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est
防燙夾

好物推薦新媒體

  1. TOP
  2. 廚房用品
  3. 廚房雜貨・消耗品
  4. 【2023最新】十大防燙夾推薦排行榜
  • 【2023最新】十大防燙夾推薦排行榜 1
  • 【2023最新】十大防燙夾推薦排行榜 2
  • 【2023最新】十大防燙夾推薦排行榜 3
  • 【2023最新】十大防燙夾推薦排行榜 4
  • 【2023最新】十大防燙夾推薦排行榜 5

【2023最新】十大防燙夾推薦排行榜

身為家中的掌廚者想必都有被燙傷的經驗,無論是要取出電鍋內的蒸煮料理抑或者是烤箱內的烤盤,往往一不留神就讓皮肉遭殃。有鑑於此,不少廚具或生活用品廠商都相繼推出各式各樣的防燙夾,除了材質上有不鏽鋼、鋁合金、矽膠之分,夾取的方法也各有不同,究竟該如何挑選方能找到適合自身料理習慣又不會有燙傷危險的優質選擇呢?


雖說走一趟小北百貨、大創等日用品百貨不難買到相關商品,但如果只是單靠價格和外觀來選擇的話,很容易買到不符合需求的款式而束之高閣。因此本篇文章將整理出選購重點,並且要推薦十款來自康寧、月陽、GreeGreen、TWL、SOTO 等品牌的人氣商品,要教大家如何聰明消費不失手。文末還有能幫助解惑的 Q&A 單元,敬請不要錯過以下內容。

2023/07/14更新
蔣若文
編輯
mybest編輯
蔣若文

國中時因對漫畫的熱愛而激起學習日文的念頭,大學第一次到東京旅行後更愛上日本這個國家,現在則居住在神奈川縣的湘南地區。在日本追星、看棒球及旅行是人生三大樂事,也喜歡接觸新商品與各種事物,除了過去曾經營過自己的部落格外,也陸續為不少觀光旅遊網站撰寫過相關文章。目前擔任 mybest 編輯已超過4年。

蔣若文的簡介
看更多內容

目次

防燙夾的選購要點

  「防燙夾」主要為透過夾取的方式避免被高溫容器燙傷,但根據廠商設計上的不同,產品適用的場合也會有所差異。故以下將從幾個面向說明挑選的注意事項,歡迎多加參考。

① 從材質方面著手

市售的防燙夾有各式各樣的材質,其中又以不鏽鋼、鋁合金、矽膠三種材質最為常見。若能先行了解個別的優缺點,想必有助於快速縮小選購範圍。

不鏽鋼:耐高溫不易變形

不鏽鋼:耐高溫不易變形

市面上大多數的款式多以此材質製成,其具備耐高溫、耐腐蝕、抗酸性等特色,且導熱係數相較於其他金屬來得低,很適合用於端取進烤箱高溫烘烤的餐盤器具。然而不鏽鋼材質也有等級之分,且市面上不乏劣質品,為確保使用安全,除了從信任的品牌著手之外,建議以使用食品級不鏽鋼的款式為優先。

鋁合金:手感輕盈不造成手部負擔

鋁合金:手感輕盈不造成手部負擔
來源:momoshop.com.tw


雖然鋁合金的整體硬度不及不鏽鋼,但仍具備一定的耐用性,且抗腐蝕性也在水準之上,因此也有不少廠商選用這類材質。其最大優點便是重量輕盈,能減輕不少手部負擔,對於力氣小或是手較沒力的族群會是不錯的選擇。

矽膠:質地柔和不刮傷鍋具、餐器

矽膠:質地柔和不刮傷鍋具、餐器

矽膠為穩定性高的矽氧化合物,耐受溫度可從零下40~260℃左右的高溫,一般烹飪手法的熱度大多能承受。另外,其若是沾附油垢或髒汙可直接以水清洗,方便維持整潔;加上質地柔和不易刮傷鍋具和餐具,且擁有繽紛多樣的色彩選擇得以點綴廚房風格,相較於冰冷的金屬材質更為討喜。

② 依照夾取的方式選擇

除了傳統採雙側夾取的設計之外,近來推出的款式多以單側夾取為主。而兩種使用方式各有支持者,若能針對不同的場合來搭配運用,相信料理過程會更加安全順手。

單側夾取:不受容器口徑限制,運用範圍廣

單側夾取:不受容器口徑限制,運用範圍廣
來源:etmall.com.tw

單側夾取的商品外觀類似老虎鉗,主要利用夾口的鋸齒咬合固定,只需夾取小部分面積便能將整個容器取出,不受限於口徑這一點備受好評。而依照廠商的不同,有些款式可調整夾子角度而能從上方或側邊夾取,運用上十分靈活,相對也能減少被加熱設備燙傷的風險。

雙側夾取:方便依照鍋具或碟盤的口徑展開夾口

這類型的夾口可展開接近180度,因此適用於各種口徑的鍋具或碟盤,也是一般家庭最常使用的經典款。雙側夾取相對較能平均施力,穩定性也頗為理想,缺點則是大型碗盤要從電鍋取出會受限於空間而不易操作,且若是容器口徑過小也可能難以派上用場。

③ 留意握柄是否有防滑設計

為了避免夾取時發生手滑的情形,大多數商品會以橡膠或矽膠等材質包覆握把。但並非每一款都會整個包覆,如只有小面積防滑則對於大手族群較顯不便。另外,有的著重於夾口處的防滑,若追求更理想的夾取穩定性,則可選擇兩者兼具的款式。

④ 夾口為波浪狀或鋸齒狀夾取更穩固

由於碗公、餐盤多為光滑的陶瓷材質,故有些款式的夾口會設計成波浪狀或鋸齒狀,藉由彼此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以增強夾取時的穩定性。此外,亦有特殊的鈎狀造型,很適合用於夾取不同深度的餐盤,讀者們不妨根據經常使用的容器類型來選擇。

⑤ 附安全鎖扣可節省收納空間

部分款式的握把採彈簧設計,如底部有附加安全鎖扣的話,一方面可節省收納空間,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孩童誤觸而被彈簧夾傷,選購時可多加留意。

選購要點值得參考嗎?
值得參考
不值得參考

推薦十大防燙夾人氣排行榜

讓各位久等了,接下來就要進入排行榜的單元。本次所入選的商品涵蓋不同材質,每一款皆各具特色。請不忘回顧上述的選購要點並搭配自身的料理習慣,篩選出最感到滿意的選擇。
商品
圖片
價格
推薦重點
1

GreeGreen

握式鍋盤防燙夾

GreeGreen 握式鍋盤防燙夾 1枚目

可與洗碗機相容,維護整潔更輕鬆

2

月陽

防燙鍋夾蟹腳鉗取碗夾

月陽 防燙鍋夾蟹腳鉗取碗夾 1枚目

波浪夾口,夾取穩定性更上一層樓

3

OKAWA

北歐風不鏽鋼防燙碗碟夾

OKAWA 北歐風不鏽鋼防燙碗碟夾 1枚目

物超所值,內外兼備

4

TWL

烘培硅膠耐熱手夾

TWL 烘培硅膠耐熱手夾 1枚目

材質溫和零噪音,親子家庭的聰明選擇

5

SOTO

便攜防燙杯夾

SOTO 便攜防燙杯夾 1枚目

居家、戶外活動皆合宜

6

露營野炊防燙夾

 露營野炊防燙夾 1枚目

輕量鋁合金,攜帶方便

7

304不鏽鋼防燙多功能鍋夾

 304不鏽鋼防燙多功能鍋夾 1枚目

食品級不鏽鋼夾口,安全性值得肯定

8

FOXRUN

瓶罐防燙夾

FOXRUN 瓶罐防燙夾 1枚目

小容器專用,獨特包覆式固定

9

康寧

VISIONS 防燙夾

康寧 VISIONS 防燙夾 1枚目

支援各種夾法,新手挑戰亦不容易失手

10

SSGP

304不鏽鋼碗碟防燙夾

SSGP 304不鏽鋼碗碟防燙夾 1枚目

結構加粗穩定不易變形

商品資訊
關閉
若查無搜尋商品,可提出商品刊登需求
No.1

GreeGreen握式鍋盤防燙夾p01_05242121

握式鍋盤防燙夾 圖片 1
最低價格
NT$199

可與洗碗機相容,維護整潔更輕鬆

熟悉餐廚品牌的人想必對來自瑞典的 GreeGreen 不陌生,旗下推出多款創意產品,以兼顧實用性與耐用性的設計而獲得青睞。本品更是許多歐美家庭不可或缺的廚房法寶,其厚實的握把能賦予手掌更為強大的力量來夾取各式餐盤或鍋具,圓弧夾口則是負責固定,一氣呵成拒絕失手。


值得一提的是,整體為全不鏽鋼材質,可安心放入洗碗機中清洗及高溫殺菌,確保每一次使用皆衛生無虞。如果經常以烤箱、微波爐等設備加熱料理,相信會對它的表現感到滿意。

排行榜值得參考嗎?
值得參考
不值得參考
No.2

波浪夾口,夾取穩定性更上一層樓

對於購物習慣偏好一物多用的人,想必會對於這款商品感興趣。其除了可用於夾取經蒸煮或烤箱高溫加熱的餐盤、鍋具之外,在品嚐如螃蟹、龍蝦等硬殼海鮮時,亦能做為剝殼的最佳利器。


結構設計仿效老虎鉗,且握把處特別以橡膠包覆以防止手滑,即便手濕的情況下也可安心操作。另外,大面積的波浪面夾口適用於非平面的碗盤,夾取時可增強表面摩擦,穩定性不在話下。想就此告別燙傷、摔破碗盤的窘境,以及享受愜意吃帶殼美食的樂趣,趕緊趁此機會入手。

No.3

OKAWA北歐風不鏽鋼防燙碗碟夾

物超所值,內外兼備

近年來重視廚房時尚感的人有大幅增加的趨勢,因此許多廚具廠商在產品開發上也非常講究外觀美感。本品以溫暖的北歐色系為冰冷的不鏽鋼材質披上柔和外衣,不僅拿在手上優雅出眾,收納在顯眼處亦能成為空間的一大亮點。


至於實用性也不惶多讓,橫向式的夾口內側附有防滑矽膠,即便容器邊緣潮濕或沾附油漬也能保持穩定不易鬆脫。再者,握把底部還貼心設置了安全鎖,不使用時可扣住握把以增加收納安全。

No.4

材質溫和零噪音,親子家庭的聰明選擇

若是對於單手夾取沒有信心,便很適合考慮擇這一款商品。其外型有點像是縮小版的隔熱手套,但經過改良後更好掌握力道,並可視情況採單手或雙手端取,靈活性十足。


整體使用柔軟有彈性的矽膠材質製成,夾口內側並以多個凸起物以增強防滑效果,穩定性方面擁有不錯的評價。此外,輕盈的質感不易造成手部負擔,且掉落地面也不會發出明顯噪音。加上無任何金屬結構體,即便孩童好奇觸碰也很安全,非常推薦親子家庭選購。

No.5

居家、戶外活動皆合宜

本款為日本知名戶外品牌所推出的人氣商品,以輕巧且方便收納的設計而讓許多登山、野營愛好者爭相收藏。整體融合了不銹鋼堅固耐用的特質以及鋁合金的輕盈手感,夾口前方的鈎狀結構能輕鬆夾取各式杯具,吃泡麵、煮熱湯或咖啡飲品時皆很好派上用場。


除了方便攜帶到戶外使用,如果在家喜歡挑戰製作茶碗蒸、烤布丁等食譜時,也可利用它來夾取容器來避免燙手,做為隔熱手套以外的第二種防燙工具不失為理想選擇。

No.6

輕量鋁合金,攜帶方便

愛好從事露營活動者經常會進行戶外野炊,而透過明火加熱的場合更容易一時不慎就被燙傷,此時若能隨身準備上這款防燙好幫手,想必會獲得不少熱烈掌聲。其使用同樣具備耐高溫特質的鋁合金材質製成,並且刻意以簍空的設計增加散熱並使整體輕量化,科技感的設計頗為吸睛。


操作上非常容易上手,只稍利用夾口的咬合結構固定於邊緣便能順利夾取。不過由於握把長度並不算太長,因此很容易感受到熱度,若能再多戴一層手套會更為妥當。

No.7

304不鏽鋼防燙多功能鍋夾Hm-J0001

食品級不鏽鋼夾口,安全性值得肯定

如果使用頻率不高,只想在有限預算內買一款來備用,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款物美價廉的選擇。其另一魅力在於尺寸輕巧不占抽屜空間,且握把還有孔洞可採吊掛收納,對於小廚房頗為友善。


而且雖然價格便宜但選材毫不馬虎,夾口為食品級304不鏽鋼製成,安全性經得起比較。結構方面則以鈎狀形成多個抗力點,夾取的穩定性亦在水準之上。而塑膠製握把固然手感輕盈,但由於不耐高溫,故應避免放置於靠近明火處以防軟化變形。

No.8

小容器專用,獨特包覆式固定

在製作布丁等用小玻璃瓶盛裝的西式甜點時,由於口徑偏小而無法使用一般的雙側防燙夾夾取,單側款則有可能無法深入瓶口而派不上用場。為此,廠商特別推出小容器專用的款式,得以從上方或側邊包覆式夾取瓶身;且圓弧的夾口以柔軟的材質包覆鍍鉻鋼材,可避免刮傷容器表面。


不僅如此,圓柱狀握把手感溫和而不易夾肉,且在連續操作之下也不會在手上留下印痕,使用的舒適感無可挑剔。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其運用範圍有限,對一般家庭或許稱不上首選。

No.9

支援各種夾法,新手挑戰亦不容易失手

提到康寧,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玻璃保溫盒。其實,品牌憑藉著對鍋具、餐具的研發精神,亦有推出不少實用的廚房好物。本品以優雅的金屬曲線創造出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把,恰到好處的長度好出力而不容易失手,加上具備耐高溫的優勢,甫推出便受到熱烈歡迎。


而其另一項特點便是支援各種夾法,無論是正手、反手或是從上方、側邊皆能得心應手。然而握把缺少孔洞可吊掛收納,亦沒有安全鎖可固定,放在抽屜裡頗占空間而稍嫌美中不足。

No.10

結構加粗穩定不易變形

本款承襲大多數家庭最為熟悉的外觀,特別在材質與加工方面投入相當多心思。包含採用經拉絲拋光的加粗不鏽鋼條,並透過精緻焊接的工藝,打造成出零重金屬且堅固耐用的傑作。


由於握把距離夾口有一段距離,因此無須擔心高溫傳導而有燙傷之虞。再者,整體結構不易生鏽、變形,且方便清洗與消毒,重視食品衛生的族群大可安心選購。唯獨須注意,在窄鍋內夾取大口徑容器時較難取得理想角度,蒸煮時最好預留一點空間以利操作。

選購防燙夾的常見問題

選購防燙夾的常見問題

雖說防燙夾普遍價格不算太高,但選購時若內心存有疑慮,想必買了也未必能夠安心使用。以下便整理出幾個常見問題並提供相關解答,希望對讀者們有所幫助。

可放入洗碗機清洗嗎?

視產品的材質而定。一般來說,不鏽鋼材質多數可放入洗碗機中清洗,鋁合金則是表面容易氧化而不建議放入洗碗機中。而矽膠雖然經得起溫水洗滌,但在經過洗碗粉混在水裡的沖洗過程中,有可能導致表面褪色。基本上,請以廠商的說明為最高指導原則,如無明確標示可放入則應避免。

防燙夾可耐多少度的高溫?

不鏽鋼材質的耐熱溫度一般可達650℃以上,鋁合金為450℃左右,而矽膠則在大約2℃度上下。如果打算用於夾取烤箱內的容器或烤盤,以不鏽鋼和鋁合金較為理想;若為一般的電鍋蒸煮,則三者無論哪一種類型基本上都適用。

矽膠遇熱會產生毒素嗎?

一般人會誤以為矽膠為塑膠產品,但其實矽膠屬於一種耐熱性材質,具備穩定的特質而能耐受0℃以下的低溫和220℃左右的高溫,且不會因為受熱或燃燒而產生有毒物質,因此近來也被廣泛運用於嬰幼兒奶嘴或水壺吸管,在正常使用下並無安全疑慮。

連同其他隔熱廚房用具一起入手吧!

除了本次所介紹的主題之外,以隔熱為目的的廚房用品還有隔熱手套與隔熱墊也相當受歡迎。如果家中正有添購的打算,不妨再多花點時間繼續延伸閱讀以下文章,想必收穫會更加豐碩。

總結

無論是料理三餐或從事西點烘焙,被高溫燙傷似乎成了家常便飯。其實只要善用一些廚房小道具,便能免於皮肉之痛。防燙夾的誕生讓家中的大廚能安心的運用各種加熱手法來變化菜色,端取料理上桌時更無後顧之憂。希望藉由本篇文章的介紹,能幫助大家更加了解產品的相關特色並順利找到實用且順手的好幫手,享受其所帶來的便利生活。

防燙夾人氣推薦排行榜TOP5

第1名: GreeGreen | 握式鍋盤防燙夾 | p01_05242121

第2名: 月陽 | 防燙鍋夾蟹腳鉗取碗夾 | 7109

第3名: OKAWA | 北歐風不鏽鋼防燙碗碟夾

第4名: TWL | 烘培硅膠耐熱手夾

第5名: SOTO | 便攜防燙杯夾 | SOD-5202

看更多排名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熱門文章

商品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