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早晨提神效果一流的清香、或是下午茶時光搭配點心的香醇口味,都是讓人對咖啡愛不釋手的理由。雖然現在喝咖啡的途徑很多,但手沖咖啡因其千變萬化的口感而仍有一票死忠愛好者的支持。也因此有越來越多人選擇自己購入器材動手調製,在家中或是戶外登山露營時,都能夠品嘗咖啡的極致口味。
如今也有許多知名品牌如 Bodum、HARIO 及 Princess荷蘭公主等,都紛紛推出精緻方便的手沖咖啡組。而本文就會介紹到底該如何從中選擇,並且選出最值得推薦的人氣產品。不論是對咖啡鑽研深刻的資深使用者,或是剛開始嘗試自行沖泡咖啡的新手,請務必參考以下文章,購入最符合喜好與習慣的一組來好好豐富、品味生活吧。
台灣台中人,1988年生。於2016年創立鬧咖啡。鬧咖啡為台北城中區一處五層樓老透天店面之複合式餐飲空間,主要販售精品咖啡、手做甜點、輕食簡餐等。創立咖啡店後一頭栽進了專研咖啡甜點的樂趣中,非常享受製作咖啡及甜點時所產生的各種化學變化,從掌握食材調配的比例、溫度、濕度、力道、味道等所有變因中,不斷嘗試只為找到最完美的風味及口感。目前最拿手的甜點是戚風蛋糕、肉桂捲、磅蛋糕、乳酪蛋糕。
從小熱愛日本動漫,就讀日文系且於畢業後赴日留學,並曾任職於日本的遊戲媒體及遊戲公司。平時經常關注遊戲、科技、休閒、健康和理財等最新資訊,喜歡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閒暇之餘也愛好手作、下廚和愛貓玩耍。目前在 mybest 任職已超過5年,積極尋求各領域專家見解,以確保資訊正確性為最優先。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在挑選時製作咖啡的器材時,最為重要的便是個人的習慣與味道喜好。使用起來順手、並且符合生活習慣的器具,不但可以確保咖啡的美味,也能夠提升對於沖泡咖啡的興趣,成功時更是會有滿滿成就感。以下就來看看分別需要考慮哪些方面。
手沖咖啡組最基本的配備組成包括磨豆機、手沖壺、咖啡壺、濾杯及濾紙。此外也會有些輔助器具,例如計時器、電子秤及溫度計等等。每個部件的功能性都會對最後的成果有所影響,一起來看看如何挑選這些基本配備吧。
製作手沖咖啡的第一步便是先將原始型態的咖啡豆磨成細粉。而顆粒的粗細大小,對於咖啡本身的風味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通常粉末越細,風味越厚重,反之則越清爽。
磨豆機主要可分為手動及電動兩種,一般皆會帶有調整顆粒細度的功能。電動式的磨豆機效率高可處理大量咖啡豆,適合飲用量較大、或想精進手沖技術的使用者,但相對的價格較高。而若是想要充分享受沖煮的樂趣且無時間壓力的話,就可以選擇價位較親民的手動式;但要留意各款如何調整研磨的粗細,以免無法用正確的方式沖煮。
此外,電動磨豆機還有不同刀片的差異性也須納入考慮,主要可考慮平刀式與錐刀式兩種。前者雖然有機體越大,研磨噪音越大的問題,但其優點在於研磨均勻、細粉少且精準度高,香氣也較不易散失,因此推薦給注重研磨粗細度的讀者。而錐刀式則是有產生細粉少、操作簡易的特色,尺寸與價格也相對平易近人。
壺身的造型設計其實對於功能的影響並不大,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壺頸和壺嘴的設計與尺寸。壺頸彎曲的構造是為了讓出水經過轉折,以降低注水力道使水流柔順,因此建議初學者選擇控水能力穩定的彎曲細壺嘴且口徑一致的款式。而高手則不妨嘗試看看口徑較大的手沖壺,能夠嘗試自由控制水流的高低大小,沖出更多樣化的咖啡風味。
除了壺嘴,也不要忘記關注手沖壺的大小。在選購時可以根據平常的飲用量來選購適當的容量。如果只會沖泡一到兩杯,選用600~700mL便足夠。若是人數較多需要三到四杯則推薦1L的款式,以避免因需要分多次沖泡而導致咖啡降溫,並影響風味的情況。
目前市面上濾杯的設計可說是越來越多元,每款皆有其特長。比如多濾孔、多肋柱(濾杯內的凸起溝槽)的錐形濾杯因流速快,可打造乾淨輕盈的咖啡風味;內部光滑或肋柱較短、較少、單孔、扇形濾杯則有安定的流速,既適合新手,也可沖出濃郁厚實的韻味。
另外還有較特殊的波浪濾杯,是利用濾紙的波浪狀代替一般濾杯的肋柱創造出高速流,搭配底部的平台設計擋水以確保整體流速不過快,因此能沖煮出相當均勻的口感。而多數濾杯都需搭配濾紙,但亦有採濾網形狀的金屬濾杯、有過濾功能的免濾紙陶瓷濾杯等,重視環保者可多多參考。
事後清潔也是沖咖啡後重要的一環,因為器材上的咖啡油脂殘留,勢必影響每一次沖煮後的咖啡風味。因此挑選時可注意產品是否為便於清洗的可拆式結構。本身器材的材質也會影響咖啡吸附以及味道的殘留,例如玻璃、塑膠、不鏽鋼類型的產品便會更有利於清潔。另外,組合中是否附有清潔毛刷也可納入考量,畢竟有專門的工具可保證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市面上還有些高級款的商品會配有更多方便的附加工具。像是不需要使用濾紙的咖啡濾杯、智能電子秤、顯溫手沖壺及手沖架等多方面輔助,讓沖泡過程更加輕鬆愉快。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需求以及家中的現有配備來篩選。
此套由丹麥設計的禮盒組,光外盒就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優雅的黑盒內是一人份咖啡的用具。研磨咖啡機配有六段模式,可隨沖泡的咖啡類型而調整,且研磨機內為陶瓷磨芯可放心清洗。
手沖壺捨棄把手設計,大膽以防燙皮革包覆壺身,打造出質感品味。咖啡壺部分則以玻璃杯取代,且濾杯懸掛於杯口內,注水時不易傾洩出來。為滿足攜帶需求,同系列亦有附隨行杯的款式可選。順帶一提,其濾網適用於粗研磨的咖啡粉,故萃取出的咖啡液偏酸、口感較輕盈,讀者可藉由調節水量來變換風味。
Falcon 的手沖咖啡三件組每一個單品都是一項時尚美學力作。加厚的不鏽鋼手沖壺以紅銅拉絲刷色呈現,壺蓋鑲有復古式溫度計,壺壁則有鐳刻水位,可謂內外都有精準控制水的關鍵功能。
搭配濾紙使用的玻璃濾杯則相當好清洗保養,且最多可沖到4杯份量,搭配大容量咖啡壺很適合與朋友分享。手沖壺跟咖啡壺也能獨立使用,加上廠商附贈儲豆罐或電子秤,是一組相當實用、齊全的組合。
日本 HARIO 出產的玻璃壺向來是品質保證,所推出的雲朵咖啡壺耐溫差而不易碎,而且把手部分製作較寬厚,拿取倒水時穩定性佳。此外,因附有帶濾嘴的壺蓋,平時亦可充當茶壺泡茶使用。
另一方面,透明濾杯能清楚看見咖啡粉膨脹的狀態與流瀉速度,同時將出水孔徑設計得較大,方便靈活調整沖水量多寡。更別說廠商還加碼附贈濾紙與有刻度的咖啡勺,且價格仍相當親民,推薦剛接觸手沖咖啡的人可別錯過。
LOHAS COFFEE 這套不到千元的價格就囊括一個小型的手沖壺、一個手搖磨豆機,以及一個輕巧的雙層過濾不鏽鋼濾杯,無需購買濾紙,僅需搭配手邊的容器承裝即可使用。因此推薦給想盡快體驗手沖咖啡魅力,且打算節省耗材開銷者。
另外,濾杯附有塑膠防燙把手,且底座加大而可架在任何杯子上,讓沖泡咖啡變得非常方便。可惜販售管道偏少,有興趣者得好好把握機會以免向隅。
曾獲得金點設計獎的這組商品,看似簡約的外觀卻處處藏著匠心獨具的巧思。首先是300mL的獨享咖啡壺,木質的底座與握把不但帶來細膩溫潤的視覺效果與觸感,搭配壺蓋的迷你溫度計,讓咖啡粉可以沐浴在最舒適的溫度中,進而帶來醇厚濃郁的口感。
再來是雙層隔熱的玻璃杯兼咖啡壺,一方面不會燙手,二來也不會讓手的溫度影響咖啡品質;更特別的是,隨附的杯蓋還能反過來作為濾杯座使用,沖完咖啡後不用再立刻移步到水槽邊,而是能從容享受休憩時光。貼心的細節以及美不勝收的外觀,無論自用或送禮都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這款組合商品擁有令人心動的價格,更難能可貴的是,裡面所包含的元件在做工上可一點也不馬虎。除了有以不鏽鋼製成的濾網與細口壺之外,設計成雲朵狀的咖啡壺還能有助於保留咖啡的溫度與香氣;此外,原木所製成的咖啡匙更讓整體質感加分,讓小資族也能輕鬆享受美好的咖啡時光。
在產品細節方面,壺蓋反轉後能作為濾杯架使用,讓品嚐現沖咖啡零時差;關鍵的濾網則是使用雙層設計,除了使沖泡速度夠好控制之外,亦不需要濾紙輔助便能沖出一杯澄澈無雜質的咖啡,著實是一款 CP值相當高的優質設計。
TIMEMORE 的濾杯正如其名晶亮透徹,當熱水沖入濾杯時能清楚看到咖啡粉膨脹,從側邊看則能見到咖啡粉末與熱水的分層;濾紙因內刻的溝槽紋理在受熱時能緊密貼合杯壁,故咖啡液會以較慢的流速緩緩滴漏,視覺上相當療癒,也能帶來更扎實且溫潤的風味。
其配有耐熱玻璃壺,但出水口 V型不算十分纖細,倒咖啡時要特別留意水流的問題。所幸濾杯底座寬闊,亦可直接放置在任何杯子上直接沖泡。
這款骨瓷濾杯不但好清洗、不易殘留異味,更因螺紋錐形單孔設計,在流速快慢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對於新手、老手而言應該都不難駕馭。
此款組合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內含的手沖架,可以隨心所欲的搭配任何容器。並且因附有可拆式防滑墊,無須擔心水流等讓濾杯滑動。但同時也有人覺得咖啡不流進密閉的壺中,在不立即飲用的情況下很快變涼,因而改變了咖啡的原味,這部分就交由讀者自行取捨了。
來自丹麥的 Bodum 秉持對高品質咖啡的熱忱,推出了電動虹吸咖啡壺、美式濾滴咖啡機等屢獲大獎肯定的相關產品。旗下這組不鏽鋼濾網的咖啡壺也很受手沖愛好者的推崇,其一大特徵就在於壺腰上的紅色可拆握套,增加防燙握取面積,也與咖啡呈現鮮明撞色對比。
這款組合另搭配兩個雙層玻璃杯,杯身可愛好握且保溫性優越,不論冷飲熱飲皆能延續杯中風味。美中不足的是杯子容量僅80cc,較適合品飲義式濃縮咖啡。
雖定位為入門組,但各品項仍有多種設計,能幫助使用者調整各個沖泡細節。首先其咖啡壺與手沖壺的壺嘴都是精心打造的鷹嘴、細長型,得以更從容自如地傾倒與注水。玻璃壺身則有精細的50mL 刻度,得以更準確地掌控份量。
至於玻璃濾杯則為寬紋路的樣式,可保持流水順暢、形成更多蒸散空間,避免累積熱氣而產生雜味、澀味。底下則有實木底座,一來十分穩定,二來增加隔熱效果。更棒的是還附贈了3種秤重單位的液晶電子秤,著實誠意十足。
好不容易泡完咖啡,打算倒入杯中慢慢享用時,卻發現取下後的濾網無處可放,相信不少使用者都遇過這種尷尬情況。為了不弄髒桌面,KINTO 特別為此製作了一個耐熱盛皿,大小剛好可安置濾杯。在使用前亦可充當盛裝咖啡豆、計量用的容器。
而手沖咖啡組常見的金屬濾網,在此則換成搭配濾紙使用的樹脂濾杯,可解決不鏽鋼濾網用久之後容易累積咖啡渣的清洗難題。再搭配圓潤的玻璃壺身,讓品飲的過程一切都顯得簡約美好。
MILA 這個組合是手沖咖啡的基本鐵三角,其吸睛之處在於它的濾杯。因為網目極為細緻,能仔細淬鍊出純淨的咖啡精華,且無需濾紙也不怕喝到細微的咖啡渣。
除此之外,手沖壺為開放式把手,好處在於不管手掌大小,怎麼握取都不會燙到高溫的壺身,可說是相當聰明的設計。並且上方有可單手開啟的壺蓋,既順手好用又不怕水溫太快降低。至於細長的壺嘴則能帶來理想的出水表現,整體而言中規中矩、不易出錯,值得納入參考。
認識了挑選手沖咖啡組的基本方向後,相信不少人還是對於一些細節有些許疑問或是不確定之處。為此,本文也特意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以協助各位在購買手沖咖啡組前建立正確觀念。
A:沖泡咖啡時,水溫以及粉水比例都會對最後的成品有一定的影響。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如果對於咖啡的口味有精準的要求,建議還是使用儀器輔助為佳。
A:由於濾紙與咖啡直接接觸,因此首要條件必須是無化學添加物且無添加螢光劑。而漂白濾紙雖然較沒有紙的味道,但需要注意是否以酸素、酵素漂白,以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此外若是想要減少耗材,可以選擇金屬濾網或是法蘭絨濾布,或是免濾紙的濾杯等等。而尺寸方面需留意是否對應濾杯,一般濾紙按照濾杯大小分為1~2人份或3~4份等。
A:其實每個人喜愛的濃淡度都不同,因此並沒有統一通用的標準。但新手建議可以先從1:10~1:16(咖啡粉:總注水量)的比例開始嘗試,再試著找出自己最喜愛的咖啡濃度。
如果看完這次的手沖咖啡組介紹仍未找到心儀的品項,以下文章分別介紹各種所需用品,當中也有針對選購訣竅一一解說,也許在讀完這些內容後,能更掌握手沖咖啡的相關知識,也可從中尋覓出最襯手的道具。
以上便是此次關於手沖咖啡組的介紹與人氣排行榜,大家是否已經挑好心中所屬的組合了呢?不論是每天必喝咖啡的上班族與熬夜黨、或是偶爾想要搭配點心放鬆心靈,手沖咖啡都是可以幫助提升生活質感的好伴侶。只要利用簡單器具,花少少時間就能品嘗到咖啡豆原有的精華風味,因此不要猶豫,趕快購入一套手沖咖啡組,試著沖泡出一杯專屬自己的美味吧!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生活App、音樂App、其他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