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用桌上型電腦或是家用遊戲機玩遊戲,一個好的電競螢幕不但能讓畫面效果看起來更加絢麗,在多人遊戲時也能快速適應變化多端的戰場狀況,處處佔得先機。不過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知名廠商像是 ASUS華碩、acer宏碁以及 LG樂金等都推出了相關商品,除了尺寸不同以外,還有標榜2K、4K解析度以及144Hz以上更新率等規格,對不了解的新手來說根本無法分辨其中差異。
這次就要來介紹挑選電競螢幕時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並且精選10款各有特色的商品推薦給大家,希望各位在參考過後都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螢幕,盡情徜徉在遊戲世界之中喔!
從高中時代開始撰寫部落格的多尼,在2016年大學畢業後即出版了「免送修! 免花錢! Windows 10升級、優化、疑難雜症、效能全面進化一本通」電腦相關工具書,深受使用者的一致好評。 現職為前端工程師的他,下班後便化身為分享各類軟體資訊、教學以及3C產品開箱的部落客,每篇文章皆實用且具參考價值,讓部落格人氣水漲船高,累積瀏覽人數已突破850萬人。
於 mybest 任職近3年,參與多篇開箱實測及專家監修文章,為文章品質專業把關。目前定居日本關東地區。先前曾於唱片公司負責網路行銷及影像剪輯工作,喜歡關注音樂、電影、美食、日用品等各種領域。平日裡也熱愛在網路世界探索新事物,期待藉由自身體驗,將有價值的好物分享給讀者。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電競螢幕跟一般商品最大的差異在「畫面更新率」以及「反應時間」這兩個規格上,為的就是減少畫面快速移動發生的殘影並降低操作延遲,讓遊戲畫面更加平滑順暢。其中,畫面更新率代表螢幕於一秒內更新的畫面張數多寡,通常以「Hz」為單位,數值越高呈現出來的畫面就越流暢。而一般螢幕大多以60Hz為主,但遊戲螢幕會採用更高的144Hz到240Hz,讓影像變得更加真實。
「反應時間」則是指螢幕顆粒改變的速度,單位為「ms」,數字越小改變的速度越快,造成殘像的機率也越低,並同時能降低延遲、即時反應玩家的各項操作。目前市面上的電競螢幕絕大部分都擁有1ms的極速反應時間,若想要在對戰遊戲中快人一截,請務必考慮這項攸關勝負的規格。
首先要來說明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電競螢幕,以下列出會影響體驗的幾個規格項目,請依照個人需求進行篩選。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螢幕尺寸越大越好,但其實絕大部分的職業電競選手都偏好21吋~24吋的商品。尤其是在遊玩射擊類或線上競技遊戲時,24吋螢幕可將整個畫面都納入視野當中,使視線移動到對角所花費時間相對減少,讓玩家能迅速掌握周邊戰況;另外,它還可同時減少3D暈的機率,若常進行線上對戰的話請務必將這些項目納入考慮。
而大尺寸的螢幕則適合用來遊玩賽車、MMORPG 或是場景精美的3A級大作,宛如電影般的絢麗 CG特效相信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動。
不同類型的遊戲建議搭配的螢幕解析度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視角移動速度較快的射擊遊戲,比起追求螢幕解析度來說,畫面更新率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只需挑選1920×1080 Full HD 的螢幕即可;至於重視畫面表現的 RPG 或賽車等遊戲,則建議挑選2580×1080(21:9)或是3840×2160(4K)解析度的螢幕,如此一來就能享有高精細度的畫質及寬廣視野。
不過要注意的是,解析度越高、所需的電腦效能也就越吃重,所以在挑選適合的解析度前請先確認主機的規格,尤其得注意進行畫面輸出的顯示卡等級為何,以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既然是電競螢幕,畫面更新率當然十分重要。但並不是規格越高越好,建議還是根據常用的遊戲平台以及電腦配備挑選適合的商品。
一般電腦螢幕大多採用60Hz的畫面更新率,雖然其對於日常使用來說已經十分足夠,但如果更新率越高、畫面看起來也會更加平滑順暢。因此遊玩 PC平台的遊戲時建議以120Hz的畫面更新率為基準,喜愛動作遊戲可選擇120Hz以上的款式,而賽車或射擊遊戲則推薦144Hz以上的機型;至於即時戰略、RPG 等類型由於視角大都固定,沒有特殊需求的話僅需60Hz以上即可。
另外,由於近年來技術進步,市面上甚至出現了240Hz以上的商品。雖然畫面的順暢度更加升級,但價格也因此稍微偏高,故建議還是要視遊戲類型挑選適合的規格,才能完整發揮螢幕本身的價值。
雖然電競螢幕大部分都是用來連接 PC,但有些人為了方便或是不想跟家人搶電視,也會接上 Nintendo Switch 或是 PS4等家用遊戲主機來使用。不過,由於這些平台的遊戲主要是針對電視所開發,通常都不支援60Hz以上的更新率,如果主要遊玩的遊戲都來自家機的話,建議購買價格合理的60Hz螢幕即可。
雖然以目前螢幕技術來說基本上已經完全不會出現延遲的狀況,但是在快速移動視角或轉變場景時,反應時間較長的商品很容易因為顏色重疊在一起而出現殘影,進而影響到遊戲體驗,所以在挑選電競螢幕時也要記得確認「螢幕反應時間」這項規格。
而市面上不乏許多反應時間在1ms左右的螢幕,其已能對付大多數的遊戲類型。不過另外也有部分品牌的產品可利用軟體或其他特殊設計降到1ms以下,但由於價格相對來說貴上許多,故建議依照個人預算挑選適合的商品。
為配合不同的遊戲類型將畫面表現調整至最適合的數值,有些電競螢幕則會內建各種遊戲模式。除了基本的「FPS模式」及「RTS模式」以外,甚至還有像「運動遊戲模式」與「RPG模式」等,不管何種遊戲都能找到相應的設定。另外,有些螢幕則具備其他的輔助功能,像是能夠調整黑平衡以增進暗處的視野、或是直接在畫面上顯示各種影像數值等,都能進一步提升遊玩品質。
而若想要有沉浸式的遊戲體驗,曲面或超寬比例螢幕也是可以考慮的選項之一。如果常使用 Android 模擬器的話,則推薦使用具有旋轉功能的商品,遊玩時便可直接將螢幕轉成直式以改變畫面的比例。
挑選螢幕時得確認輸入端子的種類及數量,目前市面上除了主流的 HDMI 以外,也有越來越多螢幕搭載了傳輸效率更高的 DisplayPort 或是 USB Type-C。雖然有些產品於購買時可以加裝連接埠,但考量到穩定性的問題,仍建議先確認家中電腦及各項裝置的輸出端子規格後,再挑選適合的商品會比較保險。
為提升畫面表現採用了自家優質液晶面板,而呈現出通透明亮的顯色及影像;加上整體的飽和度及對比強烈,更新率也有超出144Hz的表現,因此在觀看影片或玩遊戲時可以得到相當好的效果。另外,呈現弧形的1500R曲面設計,就算視線遠離中央也能維持相同的觀看距離,除了減少玩遊戲時的眼睛疲勞感,也很適合喜歡臨場感的使用者購入。
不過,VA面板雖然顏色較為鮮豔,但遇到過暗的場景時很容易變得不清楚。而本產品也未搭載黑平衡功能,在遊玩光影反差較大的遊戲時較不易察覺隱藏在暗處的物品及敵人,購買前務必依據自身需求審慎考慮。
此產品內建許多提升畫面表現的機能,包括能將 SDR 提升為 HDR高動態範圍的編碼器,以及可自由選擇比例的分割畫面設定等,操作上擁有極佳的便利性。而最吸引人的莫過於21:9的特殊比例寬螢幕,不但在觀看電影時可以得到接近劇院的感受,若遊戲支援此螢幕比例的話,便能獲得極度寬廣的視野,對於喜歡玩 RPG 或賽車遊戲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好選擇。
然而,長達5ms的畫面反應時間雖然日常使用不會有問題,但遇到場景變化頻繁的遊戲及軟體就很容易出現殘影的狀況。加上螢幕整體較寬,入手前要留意遊戲是否有支援此尺寸,以免邊緣出現黑邊之外,也建議預先規劃放置空間會比較好。
從頭到腳都採用極為簡約的設計,這款由知名品牌推出的電競螢幕不但足供日常使用,也加入許多專為遊戲設計的機能。除了內建各種遊戲模式外,也可以自由調整明暗區域的對比,就算暗處也能清楚呈現,進而增加遊戲勝率。另外,比一般更新率略高的規格能讓畫面更加流暢,再搭配低藍光及不閃爍等保護雙眼的功能,很適合入門玩家購買來使用。
不過,這款電競螢幕以規格來說算是相當初階的款式,各方面雖然都有達到基本的要求,但如果相當注重螢幕效能的話,仍建議提高預算並多方比較各款產品。
ASUS 的 TUF 系列產品一向都給人物超所值的印象,VG259QR 的表現當然也非常不錯,包括 DP 連接埠以及可傾斜、旋轉的螢幕支架,都是高階款式才會有的配置;在遊戲部分也特別設計了許多輔助功能,舉例來說,Shadow Boost 可協助調整暗處的亮度,在黑暗場域能即時反應各種操作,招牌的 GamePlus 也能提供準心、計時等便利功能。
最吸引人的是價格相當親民,搭配24.5吋1080P 解析度以及受到不少人歡迎的友達 IPS 面板,不管是顯色、畫面更新率與反應速度等都擁有一定水準,各方面都取得近乎完美的平衡,不須花費大量預算就能盡情享受遊戲。
SAMSUNG 近年來致力於開發曲面 VA面板,C34J791WTE 擁有三面窄邊框的簡約造型,讓原本已經相當廣的螢幕顯得更加生動。除了可透過標準的 HDMI 以及 DP 傳輸線來連接電腦以外,甚至也貼心準備了2個 Thunderbolt 3連接埠,就算是蘋果的 Macbook 等電腦裝置也能輕鬆顯示畫面;另外也支援不同訊號源的子母畫面功能,應用彈性相當廣泛。
尤其這款電競螢幕還運用該品牌引以為傲的金屬量子點顯色技術,能夠讓呈現出的色彩更加明亮精準,並且外覆一層金屬合金來保護,有效增加整體的耐用度,搭配大尺寸的曲面配置,可以得到宛如身歷其境的觀影與遊戲體驗。
此款螢幕的畫面表現十分出色,除了透過10bit色彩位元深度,減少漸層色出現斷階的狀況以外,還具備多項智慧功能,包括隨著環境光源自動改變亮度及色溫、及自動偵測畫面內容調整明暗度等;再搭配 HDR高動態範圍、色彩智慧補強等技術,使畫質的表現十分令人滿意。除此之外,低藍光及不閃爍等護眼模式也相當齊全,不用擔心雙眼負擔過大,能夠放心暢玩各種遊戲。
不過,只有60Hz的畫面更新率算是稍嫌美中不足的部分,加上4K解析度會消耗大量顯示卡的效能,建議購買前先衡量一下自家電腦是否能夠順利運行,以免影響遊戲時的流暢度。
這款專為遊戲玩家設計的中高階螢幕,除了有144Hz的畫面更新率以外,內建的 Adaptive-Sync 防撕裂技術也同時支援 NVIDIA 以及 AMD 顯示卡,運用彈性極大;加上它還極力降低畫面輸入的延遲,就算處於激烈戰場中也能及時反應,大幅增加勝率。最重要的是雖然此螢幕的性能強大,但價格卻相對低廉,十分適合想要一台高效能螢幕但預算有限的使用者。
不過,此產品規格看似無可挑剔,但面板的顏色精準度則非長項,若不特別設定數值的話可能會出現偏黃的狀況,如果對色溫跟色準比較要求的話,建議先至店面試用評估後再購入。
採用較大的27吋畫面,這款電競螢幕既可以滿足喜歡大尺寸的玩家,其他規格也皆在標準之上。除了內建了多種遊戲模式,可以依照類型自由切換以外,只要另外安裝廠商的軟體即可直接調整各項畫面設定,不需要再大費周章地使用螢幕上的按鈕校調。另外還內建 USB3.0連接埠,不管是鍵盤、滑鼠或各項裝置都能支援,可說具備了相當多貼心又方便的設計。
不只各項規格的表現可圈可點,此產品也特別採用2K螢幕解析度,對於電腦規格沒辦法達到4K解析度、又想同時擁有高畫質及流暢遊戲體驗的使用者來說是極佳選擇。
以兼顧遊戲性能以及實用性質為出發點,這款電競螢幕在各種功能上都十分貼近一般消費者需求,除了採用顏色表現及可視角範圍較為出色的 IPS面板,還同時克服了技術難題,將反應時間壓縮到僅僅只有1ms。再搭配3側無邊框的設計將對整體畫面的干擾降到最低,就算連結雙螢幕也不會遮擋到太多視線,故能有更多樣化的應用方式。
除了滿足遊戲需求以外,它還擁有著104% sRGB的廣色域,不只擁有極為優異的色彩精準度,又能自由調整高度、水平垂直角度並旋轉成直式畫面,如果平時有在進行修圖或平面設計等工作的話,這款商品相信能夠滿足各種需求。
由知名電腦硬體品牌推出的這款電競螢幕,與各主機間皆擁有極高的相容性。其同時具備 G-Sync 與 Adaptive-Sync 顯示技術,不管搭配的顯示卡廠商為何都能享有不撕裂的精細畫面。而獨家的 GamePlus 快速鍵則可提供極為強大的遊戲輔助功能,包括自訂準心、顯示畫面每秒張數及技能冷卻倒數等,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遊戲都能輕鬆駕馭。
此產品光是規格就已經是一時之選,如再加上獨家的 ASUS AURA RGB燈效,除了能夠自由設定螢幕背面的燈光風格以外,再搭配底座上能自訂圖案的 LED投影燈,便可以帶來更為絢麗的視覺效果,很適合同時希望螢幕能有強大效能及華麗外觀的使用者。
閱讀完以上的說明後,或許仍有部分讀者對此類商品抱有疑問。有鑑於此,以下整理出幾個選購的相關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還在猶豫的話敬請參考看看。
A:多數新手或許會認為螢幕越大越能增強感官刺激,但其實專業的電競玩家普遍更推薦21~24吋的螢幕大小。原因在於對戰時視線需要在畫面中穿梭,而這樣的尺寸更方便快速掃描全體,並且能減少3D 效果帶來的暈眩感,因此不妨優先選擇此類商品。
當然,亦可針對以下三個層面來斟酌螢幕尺寸:
A:Hz 代表每秒刷新畫面的張數,數值越高影像動態就越流暢。一般來說,動作類型的遊戲適合120Hz,而強調速度感的射擊、賽車類則建議選擇144Hz;此外,由於 PS4、Nintendo Switch 的遊戲多不支援60Hz 以上的畫面更新率,因此一般市售的螢幕就以夠用。
順便提醒,也要考量線材、顯卡、軟體的支援,有時哪怕螢幕支援144Hz,只要有一個因素不支援,都會會影響實際體驗。
A:如果不想出門,許多電腦相關的網路平台都可直接線上購物,廠牌及款式也更豐富。但仍建議跑一趟3C 商場、連鎖大賣場查看實體,確認螢幕實際表現細節等,以免跟期望有所落差,有任何問題也能詢問店家。
有些玩家會將多個螢幕串連在一起創造更加寬廣的視野,但螢幕邊框厚度會直接影響到觀看時的感受,所以市面上有許多標榜無邊框或窄邊框的商品。以下提供無邊框螢幕的選購要點以及推薦商品,有興趣的話不妨前往觀看。
在遊玩競技類型或是射擊等遊戲時,只要一點差距就會左右勝負,因此電競螢幕的品質就更顯得重要。雖然這類3C商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但只要抓好預算並且了解自己的需求,便可以輕鬆找到適合的款式型號,讓遊戲體驗變得更加完美喔!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生活App、音樂App、其他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