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秒都必須斤斤計較的現代,可以嘗試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烹飪輔助道具,來提升效率並簡化料理流程。而今天就將為各位介紹的,是在製作馬鈴薯沙拉或是各種豆沙內餡等泥狀料理時,不可或缺的一項道具——「壓泥器」。
壓泥器不只能用於烹飪用途,在製作讓嬰兒容易食用的副食品時也能派上用場。但根據不同使用的需求,壓泥器也有各式各樣的商品規格可選擇,以下就將從產品的選購要點開始介紹,並實際蒐集了10款來自 IKEA、CUISIPRO、燕三條等品牌的人氣商品作為推薦,以讓大家能更快速地找出符合需求的壓泥器!
作為一個愛吃的人,食物是火星主廚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視角。認為人之所以覺得美食好吃,是因為食物牽涉了大腦中的深層記憶、來源、心理學,以及物理、化學的變化還有文化歷史的脈絡。 和所有料理人一樣,想利用自身的經驗、技巧還有知識來製作料理,每道菜餚都蘊含了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因為想製作的不只是食物,而是一個美好的體驗,能成為品嘗者生命中的養分。目前經營「火星主廚的回歸之旅」YouTube頻道,希望和大家一起,打開廚師的大腦,來一趟屬於味覺的奇幻之旅。
從小熱愛日本動漫,就讀日文系且於畢業後赴日留學,並曾任職於日本的遊戲媒體及遊戲公司。平時經常關注遊戲、科技、休閒、健康和理財等最新資訊,喜歡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閒暇之餘也愛好手作、下廚和愛貓玩耍。目前在 mybest 任職已超過5年,積極尋求各領域專家見解,以確保資訊正確性為最優先。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緊接著將為大家說明選購壓泥器的3大重點,敬請參考!
根據壓泥器的外型可以大致分成兩個種類,可配合自身的需求選擇功能相對應的商品。
棒狀的桿型的壓泥器是藉由從上往下壓的力道處理食材,使用起來相對較為直覺。而除了可以運用全身的重量調節施力大小,也能夠同時處理較大份量的食材,不會因為材料的體積較大而難以下手。但因為桿型款的孔洞較大,用其所完成的食物口感會保有一點食材原有的顆粒感。
而桿型壓泥器中還分為 Y字型及 L字型兩種,其中 Y字款由於有兩個支點而能平均受力,加上底部的面積較大,故適合快速且大範圍地將食材壓碎;而 L型壓泥器則可以在搗碎食材的同時做攪拌,適合用來製作口感綿密的馬鈴薯泥等料理。且當網孔被食材堵塞的時候,L型款也較容易清潔。
使用槓桿原理壓碎食物的杯型壓泥器,優點在於能夠將食材的皮肉分離,故可以乾淨且均勻地將材料搗碎,因此常被運用於製作嬰兒副食品等場合。但因為杯型壓泥器較不容易清潔,且需要較寬廣的收納空間,因此比較建議將成品的細緻口感視為首要條件的人購買。
壓泥器底部面積大小會影響壓泥的效率與使用的難易度,購買前不妨也確認一下這個部分。
壓泥器的面積大小會決定一次可處理的食材份量,最常見的尺寸約為直徑6~8cm左右,而配合少量製作的小面積壓泥器直徑則多在5cm左右。除此之外,如果要製作便當菜或嬰兒副食品的話,則可搭配能與小體積容器併用的迷你款;而若常常需要快速地處理大份量食材,也有直徑在10cm以上的超大底面積壓泥器可以選用。
壓泥器的網眼大小會影響所製成品的口感,舉例來說,藉由小網眼壓泥器製作出的泥狀物較為柔軟纖細,由於能夠含在嘴裡慢慢吞嚥,而適合用來製作嬰兒副食品與看護食品;網眼較大的款式則可以一次處理較多分量食材,且隨著輾壓的次數增加,食物也可從接近原始的口感漸漸變得細緻。而其中以波浪型及開洞式網眼能較快速地處理大型食材,有相關需求即可優先選購。
挑選壓泥器的過程中也別忘了注意材質,其產品大多以不鏽鋼和尼龍製為主流,請於比較兩者的特色後挑選出適合的款式。
金屬製的不鏽鋼壓泥器由於質地堅韌,在面對較為堅硬的食材時也能放心地施力,操作起來會更為輕鬆。而不易生鏽的特色讓它也能較長久地被使用,如果會頻繁使用壓泥器的話即可選用。但也因為材質較硬的關係,而應避免在塑膠製或有不沾塗層加工的鍋具和料理碗中使用,以免刮傷它們的表面。
以樹脂等材質製成的壓泥器質地較軟,雖然壽命比不上不鏽鋼製品,但卻可以應對大部分的鍋具而不易刮傷彼此。不過,雖然塑膠壓泥器輕量而容易握持,但在面對過度堅硬的食材時可能會有斷裂的危險。一般建議將其用來搭配水煮蛋等柔軟的食材,而像馬鈴薯等較堅硬的材料仍推薦使用不鏽鋼壓泥器為佳。
桿型壓泥器的握柄部分多以木頭、不鏽鋼、樹脂等材料製成,購買時除了注意各種類的握感外,也可確認其粗細、結構上是否有些微防滑的凹凸、有沒有掛鉤及輔助收納的圓孔等項目,以確保產品用起來能更加便利。
本款由日本原裝進口的產品因尺寸與壓泥範圍較小,可直接在餐碗中壓製薯泥或壓碎水煮蛋,對於製作小份量的嬰兒副食品或沙拉相當有幫助;加上輕巧重量易於攜帶,不管是想帶小寶貝外出旅遊,或是野外露營製作餐點皆能快速上手。
不過,本品受限於網格直徑的長寬度,可能會花上較多心力與時間在處理量較大的食材,建議使用在單人份的料理上為佳。
不同於它款金屬製的商品,本商品除了擁有搶眼的繽紛綠色,在網格的設計上也相當特別。宛如柑橘瓣的三角網洞,讓人在壓製馬鈴薯泥的當下能取用獨特的造型。而湯勺握柄也方便刮取鍋邊的馬鈴薯,亦利於拌勻所有食材;同時也因偏軟質的表面可應用在各式鍋具中,而不用擔心刮傷鍋碗。
需注意的是其雖然可耐熱180℃,不過原料畢竟為尼龍塑料,仍不建議各位放置在爐火高溫烹調處,以免軟化變形。
日本燕三條不僅是地理名稱,更是生產著優質鍋碗瓢盆的重鎮。此商品採用堅固厚實的不鏽鋼,以專業職人技術打造出一體成型的壓泥器,無需擔心接點容易藏污納垢的問題,反而十分容易清洗與使用,可說是料理好手心中的夢幻逸品。
另外,本品在握柄尾端設置掛鈎,放置時不怕滑落鍋底且有利牆面收納。可惜該款在購買管道上多為代購服務,喜歡的朋友可得多花一些時間等待到貨。
備受國人喜愛的瑞典家居用品品牌 IKEA,旗下商品從傢俱到餐廚、衛浴用品一應俱全,其中的壓泥器亦受到不少網友的大力推薦。它以剛硬的不鏽鋼製成波浪紋型,而粗厚的彎曲鋼管則讓大家省時省力地壓碎馬鈴薯、南瓜等食材。
此外,觸感極佳的握把,以及握柄上的掛孔,皆是值得稱許的優點。但本款較適合大範圍粗略地搗碎,若是想打造更細膩的泥狀,可能得搭配其他工具。
顛覆一般人對廚具制式化又枯燥的印象,義大利創意餐廚品牌 GHIDINI 為普通的壓泥器注入一絲童趣靈魂,將整體外觀形塑成宛如鱷魚的可愛模樣,一眼就抓住了消費者的目光。
而如同榨汁器的結構,得以輕鬆壓製切塊水果或蒸煮後的食材。另外還附帶三種不同孔洞大小的搗泥濾網,便於拿捏想要的口感。值得一提的是,鱷魚牙齒處即為鍋掛凹槽設計,著實讓大家在下廚中隨時保持好心情。
想要快速打造馬鈴薯泥細緻又綿密的口感,透過杯型的壓泥器或許是個不錯的好點子。本商品從壓器、握柄到網片以不鏽鋼製成,無論清潔、保養都很容易。並透過類似榨汁器的操作方式,只要兩手擠壓便能壓出細柔的薯泥,一次就上手的簡易度,很適合推薦給不善料理的新手使用。
除此之外,大容量設計對趕時間的人來說,便可省下反覆壓製的動作與力氣,且壓製過程還有著食材不易噴飛的優點,有助於適度維持廚房整潔。
如果想要更省力地操作,或者不確定哪種構造比較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等等,不妨試試這款壓泥器。首先,其手把做工還算精緻,順手好握之外,因內附有彈簧,可提供優秀的回彈作用力。
更棒的是,其壓泥面結合波浪形與穿孔型的優點,讓使用者初次壓下便能利用結實波浪紋的大面積壓碎食材,接著再透過後方的穿孔網格,可均勻又細緻地壓製出理想的口感,可說是一支抵兩支,相當實用。
這款壓泥器的底板採一體成型的 Y字結構且經加厚設計,有助於使用者施力搗勻鍋中食材。其次,廠商採用獨特的 SUS304材質,不僅擁有優異的耐腐蝕性及耐冷熱度,還有著不易生菌、發霉又耐用的優點。
此外,本款的握把結合了溫潤美麗的花梨木,並運用專業打磨技術締造出舒適的手感,同時也避免了金屬製品過於冰冷的觸感。至於手柄長度也很足夠,用在較深的鋼盆時便相當順手。
了解了壓泥器的選購方式及商品特色後,或許各位心中還有著一些購買或使用上的疑問,以下便蒐集了部分常見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供大家在購入之前參考。
地瓜泥、芋泥、玉米糊、栗子泥等,只要是想把食材壓成泥狀的烹調過程都可以使用壓泥器。另外桿狀的壓泥器很適合用來混合碎狀食材,例如為絞肉或魚漿的添加調味食材;而杯狀的壓泥器可以用來壓碎如蒜泥等辛香料,或是製作蒙布朗等糕點。
桿狀壓泥器可直接用水和洗劑以布或海綿清洗,如果有乾涸的泥狀食材沾黏,則可以先泡水30分鐘後再清洗。至於杯狀壓泥器因為較容易有食材卡入縫隙中,最好使用完就立刻仔細清洗。
湯匙、叉子、桿麵桿都可以拿來當壓泥器使用,也可以使用刨起司的器具或是將篩網反扣在盤上來磨碎食材。
除了將食材壓成泥狀,其實壓泥器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使用方法,像是它可用來壓散肉品沾黏的筋、混合漢堡肉或是餃子的餡料等。另外,如果所使用的是杯型壓泥器的話,更可以在料理的過程中將各種需要榨汁的食材壓碎。就算不常用它製作馬鈴薯沙拉、可樂餅等料理,壓泥器能夠有效提升整體烹飪的效率,讓料理手續變得不再如此繁瑣。
除了壓泥器外,「攪拌機」則可以更大幅度地縮短製作壓泥食品的時間,特別忙碌時更需要這類電器烹飪器具的輔助。以下便提供攪拌機的相關介紹,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考量是否改選購攪拌機。
雖然壓泥器的外型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各產品卻仍存在著許多的差異。不過,只要挑選出一把適用的壓泥器,便可以讓料理的過程更加有效率,下次購買前不妨先參考本篇的介紹再行選購喔!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生活App、音樂App、其他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