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用水壺」是登山時的必備用品,不單單只是補充水分,在山上泡泡麵、沖咖啡也相當好用。然而市面上的商品款式繁多,每款的容量、重量、體積多有不同;且有些主打便攜性、有的強調保溫性極佳等應有盡有,想必讓許多剛開始登山的新手感到難以抉擇吧。
於是,這次將會和大家介紹挑選登山用水壺要注意的重點,還會依序介紹在網購平台或大賣場等就能買到的人氣推薦商品。當中不乏知名品牌膳魔師、Camelbak、Nalgene、mont‧bell 等。一起來挑選適合自己登山風格的水壺,舒服暢快地爬山健行吧!
個人事蹟: 2018.07 擔任領隊攀登歐洲最高峰 厄爾布魯斯峰(5,642M) 2017.04 擔任領隊攀登尼泊爾 安納普納峰基地營(ABC 4,130M) 2016.08 擔任領隊攀登非洲第一高峰 -吉力馬札羅山(5,895M) 2015.09 完登百岳(最終攀登屏風山 3,250M) 2015.07 擔任領隊攀登日本第一高峰 富士山(3,776M) 2015.03 擔任領隊攀登尼泊爾 聖母峰基地營(EBC, Kala Patthar 5,545M) 2014.09 擔任領隊攀登東南亞第一高峰 神山(4,095.2M)...等等。 個人經歷: 2019.06 新竹縣竹東社區大學 攝影講師 2017.12 臺北市集特色攝影比賽 評審委員 2017.01 Canon 影像樂園 講師 2013.10 TAIWAN 3000M 創辦人 出版書籍: 2020.12 山中歲月,用心寫下自己與山林的對話 2019.08 百岳完登圓夢手冊 2016.12 原來百岳離我們這麼近 2013.08 Taiwan 3000M 台灣之美微寫真
自國中開始接觸大量日本 Hip hop 音樂與連續劇,2016年便決定前往日本就業,至今曾從事化妝品及飯店相關工作。加入 mybest 已超過三年,專家・達人精選推薦、SNS 投稿、開箱實測、專家監修等企劃皆有參與,在下班後喜歡探索東京都內的咖啡廳及追劇,或是看網路趣聞以尋求發文的靈感。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首先,就從挑選登山水壺絕對不能忽略的要點依序介紹。
登山用水壺主要分為四種類型,掌握每種類型的優勢後,便能根據自己爬山時重視的要素來決定。
塑膠材質的水壺與寶特瓶的魅力在於既輕巧且還算堅韌,故裝水後不會大幅增加重量,對女性或小孩而言亦能輕鬆攜帶。而且在喝完水之後也就變回原本極輕的瓶身,讓下山的路走得更輕鬆。此外,這類產品的另一大優勢則在於外型簡約,因此也便於清洗。
雖然具備多項優點,但這類水壺較不適應氣溫及氣壓的變化,而不適合爬高山時使用;且一旦不小心摔落仍有破損的可能,請多加留意。
不鏽鋼和鋁製水壺的最大特色就是堅固耐用,縱使摔落或撞傷也只會稍微凹陷,不至於因漏水而流失珍貴的水源。而且這類產品能盛裝熱水,如此一來也可取代暖暖包,在寒冬的山上既能保暖又能解渴。只是,並非所有水壺都有良好的保溫效果。若想把熱水或加了冰塊的冰水帶著走,務必要事先確認水壺有無保溫及保冷功能喔!
水袋最大的特色在於可以摺疊,不論是在登山包容量有限時,還是用不著的時候皆可以縮小體積以便收納。此外瓶身的重量可說是四種類型中最輕的;然而,反覆摺疊會造成瓶身受損,長期使用下來可能會出現裂痕或破洞。因此較不建議想要長久使用的讀者購買,而是比較適合不常爬山,或是非常重視行李重量的人。
吸管水袋多放在背包裡並藉由軟管來喝水,也因此其最大的魅力在於不需停下腳步從包裡拿出,任何時後都能補水,最適合用在越野跑或是險峻的登山道。但由於形狀較為特殊,洗淨之後不易晾乾,而且想要順利吸到水也需要一些技巧,登山前需要事先練習。
一日登山需要的水量大約是一個人2L。雖然市面上也販售著2L的水壺,但當重量集中在一處時,不免感到特別沈重;且若攜帶的瓶數太少,每瓶的重量增加後也會造成喝水時的不便。反之,若是分裝太多,喝完水後空瓶不只沈重還很佔背包的空間。
有鑑於此,分裝瓶子仍以適量為佳,建議各位可以用分裝2L的水為前提決定水壺的容量,例如帶四個500mL的瓶子便能確保一天的水源囉!
大瓶口的水壺除了方便裝入冰塊,當倒入運動飲料粉或喝水時也比較便利。因此先不論吸管水袋和水袋,如欲選購塑膠及不鏽鋼類的水壺,建議盡量挑選大瓶口的商品。另外若為一按即開的瓶蓋也就能用單手輕鬆打開,步行中也能補水。若是旋轉打開的類型,則最好挑瓶蓋上有握把的設計,以便不用脫下登山手套就能開啟。
冬天山上的氣溫又比平地更低,高山上水壺中的水難免會有結冰的風險,且低溫中喝冰冷的水也會消耗更多體力,所以還是帶上熱水,用溫暖的飲品補充水分吧。如此一來還可用來泡泡麵等即席食品,或是沖杯熱咖啡。而有保溫功能的水壺通常也有保冰功能,用來裝冰水剛剛好。這類功能在寒冬、猛暑時登山皆會非常實用,經常在嚴酷環境中爬山的讀者可別錯過。
吸管水袋雖方便攜帶與飲用,卻有不易清洗的疑慮,而此商品便藉由可翻面洗淨、曬乾的設計杜絕了這個難題。此外,其容量選擇多元且雖然無保溫、保冰功能,但因材質安全而可盛裝熱水或放入冷凍庫,故於夏天時能化身成冰袋來消除暑氣。
而經過精心設計的吸管也保障了飲用時的順暢,鬆口時也會自動關閉。可惜其夾鏈式開口雖具防漏機能,但在封口時相對麻煩,初次使用時或許需花點時間練習。
這款由美國著名廠商設計的折疊水袋以輕巧為主打,喝完時可捲成極小的體積,並可利用瓶口旁的掛鉤套住固定,避免水袋一再彈開。如果背包內的空間有限,還可將其掛在包外或腰間。而且其袋子的造型十分講究,於裝滿水後可撐起站立,當需要空下雙手時便可臨時立著,而不用麻煩地開開關關。
不過雖然其可放入冷凍庫,但為避免因膨脹破裂建議裝八分滿的水就好。若有此需求,或許選購同款較大一點的容量為佳。
此商品可說是在登山愛好者中幾乎人人知曉,除了有平易近人的售價之外,其雖輕巧卻也相當厚實,比一般塑膠水壺還要更堅固、耐用而不易破裂。還有多種顏色、花樣任君挑選,較不容易與山友「撞瓶」。此外,其瓶口有特殊的螺旋設計,更能保證不輕易漏水。只是因瓶身較為圓胖而稍占空間,且雖有方便裝水的大瓶口,但喝水時變得更加小心拿好免得打翻或嗆到。
此保溫瓶來自日本的知名戶外品牌,據悉是為了登山而量身訂做,擁有在雪地裡也能保溫的優良性能之外,六角形的內蓋則讓帶著厚手套的情況下也能輕鬆打開瓶口。而細長的瓶身也非常好拿,並具備防滑、防刮機能,讓保溫瓶的壽命更為長久。
一如 Mont‧Bell 的眾多商品,其價格也相當合理。而且除了大容量的版本外,尚有利於日常使用的各種容量,可謂集結了眾多優點於一身,想必會是各位上山下海的最佳夥伴。
使用50%再生材質所製造而成的這款商品,外觀為寬口設計而方便清洗及填裝,且瓶身能夠直接裝入熱水及冰水,不需擔心是否會溶出有毒物質;加厚的瓶身也相當耐撞耐摔,能夠放入洗碗機清洗。再者,瓶身上有刻度標示,能夠讓使用者清楚掌握一天的飲水量。
此外,本款採用一體式瓶蓋,特殊的螺旋設計讓瓶蓋能與瓶身緊密咬合,可避免發生開啟時彈飛或遺失的情況,相當適合外出時隨身攜帶。
這款不鏽鋼因為是單層結構,故還算輕盈且壓低了價格;材質也比塑膠或鋁製品來得安全,也方便清洗保養。此外其瓶蓋具把手,不但方便開關亦利於提取。而且其瓶身尺寸適用於大部分的杯架或飲水器,故除了登山之外於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很方便。唯獨需注意因其不算保溫瓶,切勿一口氣注入滾燙的熱水,且剛裝完熱開水後的瓶身可能會有些燙手。
膳魔師的這款保溫瓶之魅力受到一眾登山者的認可,尤其是其瓶蓋採特殊材質不但方便戴著手套時開啟,反轉過來還能當杯子用,同時為背包節省了空間。而且其保溫、保冰的效果皆相當優越,無論冬日、夏日都能帶來愉快的登山體驗。
再者,其瓶身與平底皆具備矽膠材質,一方面能增加摩擦力避免脫手、傾倒,一方面還可防止瓶身刮傷。更棒的是功能齊全的它也不會太重,十分推薦給重視行李重量與機能性的讀者。
有些吸管水袋的設計不佳而須費上好一番力氣才能吸到水,而這款水袋因採稍粗的水管,可讓每一口皆能喝到更多的水;再搭配特殊的咬嘴閥,飲用時更為省力,就算是第一次使用也能輕易上手。此外其中央備有壓條,故裝了水之後還能保持形狀完好,當激烈運動時也能保持重心平穩。
如此優良的品質,據說連美國軍方也指定使用呢。若有需要還能加購水袋專用的背包,讓戶外運動更加輕鬆,尤其是喜愛挑戰險峻山路的各位不妨試試!
這款產品擁有極為出色的保溫及保冷效果,因此就算是長時間的戶外活動也不用擔心。其次,其因構造與材質的特殊,使手感不因水溫而受影響,同時也不會殘留氣味。而蓋子上的小提把還能裝上掛鉤掛於背包或腰間,便攜性相當不錯。另外,也能加購防滑底座及各種瓶蓋,可說是一款能根據需求變化的水壺。
特別是百看不膩的外型與極富質感的霧面色彩,擁有這款兼具實用與時尚的水壺後,人人都能當個時尚的登山者!
這款水壺最膾炙人口的地方在於瓶口下具備濾心,因此即便攜帶的水分已喝完,只要有山中小溪或湖水便能立刻過濾成乾淨的飲用水,對於登山者來說可是一大福音。另外,水流出的速度不會因為濾心而受到影響,喝水依舊方便快速。
有鑑於兩天以上的登山行程必須準備大量的飲水,有了這款「攜帶型濾水器」就能輕鬆多了。喜愛戶外運動的各位,看到這裡是不是也心動了呢?
nalgene 是美國最大的實驗室與醫療用容器生產商,只要看到這個品牌就讓人聯想到防漏、耐用及可靠。旗下水壺最大的優點是耐高溫,即便是剛煮好的熱開水也能直接裝進水瓶,不需等待降溫;第二個特點是瓶身耐酸鹼,意即可以倒入咖啡、茶、果汁等非酒精性飲料。另外,瓶身重量非常輕,又有非常多的顏色與樣式可以選擇,是登山時不錯的隨身裝備。
如同選購要點所述,登山時一個人一天大約需要2L的水,而尚未習慣登山的讀者大多不善於分配背包的空間,容易將水的重量集中在一起而破壞平衡。因此建議不要將水集中在一個瓶子裡,而是將2L的水分裝成四到五個瓶子。
如此一來,不但能控制喝水的量與速度,即便有其中一個水壺破損,仍有剩下的水能飲用。而且用分裝的方式分散背包裡的重量,在險峻的山路更容易保持平衡,也避免過於消耗體力。
為了不用每次喝水都要從背包拿出水壺,建議善用經常與水壺一起販售的水壺掛勾、掛套。這樣一來便無需將水壺放進背包內,而是掛於容易拿取的地方以便輕鬆取水飲用。此外,將水全都收在背包也會導致重心向後傾斜,這時就能善用掛勾有效取得重量的平衡。且不只登山,於日常使用也很方便,請大家務必嘗試看看!
看完了本次的介紹後,各位是否已想好要購入哪款登山用水壺呢?若覺得意猶未盡,不妨繼續閱讀以下由專家回答的常見問答,也許能一掃選購前的疑慮唷!
A:如果水壺只是裝清水,下山後通常只需用清水充分沖洗並晾乾即可。若裝了如咖啡、汽水等有味道的其他飲料,則可在水中加入適量的小蘇打粉,再用奶瓶刷、海綿刷洗乾淨後晾乾。
A:通常新手會從簡單的登山行程起步,像是一日短距離的登山活動,建議帶2L 左右的飲用水,不論是準備兩個1L 的水壺,或是4個500c.c. 的水壺都可以。
另外,還要考慮行程當天的天氣狀況,如果是炎熱晴朗的好天氣會需要補充更多水分,帶上大容量的水壺會比較適合;反之,若天氣嚴寒,則應考慮攜帶保溫瓶,才能以溫熱開水有效保持體溫。現在相關品牌眾多,在登山用品店販售的商品大多品質較有保證,新手可以依照自己的預算購買適合的款式。
A:登山老手幾乎都使用水壺而不用水袋,尤其多日行程的登山活動會建議帶上水壺較理想。水袋雖然具備不用停下就能隨時以吸管喝水的好處,但卻也有以下幾個缺點:
看完以上介紹,不知大家是否找到喜歡的類型了呢?正因為飲水是登山必需品,水壺的選擇才更為重要。配合行程的強度與天數、季節等挑選最適合的水壺,相信各位一定更能享受徜徉大自然的樂趣。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生活App、音樂App、其他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