用途相同,但 eARC 能傳輸更大的資料量,得以支援 DOLBY、ATMOS 等新世代音效。
看完選購4K電視的訣竅及十款人氣商品後,大家是否也更加了解自身的需求了呢?除了了解不同機型的優缺點外,選購時也別忘了配合家中的空間挑選對應的電視尺寸。事不宜遲,現在就選擇一款稱心的4K電視,展開符合新時代觀影體驗的超高畫質之旅吧!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家電
3C電子・影音
相機・麥克風
美妝・保養
健康・美容
食品
飲料
廚房用品
服飾・時尚
鞋類
手錶・飾品
母嬰・兒童用品
家具・家飾
興趣嗜好
戶外休閒
DIY・工具百貨
運動用品
寵物用品
書籍・影視作品
遊戲
汽機車
禮品
居家設備
手機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