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est
喇叭

好物推薦新媒體

  1. TOP
  2. 3C電子・影音
  3. 喇叭
  4. 【2023最新】十大重低音喇叭推薦排行榜
  • 【2023最新】十大重低音喇叭推薦排行榜 1
  • 【2023最新】十大重低音喇叭推薦排行榜 2
  • 【2023最新】十大重低音喇叭推薦排行榜 3
  • 【2023最新】十大重低音喇叭推薦排行榜 4
  • 【2023最新】十大重低音喇叭推薦排行榜 5

【2023最新】十大重低音喇叭推薦排行榜

為了滿足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愛好者,市面上推出許多不同的喇叭,以能夠強調某些音樂的特色。而如果特別喜歡重金屬或搖滾樂,想要獲得具有震撼力的臨場體驗,「重低音喇叭」將能夠帶來最好的音樂饗宴。只是除了價格有所差異以外,每個廠商推出的商品也都各有特色,除了音箱構造、驅動單體等設計不同,甚至也有可以利用藍牙連接的款式,種類眾多讓人不知道該如何挑選。

這次就要來介紹購買重低音喇叭需要注意的一些小細節,並且精選10款各有特色的商品推薦給大家參考;當中亦包含高討論度的海威特、SONY、EDIFIER 等品牌。由於每個人對於音樂的主觀體驗都不同,多數人推薦的商品並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請務必參考以下說明,或是親自去賣場實際體驗,才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款式喔!
2023/07/14更新
蒼詠
編輯
mybest編輯
蒼詠

曾任家電3C賣場專員,現任遊戲實況主。蒼詠從大學時期組裝了第一台電腦以後就對3C產品有著極大的興趣與熱情,閒暇之餘也常上網關注各類科技產品的最新訊息。 2014年組了一台效能不錯的電腦後,實現了大學以來實況夢想,除了開台玩遊戲以外也會分享一些3C商品開箱在部落格或 Youtube 上,喜歡冷門或性價比極高的物件,立志從實用面讓對這些商品有興趣的人們都能得到有用的資訊,並運用自身的文字專長讓讀者可以透過深入淺出的敘述了解每樣商品的特色及優缺點。

蒼詠的簡介
看更多內容

目次

重低音喇叭的選購要點

在推薦商品之前,要來說明一些重低音喇叭的原理構造,並且依照不同需求提出建議。由於聲學算是一門比較專業的領域,接下來會用比較淺顯的方式說明,讓大家在挑選時可以作為參考喔。

① 確認喇叭在低音域的聲音表現

既然是重低音喇叭,在挑選時當然要注意低音域的表現如何。事實上就算沒有實際聽過喇叭的聲音,還是可以從規格上了解到一些細節,像是響應頻率曲線圖或是驅動單體的結構等,接下來就要為各位說明這些規格上的差異。

響應頻率100Hz以下低音表現更良好

響應頻率100Hz以下低音表現更良好
不管是喇叭、耳機或是其他專門輸出聲音的商品,規格表上都會標註響應頻率,有一些型號在網路或包裝上還會有響應頻率曲線圖可以參考。響應頻率的格式為「○○Hz~○○kHz」,代表這款商品能夠感應並發出的聲音頻率廣度。而重低音喇叭為了讓低音的表現更精確、不模糊,通常最低響應頻率都會在100Hz以下,甚至有達40Hz的款式。

此外,如果響應頻率最高超過30kHz的話,表示其高音表現亦十分出色。如果不只會聽搖滾、電子等重視低音的音樂類型,會建議選擇的喇叭響應頻率越廣越好。

確認是否有專門輸出低音的驅動單體

確認是否有專門輸出低音的驅動單體
為了增強低音表現,有些商品會在主要構造以外多加一個專門用於輸出低音的驅動單體,另外有一些是利用音箱共鳴原理,在主要驅動單體的上方或下方多加一片振膜充當「假單體」,能夠讓低音表現更加明顯而且突出。

另外,市面上還有將整個重低音輸出交由獨立音箱跟驅動單體的款式,在標示的時候會以「○.1ch」或「○.1聲道」來代表多出一個專門播放重低音的裝置。雖然此類喇叭的體積比較大、放置空間需要再調整,但如果放對位置,呈現出來的聲音效果會非常具有震撼力。

② 確認呈現的音質是否符合需求

除了低音域表現以外,也還是要確認其他音域的表現合不合胃口才行,單純只強調重低音的話,很容易因為中高音細節不足讓音樂整體產生不協調感,為了避免購買回來卻覺得聆聽感受不如預期,在挑選時請務必要注意。

追求臨場感請選擇「多聲道喇叭」

追求臨場感請選擇「多聲道喇叭」
多聲道喇叭指的是利用多個相同或是不同設計的音箱及驅動單體,分別負責某個方位的聲音傳遞,除了營造宛如在劇院一般的環繞音效以外,如果播放的音樂或影片支援超過2聲道以上,還可以享受非常具有臨場感的體驗。舉例來說,2.0聲道的商品區分成左聲道以及右聲道,聆聽時會依照聲音出現的方向調整出力,能夠清楚分辨出聲音來自哪個方位,創造出更立體的效果。

如果是5.1聲道的商品,除了左、右、中以外,還有左後、右後兩個喇叭能夠提供身歷其境的聲音效果,再利用重低音營造出富有震撼力的表現力道,是家庭劇院最基本的配置。

要求平衡感選擇「全音域」,追求高音質則挑選「多音路」

要求平衡感選擇「全音域」,追求高音質則挑選「多音路」
每個人聆聽音樂時的喜好都不太相同,若是喜歡整體平衡感較好,各項聲音表現都非常協調的商品,建議選擇只使用一個驅動單體來表現高、中、低音的「全音域喇叭」。其雖在各音域的細節上可能會稍微欠缺,但因價格便宜且不需要經過特別調教就能擁有不錯的音質,對預算有限的小資族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多音路喇叭」則是藉由數個驅動單體分別掌管高、中、低音,根據設計跟調教方式不同,每個廠商推出的重低音喇叭都擁有獨特韻味,音質表現比全音域喇叭還要好上許多。如果預算足夠,對音質又有獨特的品味跟見解,建議可以直接挑選多音路喇叭來使用。

選擇支援「Hi-Res」高音質音源的商品

選擇支援「Hi-Res」高音質音源的商品
一般 CD 因為容量限制,沒有辦法完整重現錄音室的音質,但隨著網路時代興起跟技術規格的進步,越來越多無損的高解析度音樂(Hi-Res)被放在網路平台上,提供愛好者聆聽跟付費下載。Hi-Res 的採樣頻率跟位元深度是 CD 的3~6.5倍,能夠容納更多細節,層次感跟音質自然也相差甚遠。

因此在挑選重低音喇叭的時候,不妨也注意一下商品是否通過 Hi-Res 認證,或是規格上標明輸出的解析度大於 Hi-Res 的位元率,才能享受高解析度音樂帶來的絕佳音質。

③ 依照空間大小篩選適合商品

依照空間大小篩選適合商品
聲學原理中,空間配置跟喇叭擺放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尤其是有些重低音喇叭為了強化各聲道及音域的表現力,不只會加大驅動單體面積,共鳴音箱也做得越來越大。只是這類商品價格通常都非常昂貴,而且還需要清出位置來擺放,雖然在寬廣的空間效果非常好,但如果室內較狹小,很容易會有回音跟音波反射,導致聲音變得異常大聲又雜亂。

為了讓喇叭能在有限空間中發揮最大效果,有些廠商會在音箱正面的下方增加一個低音反射孔,利用前後聲波重疊的原理增加音量及聲音的延伸度。而這類喇叭的體積會比較小,而且不管是低音或整體音量效果都非常好,如果因為預算或家中空間問題沒辦法購買大型喇叭,建議可以參考這種設置低音反射孔的類型。

④ 配合放置環境選擇主動式或被動式

配合放置環境選擇主動式或被動式
依照用途及使用環境來挑選適合的喇叭類型,才能夠發揮出產品最大的效益。舉例來說,如果只是單純喜愛聆聽重低音的音樂類型、且平常都使用電腦來播放的話,建議選擇內建音效晶片、需要供電的主動式喇叭為佳。相較與其他類型而言,此類商品的價格不但比較便宜,而且輸出功率沒有這麼高,不需要昂貴的器材就能推動,只要仔細挑選,也能擁有不錯的重低音體驗。

但若是重度的發燒友、早已經有擴大機等專門為聆聽高音質音樂準備的器材,就可以挑選不管是音箱結構或驅動單體都經過特別設計的被動式喇叭;它可透過擴大機的編碼解析,表現出高還原度且低音震撼力足夠的音響效果。

⑤ 攜帶型建議輸出功率至少10W

攜帶型建議輸出功率至少10W
目前有許多可以利用藍牙連接的攜帶式喇叭,也紛紛加入重低音的行列,不過挑選時請一定要注意輸出功率及音箱設計。其中,輸出功率的 W數越大、聲音就越大,同時低音也會變得更為清晰。而一般攜帶款的輸出只要有5W便已充分,但若追求更大的震撼效果,會推薦選擇在10W左右的商品。

另外,音箱設計中如果具有「被動輻射器」的結構,則能藉由空氣傳導讓低音聲波延伸,進而提升重低音的強度及廣度,尤其在挑選小型喇叭時可特別留意。

選購要點值得參考嗎?
值得參考
不值得參考

推薦十大重低音喇叭人氣排行榜

接下來就要介紹推薦的10款重低音喇叭,除了有價格便宜好入手的款式以外,也有許多擁有各自特色的商品,趕快來參考看看喔!
商品
圖片
價格
推薦重點
1

YAMAHA山葉

超重低音揚聲器

YAMAHA山葉  超重低音揚聲器 1枚目

價格平實的專業級重低音喇叭

2

JBL

可攜式 Bluetooth 藍牙喇叭

JBL  可攜式 Bluetooth 藍牙喇叭 1枚目

小巧且耐久性佳,可串聯數個喇叭

3

Marshall

Acton II

Marshall Acton II 1枚目

復古外觀下的搖滾靈魂

4

EDIFIER

2.1聲道藍牙喇叭

EDIFIER 2.1聲道藍牙喇叭 1枚目

中高低音域專屬輸出,平衡性佳的好聲音

5

SONY索尼

可攜式防水重低音藍牙喇叭

SONY索尼  可攜式防水重低音藍牙喇叭 1枚目

獨家 EXTRA BASS 技術,豐富的娛樂機能

6

Razer雷蛇

LEVIATHAN 利維坦巨獸電競喇叭

Razer雷蛇 LEVIATHAN 利維坦巨獸電競喇叭 1枚目

身歷其境的遊戲及影片體驗

7

Velodyne威力登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

Velodyne威力登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  1枚目

玩家的入門款重低音喇叭

8

Logitech羅技

音箱系統

Logitech羅技  音箱系統  1枚目

電腦也可擁有迷人重低音

9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藍牙揚聲器 II

Bose SoundLink Revolve 藍牙揚聲器 II 1枚目

知名廠商打造,全方位聆聽效果

10

Havit海威特

重低音防水藍牙喇叭

Havit海威特 重低音防水藍牙喇叭 1枚目

小小體積,強力低音

商品資訊
關閉
若查無搜尋商品,可提出商品刊登需求
No.1

YAMAHA山葉 超重低音揚聲器NS-SW300

超重低音揚聲器 圖片 1
來源:tw.yamaha.com
參考價格
NT$12,900

價格平實的專業級重低音喇叭

想購入一款專門輸出低音的喇叭來配合家庭劇院的話,便不要錯過來自 YAMAHA 的這款產品。其不僅具備250W的極大輸出功率,方形的設計可增加聲響在內部的共振,再透過側邊的低音孔提升聲音的厚度。為了進一步提升低音的表現,本品亦搭載了品牌獨家的 Twisted Flare Port 技術,讓它能在有限體積內達到最佳的聲響效果,並製造出魄力滿點的臨場感。

最重要的是除了可以單獨購買以外,還可以搭配品牌其他周邊組合成一組完整的家庭劇院系統,對於想要升級家中影音配備的使用者而言,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喔。
排行榜值得參考嗎?
值得參考
不值得參考
No.2

JBL 可攜式 Bluetooth 藍牙喇叭Charge 4

小巧且耐久性佳,可串聯數個喇叭

來到第4代的 JBL Charge系列,為了在有限體積內加強低音效果,在左右兩邊各設置了一個被動輻射器,能夠接收低頻率的聲音且利用共振讓聲音增幅,讓聲響非常具爆發力及震撼力。除了防潑水的外殼以外,最外圍還有一層防護織布,不但有防滑效果,造型上亦相當有特色;搭配上 IPX7等擊的防水認證,是一款穩定耐用且聲音表現極佳的商品。

本品亦可以利用獨家技術串聯同一款式的喇叭,進一步強化聆聽體驗;加上電池的續航力亦長達20小時,想要在泳池邊或草地上一邊播放音樂一邊同樂嗎?使用這款喇叭就能炒熱氣氛了喔!
No.3

復古外觀下的搖滾靈魂

此裝置的造型讓人聯想到練習樂器時用的音箱,從視覺上就讓人期待它的聲音表現。而它最特殊的是機身上方的三顆旋鈕,能夠分別調整音量及高低音等細部設定,打造出完美貼合自身需求的聆聽體驗;且採用木質質感的控制面板以及黃銅色按鈕,精緻的設計讓整體質感直線上升。

除了2個10W 的全音域喇叭以外,還另外增加1個30W 的低音驅動單體,各司其職讓整體聲音更加協調。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傳輸線或藍牙無線方式來連接喇叭,打造多樣化的使用體驗。對於喜歡復古風格,又想要擁有優良音質表現的使用者而言,這款喇叭能夠激起沉寂已久的搖滾魂。

No.4

中高低音域專屬輸出,平衡性佳的好聲音

EDIFIER 雖是較新興的音響用品品牌,但旗下豐富的產線從入門款到專業級應有盡有,而這款中階喇叭各項規格都相當出色,故能提供相當多的應用方式。它的造型為相當經典的揚聲器設計,木質紋路無論搭配各種風格的裝潢都相得益彰。組合中包含了兩顆衛星喇叭及一顆低音喇叭,前者還同時具備負責高音及中音的單體,並透過 DSP 處理讓各音域層層分明,創造極佳聲響效果。


加上它的體積可謂能屈能伸,不僅能作為電腦的周邊裝置,就算搭配小型電視也沒有問題。而且產品隨附有遙控器,使用者只要坐著就能調整音量、高低音平衡等設定,實屬一款值得參考的家用喇叭。

No.5

SONY索尼 可攜式防水重低音藍牙喇叭SRS-XB43

獨家 EXTRA BASS 技術,豐富的娛樂機能

SONY 的藍牙喇叭始終是市場的寵兒,進化到最新世代的這款商品,更是有著許多引人注意的小巧思。首先,它捨棄了常見的圓形喇叭,而採用長方形結構提升輸出的聲壓力道,連帶讓整體聲音表現更精準;再搭配品牌自豪的 EXTRA BASS 技術,更讓重低音有著傲人的震撼效果。且除了主要的喇叭之外,本款還特別設置了專門輸出低音的揚聲器,相信能滿足有此需求的耳朵。

不僅是精心雕琢的聲音效果,這款喇叭的防水防塵更高達 IP67的等級,甚至自帶燈光效果,可以配合音樂的節奏閃爍,無論功能及娛樂面都令人相當滿意。

No.6

Razer雷蛇LEVIATHAN 利維坦巨獸電競喇叭

身歷其境的遊戲及影片體驗

重低音不只可提升影音的震撼力,對於喜愛遊戲的玩家來說,同樣可提升遊玩過程的臨場感及刺激性。這款由知名電競用品品牌雷蛇推出的組合,不僅有一個5.1聲道的 Sound Bar,還設計了專門輸出重低音的揚聲器;且體積不會過於佔位,可搭配大多數的桌上型電腦使用。其中 Sound Bar 的角度有三段式可調整,無論操作位置在何處,都能享受聲波直擊的快感。

而且它能透過藍牙、類比等多種方式連接,並可輕鬆切換於各種裝置之間,無論是專業玩家或想體驗多層次聲音體驗的新手,都十分推薦參考這組多功能的喇叭組合。

No.7

Velodyne威力登 主動式超低音喇叭 Impact 12 MK2

玩家的入門款重低音喇叭

這款商品是由在音響領域耕耘30餘年的廠商所推出,專門為入門發燒友設計的超低音輸出喇叭,其在底部設有一個低音反射孔,能夠增強低音表現。275W 的輸出功率在聆聽音樂或觀看影片時非常具震撼力,由於只專門負責處理低頻率的聲音,所以能夠得到十足低沉且具有延伸力的聲音效果,實際的使用體驗實在令人驚豔。

只是它還需要其他喇叭來輸出中、高音,才能獲得完整多層次的音樂體驗,除了得要特別考量整體的花費,也要同時注意與其他音響間的聲音表現是否平衡。
No.8

電腦也可擁有迷人重低音

2個左右聲道喇叭加上1個重低音音箱,總共200W 的輸出功率能夠帶來聲量足夠且澎湃的聲音表現。產品內建許多種類的連接埠,不管是搭配遊戲主機、各種播放裝置或電腦,只要連接後就可以使用;主動式喇叭的構造亦不用再做任何設定跟微調,且其本體還具旋鈕,可分別調整整體及低音的音量,對新手來說相當便利。

不過這款喇叭的耗電量不算低,加上體積跟重量都比較大,如果要放在電腦桌上使用的話,會需要清出比較多空間才能放置,購買前務必先確認體積是否符合需求。
No.9

BoseSoundLink Revolve 藍牙揚聲器 II

知名廠商打造,全方位聆聽效果

提到重低音界的翹楚,便不能不提到 Bose 這個品牌了,旗下商品除了家庭劇院系統及耳機相當知名,也將技術應用在攜帶式的喇叭上。這款 SoundLink Revolve 採用環繞式的設計,可將音樂360°播送,只要放在室內正中央,便可在每一處聆聽到同樣品質的聲音效果;且為讓低音表現更出色,其採用的被動式單體可減少振動的耗損,能更忠實地播送出具張力的聲響。

 

不僅如此,只要透過品牌的 App,還可一次連接兩組喇叭達到立體聲效果。雖然以小型喇叭來說價位相當不凡,但對重視低音表現的人來說,Bose 的產品想必不會令各位失望。

No.10

Havit海威特重低音防水藍牙喇叭M76

參考價格
NT$999

小小體積,強力低音

不要小看這款攜帶式藍牙喇叭,除了擁有15小時續航力以外,2個8W 的驅動單體也能提供恰到好處的音量輸出;低音部分則透過被動輻射器的結構提升力度,小小體積也有著震撼力十足的低音音效,以這個價位來說很難找得到像這樣體積小卻聲量十足的商品,非常適合低預算想要享受大音量的使用者。

這款喇叭在網路上也擁有相當多的討論及好評,但也因為是入門規格的設計,它支援的響應頻率多少受到了限制,尤其高音域的表現較弱勢,有相關需求的話便需多留意。

選購重低音喇叭的常見問題

選購重低音喇叭的常見問題

掌握了重低音喇叭多選購訣竅及多款商品特色之後,緊接著下方也將帶來幾個消費者常見的問答集,希望藉此為各位讀者解開心中的疑問,歡迎選購前一併參考看看。

Q:重低音喇叭適合聆聽哪種音樂類型?

A:由於這類喇叭的最大特色便是凸顯樂曲的低頻部分,因此像是使用較多鼓組與貝司的重金屬、搖滾、龐克、電子舞曲等類型,都能讓歌曲聽起來更有力道及震撼感。不過,即便是拿來聽爵士、古典或抒情等曲風也完全沒有問題。

Q:主動式與被動式該怎麼挑選?

A:相對於被動式商品,主動式喇叭的價格通常較為親民,加上內建有音效晶片,只要連接電腦、手機等一般播放裝置就能輕鬆享受音樂,特別適合入門的新手選用。若是手邊已有前級擴大機等專業器材,且預算也相當充裕的話,考慮更上一級的被動式喇叭想必會是值得的投資。

Q:重低音喇叭哪裡買?

A:現在網路購物平台都網羅了各大知名廠牌,不論是入門款的藍牙喇叭或是進階的重低音音響組合,通通都能在線上直接選購。如果是對音質特別講究的發燒友,則建議親自造訪音響專賣店,在試聽、比較各款喇叭的音質效果後再決定應更符合需求。

打造更全面的聲響效果

除了透過重低音喇叭強化低音表現,如果想要更盡情享受極致的聲響體驗,亦可搭配其他喇叭打造更全面的音響系統。以下也提供一些是和家用的喇叭種類,不妨配合個人的視聽需求及空間大小,以篩選出最適合的幾款組合看看。

總結

看完以上介紹,是不是已經對重低音喇叭有了初步的了解,並且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商品了呢?最後要注意的是,喇叭如果沒有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此外還需要考慮空間大小,並嘗試看看各種擺放角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聲音效果。現在就趕快來買一台重低音喇叭,盡情享受動次動次的音樂快感吧!

重低音喇叭人氣推薦排行榜TOP5

第1名: YAMAHA山葉 | 超重低音揚聲器 | NS-SW300

第2名: JBL | 可攜式 Bluetooth 藍牙喇叭 | Charge 4

第3名: Marshall | Acton II

第4名: EDIFIER | 2.1聲道藍牙喇叭 | S350DB

第5名: SONY索尼 | 可攜式防水重低音藍牙喇叭 | SRS-XB43

看更多排名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熱門文章

商品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